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 发表于 2022-8-11 17:05:43

十六年来基金申请之经历与点滴感悟

不少坛友希望我谈谈基金申请的过程感想,前一段时间很忙,昨晚刚刚参加国内会议回来,今天早上又看到了不少坛友回复和私信。由于被疫情弹窗不能入校,趁这个机会和大家聊一聊,一些意见和建议都是出自好意,有些观点不同意的也希望不要恶语相加。
首先,国家基金对所有的人都很重要,因为国家基金至今始终是国内科研圈内声誉最好、地位最高的科研项目,代表着个人的研究水平,所以不要幻想行业大牛会良心发现不参与竞争(我审过最高级别的面上是大家能够想到的国内最高学术头衔人的申请书,而且是用心写的,质量非常之高),当时很震惊,也感受到了面上的江湖地位。所以,永远不要希望别人不申请让给自己从而获得机会。


历程:
青年基金(20010.1-2012.12):2006 年、2007年、2008年、2009年(35岁)申报青年基金前三次失败,第四次成功。
与青年学者开始受挫折感受的委屈,抱怨,负能量等该有的感受我都有,但幸运的是我始终主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断的改本子,不断开会,厚脸皮的申请报告,不断找行业前辈指导、批评...终于在35岁那年获得了青年基金(是因为同行觉得本人可怜?还是觉得研究工作做已经到位?还是觉得我的“关系”做的好?我真的不知道,但回过头看看那些申请书,虽然文章一大堆,但本子质量确实垃圾,最后一个虽然中了,可是还是很稚嫩,但也是当时能写出的最好的了)。
感受:青年基金是科研“国家队”的入场券,拿到了,后边的路会好走很多。面对挫折只从外部找原因,负能量过剩,只会阻碍你前进的道路。

第一个面上(2012.1-2015.12):连续写了多年的青年,本该休息一下(那时候没有中标第二年不许报,报两次不中停一次的规定),但我觉得拿到面上才能评教授,所以学生在做青年基金的同时,我在思考面上基金的idea怎么办,经过1年的酝酿,查文献,春节写了两个月,写了第一个面上项目,我当时记得,被评阅人批判的无地自容,主要问题在于没有生物学方向的基础(基因克隆表达靶标酶的纯化等)评阅人认为可行性低;为弥补不足,我去听学校生物学的课,并认识生物学的老师,请他帮我改本子(更加专业),后来请他当参与人(这也许对中标是非常重要的);恰逢2012年基金改革,经费加倍(30万到60万),11年申请的时候我非常悲观,认为这么多钱,牛人一定很多,我等鱼虾只能当分母....意外之喜的是,那年我居然中标,而不少我崇拜的却止步在函评。
感想:这个本子中标纯粹幸运,因为光有设想,基础啥都没有,相关文章更是空白。所以不要臆想困难,不要轻言放弃,坚持会有意外之喜;

中间有一个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60w,面上权重),主持人的努力,我没什么好谈的;


第二个面上(2018.1-2021.12):在第一个面上执行期间,受制于生物学方面的短板,那个项目执行的并不理想,非常难受,无法在这个项目基础上深入下去;为此2015年开始,我安排课题组一位有开拓性的博士生,开始与行业内的一位生物学方面的头衔教授开展实质合作研究,为下一个面上积累素材;并撰写了第二个面上的初稿:失败;2015年修改再申请:失败;2016年,失去申请资格,发表两篇合作研究论文;2017年利用当年与16年的合作论文作为基础,认真修改,补齐短板和漏洞,请合作者修改斧正,终于申请成功。
感想:建议大家一开始根据自己的条件,深思熟虑课持续深入的研究方向(那怕是小方向),换一个课题真的好难,面上特别注重研究基础,写本子的过程其实是完善漏洞,基础越差,漏洞越多,越容易被枪毙。如果没有那几篇实质合作的论文做基础(那怕是小论文),这个本子是不可能受资助的。

