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 发表于 2021-11-26 19:37:02

初代优青已有人当选院士,还有哪些有希望?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名单
编号 依托单位 学部 学科 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
1 北京大学 医学科学部 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陈良怡        生物光子学
2 北京大学 医学科学部 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刘昭飞        肿瘤靶向放射性分子探针
3 四川大学 医学科学部 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吕粟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4 天津大学 医学科学部 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明东        神经工程与康复
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医学科学部 预防医学 刘玮        新发传染病流行病学
6 华中科技大学 医学科学部 预防医学 缪小平        流行病学
7 复旦大学 医学科学部 预防医学 阚海东        大气污染与健康
8 西安交通大学 医学科学部 运动系统 武淑芳        自噬调节在软骨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9 上海中医药大学 医学科学部 中药学 杨莉        中药质量评价
10 中国药科大学 医学科学部 中药学 齐炼文        中药质量评价
11 北京大学 医学科学部 中药学 叶敏        中药复杂体系的化学成分分析与体内代谢研究
12 北京大学 医学科学部 中药学 姜勇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13 首都医科大学 医学科学部 中医学 刘存志        针刺调和阴阳与抗氧化
14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科学部 肿瘤学 童雪梅        肿瘤细胞代谢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医学科学部 肿瘤学 张红星        肿瘤病因
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医学科学部 肿瘤学 朱波        肿瘤免疫
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医学科学部 肿瘤学 丁劲        肝癌应用基础研究
18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医学科学部 肿瘤学 胡国宏        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19 中山大学 医学科学部 肿瘤学 贝锦新        肿瘤遗传学
20 北京大学 医学科学部 肿瘤学 赵颖        细胞自噬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21 厦门大学 医学科学部 肿瘤学 周大旺        肿瘤发生生物学
22 同济大学 医学科学部 肿瘤学 袁健        DNA损伤与肿瘤发生
23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科学部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 杨涛        聋病分子生物学
24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医学科学部 法医学 李成涛        法医物证学
25 首都医科大学 医学科学部 口腔颅颌面科学 刘怡        口腔颌面部组织再生及转化医学
26 杭州师范大学 医学科学部 老年医学 鞠振宇        老年医学
27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科学部 内分泌系统/代谢和营养支持 毕宇芳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8 安徽医科大学 医学科学部 皮肤及其附属器 孙良丹        皮肤病遗传学研究
29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科学部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李斐        发育行为儿科, 学习和记忆
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医学科学部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屈延        脑卒中继发脑损伤分子机制研究
31 北京大学 医学科学部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岳伟华        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32 南京医科大学 医学科学部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罗春霞        脑损伤与再生修复
33 南京大学 医学科学部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高隽        疾病与学习记忆损伤
34 复旦大学 医学科学部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张锋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致发育与生殖疾病的分子机理
35 中南大学 医学科学部 生殖系统/围生医学/新生儿 林戈        生殖医学
36 南京医科大学 医学科学部 生殖系统/围生医学/新生儿 郭雪江        精子发生异常与男性不育
37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科学部 血液系统 王月英        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研究
3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医学科学部 血液系统 李长燕        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机理
39 华中科技大学 医学科学部 循环系统 程翔        循环系统免疫相关疾病
40 首都医科大学 医学科学部 循环系统 蔡军        高血压病
41 南京医科大学 医学科学部 眼科学 赵晨        遗传性眼底病
42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医学科学部 药理学 黄敏        抗肿瘤药物药理
43 华中科技大学 医学科学部 药理学 王芳        神经精神药物药理学
44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科学部 药物学 周虎臣        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
4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医学科学部 药物学 盛春泉        抗感染和抗肿瘤药物化学
46 华东理工大学 医学科学部 药物学 李洪林        药物设计与药物信息
47 华中科技大学 医学科学部 药物学 黄昆        糖尿病药物药理
48 复旦大学 医学科学部 药物学 侯爱君        天然药物化学
49 浙江大学 医学科学部 药物学 邱利焱        药物材料
5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医学科学部 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陈永文        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
5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 医学科学部 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张 政        病毒感染与免疫
52 四川大学 医学科学部 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宗志勇        病原微生物感染与耐药
5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医学科学部 医学免疫学 陈涛涌        E3泛素连接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5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医学科学部 医学免疫学 周荣斌        固有免疫识别、信号转导及疾病相关性
55 上海交通大学 信息科学部 光学和光电子学 陈洁        超快X射线衍射与吸收光谱
5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信息科学部 光学和光电子学 项国勇        量子光学,量子信息
57 北京工业大学 信息科学部 光学和光电子学 郭霞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研究
58 北京理工大学 信息科学部 光学和光电子学 程灏波        先进光学制造与检测
