|
本帖最后由 萌萌的小猫 于 2025-7-21 15:12 编辑
北航几十年来发展出来的王牌学科航空发动机(航空学科最重要的枝干之一)、虚拟现实(计算机学科的重要方向)、机械学(相当于理论机械,高度最高)、精密仪器与控制(控制学科的灵魂仪器仪表)与这几个学校的学科校友其实有不小的内在传承联系(官方层面这几个学校没有直接的描述关系,但是学科、学科带头人内在传承关系不小,不是很了解内情的人发现不了;当然每个学校起步之后主要靠自己发展,这是肯定的,但是一所学校有如此多的拳头学科带头人曾经是友校的校友,而这些学校本身不被官方定义为有直接联系,这也是不多见的)
实际上了,我说白了,结论就是:央大的航空系和机械系北航也间接传承了不少(80年代后又有计算机和控制学科)
北航建校教授:
吴礼义
湖北天门人。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空气动力学博士学位。
徐鑫福
江苏灌云人。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曾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1944—1949年先后在美国康维尔飞机制造厂和英国格劳斯特飞机制造厂参加喷气式飞机等设计工作,并为英国皇家航空学会会员。
伍荣林
1935-1940年,任中央大学教授。1940-1949年,任中央航空研究院研究员、气动组组长兼风洞馆馆长
崔济亚
安徽黄山人。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1945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罗德伟
四川三台人。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5年公派赴英学习,在布里斯托的英国飞机公司进修,获英国工程师协会会员资格
饶子范湖南长沙人。193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机电系。1939年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研究生毕业。1946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学习工程技术,曾任圣地亚哥飞机厂工程师。
徐碧宇
江西贵溪人。193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工学院,193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研究班。1943-1946年在美国康索立德飞机制造厂实习、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机械系进修。
北航历届博士生导师:
首批博士生导师:
晏砺堂 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系
崔济亚 ,教授。江苏淮阴人。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1946年入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科学技术学院学习。1950年儿该校工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云南大学副教授、教授,北京工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教授早期五六十年代指导研究生3人,均是教授级,其中一人,1983年以副教授被审批为第二批博士生导师,现已是国家级专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并同获2000年博士生培养桃李奖。早年授课学生,现已有院士5人
吴礼义,教授。湖北天门人。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
其他批次博士生导师
王行仁
陈鼎昌
赵沁平院士
房建成院士
郭雷院士
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