第三个面上(????等通知):连续年年春节写本子,确实累了,所以,18-19-20年没有再写本子;2021年春节开始写第三个面上,这次完全这对前一个本子研究中出现的科学问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但在提交的时候基金委因为改革(好像是),我在原来的(化学b)口找不到自己所需的申请代码了,经过打听,需要到(生命科学c)口去申请,当时心凉不已,因为多年积累、苦哈哈开会认识的“人脉”清零了,那就硬着头皮申请吧.....提交后石沉大海,若干煎熬之后,收到基金委的邮件,不出所料:失败;但是明确告诉我:本子上会了!!而且两位函评人的意见及其肯定(我一直认为是两个a);关键是第一位的意见,说了几句好话,但最后来了一句“xx活性很好,并不能说明yy活性很好,等你做完yy活性再来申请基金吧”真是打击人啊,我当时心里确实有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等我yy活性做完,基金就结题啦....所以在拿到意见后的一段时间,加紧补yy活性,而且是出钱请行业影响力大的权威做活性,出活性报告,并加紧申请专利(放进申报附件)作为今年申报的基础.....提交后依然石沉大海,备受煎熬,直到有天学校同事告诉我,从别处听说到过了(虽然没什么意义,但依然万分感谢)!!!昨天参加会议,从大家聊天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今年非常激烈,也许需要aaa的三个优先意见才能获得资助,所以,尽管岁数不小了,内心还是有点窃喜的
感想:函评人的意见真是圣旨啊~~


写到这里,发现已经很长了,好多话就不啰嗦了吧,把自己的一些相关尽量用简短的话总结一下:

1.关于关系:人是关系社会,关系无处不在,但你若自己不强大,强调关系或者跑关系,只能沦为圈内人人不齿的“挑梁小丑”,要知道中国知识分子内心还是很清高的;

2.工作做的越好,越低调,越礼敬同行,虚心求教,最终获得的不是关系,而是尊重;

3.做好工作,积极参会,申请报告,没有报告做出漂亮的墙报,让同行了解你,承认你,胜过任何关系。另外有一个好出身当然好,但当你羡慕别人有后台,而自己没有大树遮风挡雨的时候,记得告诉自己,努力会让你自己有一天成为别人眼中的大树或者小树;

4.我不是牛人,也没有帽子,从来没有参加过会评,所以对会评并不了解,但为了自己的帖子对大家有所帮助,这次会议专门请教了参加过会评的牛人,得知以下信息也许对大家静心科研有帮助:基金是否获得资助,基本上由函评决定了,abcd的打分、统分、排队以及a类上会、b类上会都是系统生成;b类上会基本上没戏,专家想从b类捞一个上来,必须从a中拉一个下去,面对那么多专家,想象中吃相应该很难看;有时候a类人数过多的时候,上一个基金做的好不好就很重要(也是系统生成的分排队),所以大家心心念念找关系、找会评专家其实是浮云,还不如好好做好科研工作。

以上是一些粗浅的想法,我一直对基金委的工作是极其推崇的,而且基金委的的政策越来越好。今年又推出了对函评专家的后评价,给不良专家套上紧箍咒,觉得这真是太必要了。我也评阅过很多青年基金,而这是最难评的,因为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科研生命,必须摸着良心去认真评阅,让有自己想法的高水平本子脱颖而出。在函评的时候也会遭遇打听,但至今没有把任何一个不合格的熟人雪中送炭评成a过,也不会把任何一个有些希望的本子评成c(除非我看出了其态度不端正,糊弄评阅人,那会直接给d);对特别优秀的熟人本子锦上添花是有的,因为内心认可了其确实优秀,那不是电话打听能够左右的。

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2-8-11 18:08:23

赞一个赞一个

qwe123 发表于 2022-8-11 18:21:38

建议发到科学网博客

xxsy88 发表于 2022-8-11 18:31:46

好帖,楼主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能同大家分享心得实属不易,相当于授业,论坛其他科研人员也可以共同探讨。原创不易,精华励之。

麦克斯韦妖 发表于 2022-8-11 18:51:50

应该多一些这种帖子,让我们学习学习

yingjie 发表于 2022-8-11 19:59:44

好帖,还在煎熬的等待青年基金结果

一路向北 发表于 2022-8-11 20:21:59

看起来楼主做学问的态度还是很不错的,比较务实,是个“老实人”,这种学术人的比例不是很高,估计占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样子。
在国内老实人未必吃得开,付出回报未必成比例,楼主的导师如果是个院士也许早得到“优青”之类帽子了。

deep2001 发表于 2023-10-2 16:32:38

楼主的明显是工作认真负责的研究者。

awang 发表于 2023-10-2 16:44:25

支持,论坛少有的精品经验贴

ecosong 发表于 2023-10-3 13:05:47

网大多一些这种亲身经历的分享,少一些院校黑城市黑地域黑,才有存在的价值!

求实园 发表于 2024-2-26 17:31:15

ecosong 发表于 2023-10-3 13:05
网大多一些这种亲身经历的分享,少一些院校黑城市黑地域黑,才有存在的价值! ...

完全同意。很奇怪,说来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这种主动挑起攻击污蔑或制造兄弟院校矛盾的,这得多么幼稚无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六年来基金申请之经历与点滴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