59 华中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部 光学和光电子学 王健        多进制高速光信号处理
60 南京大学 信息科学部 光学和光电子学 张勇        微纳结构材料中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及其应用研究
61 吉林大学 信息科学部 光学和光电子学 吴长锋        生物医学光子学
6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信息科学部 光学和光电子学 肖淑敏        光学波段超材料的研究
63 湖南大学 信息科学部 光学和光电子学 张晗        非线性光纤光学与激光技术
64 上海交通大学 信息科学部 计算机科学 俞凯        人机口语对话系统
6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信息科学部 计算机科学 李东升        分布式计算
6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信息科学部 计算机科学 刘利刚        计算机图形学
67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信息科学部 计算机科学 山世光        视觉模式分析与识别
68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信息科学部 计算机科学 孙晓明        理论计算机科学
6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信息科学部 计算机科学 陈云霁        计算机体系结构
70 北京大学 信息科学部 计算机科学 黄罡        软件自适应理论与方法
71 天津大学 信息科学部 计算机科学 胡清华        多模态数据知识发现
72 新疆大学 信息科学部 计算机科学 张昭        理论计算机科学
73 浙江大学 信息科学部 计算机科学 蔡登        智能媒体计算
74 清华大学 信息科学部 计算机科学 尹浩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75 清华大学 信息科学部 计算机科学 唐杰        知识发现与知识工程
76 西北工业大学 信息科学部 计算机科学 於志文        人机界面技术
77 上海交通大学 信息科学部 自动化 沈红斌        基于模式识别理论的生物信息分析和处理
78 东南大学 信息科学部 自动化 张敏灵        弱监督机器学习
79 北京大学 信息科学部 自动化 王立威        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基础理论
8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信息科学部 自动化 江洁        天体敏感器技术
81 华东理工大学 信息科学部 自动化 杜文莉        化工过程控制与优化
82 华中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部 自动化 白翔        模式识别与图像理解
8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信息科学部 自动化 谢晖        微纳机器人
8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信息科学部 自动化 吴立刚        复杂动态系统的滑模控制理论及应用
85 浙江大学 信息科学部 自动化 刘妹琴        人工智能理论及应用
86 浙江大学 信息科学部 自动化 陈积明        传感器网络资源分配与优化
87 清华大学 信息科学部 自动化 贾庆山        控制理论与方法
88 中南大学 信息科学部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 何军        自旋学物理
8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信息科学部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 曾海波        紫外光电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器件
90 复旦大学 信息科学部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 赵海斌        超快光谱在自旋动力学中的应用
91 武汉大学 信息科学部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 廖蕾        半导体高速射频器件和模拟器件
92 浙江大学 信息科学部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 皮孝东        印刷硅电子学
93 清华大学 信息科学部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 池保勇        射频/毫米波集成电路与无线通信系统芯片设计
94 苏州大学 信息科学部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 马万里        新型太阳能电池
95 东南大学 信息科学部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金石        MIMO无线通信
9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信息科学部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鄢社锋        自导声呐信号处理
97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信息科学部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王业亮        用于纳电子器件的功能纳米结构的组装与调控研究
98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信息科学部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阮存军        集成真空电子学
99 中山大学 信息科学部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佘峻聪        真空纳米电子学
100 北京交通大学 信息科学部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艾渤        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
101 北京大学 信息科学部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宋令阳        多天线技术和协作通信
102 北京师范大学 信息科学部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邬霞        基于神经影像的信息处理与分析方法研究
103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科学部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彭木根        无线分层异构网络的协同通信理论与方法
1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信息科学部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黄磊        阵列信号处理,多维信号处理,信源数检测
105 天津大学 信息科学部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庞彦伟        图像鲁棒特征提取与识别
10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部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邢孟道        雷达信号处理
1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部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李云松        深空图像压缩编码理论与应用研究
1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I 刘树彬        新型气体探测器读出电子学研究
10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I 朴云松        暴胀宇宙学
110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I 孙志宇        CSR外靶终端上的放射性束物理研究
111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I 吴俊宝        超弦理论及其在量子场论中的应用
112 兰州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I 刘翔        强子物理
113 复旦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I 黄吉平        复杂系统中场-结构耦合效应
114 宁波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I 吴普训        距离对偶关系:观测检验和理论探讨
115 山东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I 徐庆华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子自旋结构与强相互作用
116 河南师范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I 曹俊杰        非标准模型在LHC上的唯象学
117 电子科技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I 周涛        统计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研究
118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数理科学部 天文学 赵东海        宇宙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119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数理科学部 天文学 陈玉琴        恒星丰度与银河系的演化研究
120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数理科学部 天文学 张文        太赫兹超导探测技术
121 厦门大学 数理科学部 天文学 顾为民        黑洞吸积与高能天体辐射
122 清华大学 数理科学部 天文学 冯骅        高能天体物理
123 中国人民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 于伟强        关联电子材料的固体核磁共振物性研究
124 中国人民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 张?        超冷原子分子体系和固体量子器件中的量子少体问题
1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 郭国平        半导体栅型量子点量子计算
1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 陆朝阳        量子信息
127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 曾志男        阿秒物理
12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 魏红祥        隧穿磁电阻效应
129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 孟胜        表面电子作用和激发态动力学
130 北京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 肖云峰        超高品质因子光学微腔
131 北京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 吴孝松        低维电子体系的量子输运研究
132 北京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 王健        低维量子材料及复合结构的物性研究
133 南京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 吴镝        有机自旋电子学
134 南京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 梁彬        声学
135 浙江大学 数理科学部 物理学I 王浩华        超导量子计算
136 上海交通大学 数理科学部 力学 齐颖新        心血管力学生物学
137 上海大学 数理科学部 力学 周全        流体力学
13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数理科学部 力学 罗亚中        轨道动力学与控制
13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理科学部 力学 倪勇        固体力学
140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数理科学部 力学 袁福平        冲击动力学
141 厦门大学 数理科学部 力学 王东东        计算固体力学
142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数理科学部 力学 马力        轻质多功能复合材料及其结构力学
143 浙江大学 数理科学部 力学 曲绍兴        新型材料的力学问题
144 清华大学 数理科学部 力学 冯雪        实验固体力学
145 清华大学 数理科学部 力学 徐志平        微纳米力学
146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数理科学部 数学 孙斌勇        李群表示
147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数理科学部 数学 陈旭瑾        运筹学
148 中山大学 数理科学部 数学 张海樟        应用与计算调和分析
149 北京大学 数理科学部 数学 李铁军        随机模型及算法
150 北京大学 数理科学部 数学 王嵬        辛几何与非线性分析
151 华中科技大学 数理科学部 数学 谭波        动力系统中的分形与低复杂度序列
152 南开大学 数理科学部 数学 侯庆虎        组合数学
153 吉林大学 数理科学部 数学 王春朋        偏微分方程
154 四川大学 数理科学部 数学 胡文传        代数几何
155 复旦大学 数理科学部 数学 雷震        不可压缩流体中的偏微分方程
156 大连理工大学 数理科学部 数学 房军生        算子理论与算子代数
157 山东大学 数理科学部 数学 李娟        随机微分对策和随机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158 清华大学 数理科学部 数学 刘思齐        数学
159 苏州大学 数理科学部 数学 季利均        组合设计理论
160 兰州大学 生命科学部 畜牧学与草地科学 张金林        草类植物逆境生理
161 中国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部 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 陈忠周        表观遗传学中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16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部 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 许琪        DTNBP1选择性剪接异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63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生命科学部 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 王佳伟        植物小分子RNA的生物学功能
164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部 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 焦雨铃        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
165 复旦大学 生命科学部 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 李辉        人类起源与进化
166 华中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部 园艺学与植物营养学 徐强        果树种质资源与基因组学
167 山东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部 园艺学与植物营养学 任仲海        蔬菜学
168 浙江大学 生命科学部 园艺学与植物营养学 杨建立        植物营养逆境分子生理学
16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生命科学部 植物保护学 陆宴辉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170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部 植物保护学 陶小荣        植物病毒学
171 中国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部 植物学 毛同林        植物细胞骨架
17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生命科学部 植物学 郭亚龙        植物的适应性进化
173 复旦大学 生命科学部 植物学 刘建祥        植物逆境生物学
174 山东大学 生命科学部 植物学 丁兆军        生长素介导的植物根干细胞的维持和分化
175 中国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部 食品科学 陈芳        食品安全科学
176 华南理工大学 生命科学部 食品科学 王永华        酶工程
177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生命科学部 兽医学 王晓钧        抗逆转录病毒天然免疫
178 中国海洋大学 生命科学部 水产学 何艮        水产动物蛋白质营养感知机理
179 厦门大学 生命科学部 水产学 刘海鹏        水产免疫生物学
180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部 微生物学 蒋建东        环境微生物学
181 武汉大学 生命科学部 微生物学 刘天罡        微生物遗传育种
182 武汉大学 生命科学部 微生物学 王连荣        微生物生理与生物化学
183 浙江大学 生命科学部 微生物学 李正和        植物病毒学
184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生命科学部 细胞生物学 欧光朔        线虫神经前体细胞发育
185 华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部 细胞生物学 王平        细胞迁移与信号传导
186 南开大学 生命科学部 细胞生物学 谢志平        细胞自噬
187 苏州大学 生命科学部 细胞生物学 何苏丹        细胞生物学
188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部 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心理学 丁梅        发育神经生物学
189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部 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心理学 张晨        神经科学
190 北京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部 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心理学 毕彦超        汉语加工与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191 青岛大学 生命科学部 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心理学 周宇        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192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生命科学部 生理学与整合生物学 刘?        营养与代谢生理学
193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部 生态学 王娓        温带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194 北京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部 生态学 张全国        群落与生态系统生态学
195 南京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部 生态学 朱立峰        分子生态学
196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生命科学部 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学 娄继忠        生物力学
197 四川大学 生命科学部 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学 钱志勇        纳米生物学
198 上海交通大学 生命科学部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于烨        膜受体的生物物理与化学生物学
19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命科学部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蔡刚        冷冻电镜(cryo-EM)
200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生命科学部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丛尧        基于冷冻电镜的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20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生命科学部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王艳丽        核酸结合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202 兰州大学 生命科学部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武一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03 复旦大学 生命科学部 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蔡亮        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
204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生命科学部 动物学 孙永华        模式动物斑马鱼
205 华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部 动物学 林晓凤        纤毛虫原生动物的生物多样性
206 南开大学 生命科学部 动物学 谢强        动物系统学
207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生命科学部 发育生物学与生殖生物学 周斌        心脏发育与再生
208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生命科学部 发育生物学与生殖生物学 刘光慧        结合多能干细胞和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人类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细胞分子机理
209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生命科学部 林学 鲁敏        林学
210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命科学部 林学 闫巧玲        森林培育学
211 华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部 免疫学 赖玉平        皮肤免疫学
212 浙江大学 生命科学部 免疫学 汪洌        分子免疫/T细胞发育
213 中国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部 农学基础与作物学 谭禄宾        水稻种质资源
214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部 农学基础与作物学 田志喜        大豆分子遗传学
215 华中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部 农学基础与作物学 严建兵        玉米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
216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化学科学部 有机化学 李昂        有机化学:天然产物全合成
217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化学科学部 有机化学 邓亮        金属有机化学
218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化学科学部 有机化学 黄汉民        氮杂环导向的选择性合成化学
21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化学科学部 有机化学 杜海峰        烯烃的不对称转化与功能研究
22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化学科学部 有机化学 杨清正        有机光化学
221 华东师范大学 化学科学部 有机化学 周剑        不对称催化
222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科学部 有机化学 李剑        药物化学生物学
223 南开大学 化学科学部 有机化学 朱守非        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化学
224 四川大学 化学科学部 有机化学 刘小华        不对称合成
225 天津大学 化学科学部 有机化学 雷晓光        天然产物全合成与前沿化学生物学研究
226 西北大学 化学科学部 有机化学 栾新军        有机合成化学
227 东北师范大学 化学科学部 无机化学 王新龙        多金属氧簇化学
2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科学部 无机化学 吴长征        机敏无机功能材料及其器件的设计与实现
229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化学科学部 无机化学 罗军华        分子基光电功能晶体材料
230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科学部 无机化学 宋宇飞        插层结构催化材料
231 厦门大学 化学科学部 无机化学 高锦豪        生物功能无机纳米材料
232 吉林大学 化学科学部 无机化学 闫文付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233 同济大学 化学科学部 无机化学 葛建平        纳米结构自组装
2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科学部 物理化学 李震宇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表征、理论设计与机理研究
23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化学科学部 物理化学 伍志鲲        金属纳米团簇(超细颗粒)
23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化学科学部 物理化学 孙志刚        量子原子分子动力学
23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化学科学部 物理化学 傅强        表面与界面催化
238 北京大学 化学科学部 物理化学 彭海琳        纳米材料化学与纳米器件
239 北京大学 化学科学部 物理化学 马丁        催化化学
24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化学科学部 物理化学 赵勇        物理化学
241 南京大学 化学科学部 物理化学 彭路明        固体核磁共振和能源及催化材料
242 厦门大学 化学科学部 物理化学 田娜        高指数晶面结构铂族金属纳米电催化剂
243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化学科学部 物理化学 丁宝全        生物纳米材料
244 浙江大学 化学科学部 物理化学 范杰        分子筛合成
24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化学科学部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 杨宁        流态化技术和多相流反应工程
246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科学部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 娄文勇        新型非水介质中生物催化及生物质转化
247 南京工业大学 化学科学部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 顾学红        膜分离
248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科学部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 宋锋玲        荧光染料
249 天津大学 化学科学部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 巩金龙        绿色化工过程多相催化反应的基础问题研究
250 天津大学 化学科学部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 邹吉军        光催化过程及应用
251 天津大学 化学科学部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 范晓彬        新碳纳米材料与绿色化工
252 浙江大学 化学科学部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 邢华斌        离子液体的酸碱度调控机制及非均相过程
25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化学科学部 环境化学 王亚?        环境分析化学与环境污染化学
254 南京大学 化学科学部 环境化学 谷成        污染控制化学
255 复旦大学 化学科学部 环境化学 王琳        大气化学
256 山西大学 化学科学部 环境化学 桑楠        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
257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化学科学部 分析化学 李迪        生命分析化学
258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化学科学部 分析化学 由天艳        功能化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259 北京大学 化学科学部 分析化学 黄岩谊        微流控单细胞分析
26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化学科学部 分析化学 王卓        分析化学
261 山西大学 化学科学部 分析化学 赵强        分析化学
262 浙江大学 化学科学部 分析化学 苏彬        电分析化学
263 湖南大学 化学科学部 分析化学 聂舟        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
264 福州大学 化学科学部 分析化学 林振宇        化学传感器
265 陕西师范大学 化学科学部 分析化学 唐艳丽        生化分析及生物传感
26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科学部 高分子科学 张国庆        荧光高分子材料
26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化学科学部 高分子科学 孙昭艳        复杂聚合物体系结构转变与调控的多尺度模拟
268 北京大学 化学科学部 高分子科学 赵达慧        高分子化学
269 南京邮电大学 化学科学部 高分子科学 范曲立        光电功能高分子/纳米生物传感
270 吉林大学 化学科学部 高分子科学 张俊虎        聚合物功能微纳有序结构
271 浙江大学 化学科学部 高分子科学 秦安军        高分子合成化学
272 西南交通大学 化学科学部 高分子科学 崔树勋        生物大分子单链力学
273 上海交通大学 管理科学部 工商管理 吴文锋        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
274 上海交通大学 管理科学部 工商管理 梁建        员工建言研究
275 北京大学 管理科学部 工商管理 徐菁        消费者行为决策
276 北京大学 管理科学部 工商管理 岳衡        财务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
277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科学部 工商管理 谢恩        组织网络与创新
278 东南大学 管理科学部 管理科学与工程 舒嘉        运营管理中的网络设计优化
27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管理科学部 管理科学与工程 吴杰        评价理论与方法
280 中山大学 管理科学部 管理科学与工程 傅科        运营管理与供应链管理
281 北京交通大学 管理科学部 管理科学与工程 贾斌        复杂交通系统建模、优化与管理
282 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科学部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李志纯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定价
283 复旦大学 管理科学部 管理科学与工程 戴悦        供应链管理决策与市场营销决策的交互与协调研究
284 清华大学 管理科学部 管理科学与工程 肖勇波        需求管理策略
285 电子科技大学 管理科学部 管理科学与工程 寇纲        管理信息与数据挖掘(研究领域)
28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管理科学部 宏观管理与政策 仇焕广        区域农业发展与农产品市场政策
287 复旦大学 管理科学部 宏观管理与政策 林曙        货币政策
288 上海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冶金与矿业 李谦        冶金物理化学与冶金原理
289 东北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冶金与矿业 管仁国        高性能金属短流程加工理论与应用
290 东北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冶金与矿业 朱万成        深部围岩损伤演化及失稳破裂的机理研究
291 中南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冶金与矿业 赖延清        有色金属的电化学高效提取与增值利用
292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冶金与矿业 廖伍平        稀土及钍资源分离
293 西南石油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冶金与矿业 祝效华        油气井管柱力学与井下工具
29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有机高分子材料 董焕丽        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
295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有机高分子材料 田华雨        高分子基因载体
296 华南理工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有机高分子材料 郭宝春        新型橡胶基纳米复合材料
297 南开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有机高分子材料 杨志谋        生物材料
298 四川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有机高分子材料 张楚虹        新型能源材料锂、钠电池用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固体电解质
299 四川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有机高分子材料 何斌        载体与缓释材料
300 浙江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有机高分子材料 李寒莹        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
301 上海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金属材料 王刚        非晶合金
30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金属材料 金海军        纳米多孔金属力学性能原位调节
303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金属材料 董超芳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304 复旦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金属材料 张宗芝        金属自旋电子学材料、器件与磁动力学
305 浙江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金属材料 刘永锋        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
306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金属材料 杨森        磁学与磁性材料
307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无机非金属材料 狄增峰        半导体材料
30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无机非金属材料 史迅        半导体热电能量转换材料
309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无机非金属材料 胡勇胜        长寿命储能电池
310 北京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无机非金属材料 张艳锋        低维材料的可控生长、原子尺度的精确表征和物性研究
311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无机非金属材料 刘利民        材料的界面物理与化学
312 南京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无机非金属材料 吴迪        钙钛矿薄膜异质结构
3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朱嘉琦        碳素材料与超硬材料
314 浙江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无机非金属材料 金传洪        低维碳材料
315 清华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无机非金属材料 沈洋        无机非金属材料
316 苏州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无机非金属材料 刘庄        功能无机纳米材料在医学应用中的探索研究
317 苏州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无机非金属材料 鲍桥梁        石墨烯光电子器件实用化技术研究
318 西北工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无机非金属材料 付前刚        纳米线增韧梯度硅基陶瓷连接层
31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穆杨        水污染控制
320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赵旭        环境工程
321 北京工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李冬        给水处理
322 同济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赵林        桥梁风工程
323 同济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田莉        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
3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郭安薪        地震工程, 城市与生命线工程防灾
325 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伊廷华        结构健康监测
326 广州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傅继阳        结构风工程
327 浙江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吴建营        混凝土损伤与破坏力学
328 浙江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边学成        土动力学与基础工程
329 清华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樊健生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330 清华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林波荣        建筑热环境
331 清华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陆新征        高层建筑抗震
332 湖南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 汤琳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333 中国农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 杜太生        节水调质高效灌溉理论与技术
334 华北电力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 何理        水环境污染与修复
335 哈尔滨工程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 张阿漫        水下爆炸与舰船毁伤的基础力学问题研究
336 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 宁德志        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
337 武汉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 陈益峰        岩土体多场耦合效应与渗流控制
338 清华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 田富强        水文学及水资源
339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电气科学与工程 王东        舰船多相电机及其系统的研究
340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电气科学与工程 邵涛        大气压纳秒脉冲气体放电研究
341 华北电力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电气科学与工程 毕天姝        电力系统保护控制
342 浙江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电气科学与工程 李武华        功率变流器拓扑理论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应用
343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电气科学与工程 李兴文        大容量气体电弧开断特性研究
344 上海交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 王丽伟        吸附式制冷与热功转换技术
345 东南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 陈永平        微尺度传热传质
346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 张明明        风电叶片空气动力学
347 浙江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 罗坤        多相流热物理学
348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 唐桂华        微纳尺度结构中复杂热流传输
349 重庆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 陈蓉        光微流体多相流传热传质
350 上海交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机械工程 李淑慧        塑性加工工艺、模具与装备
351 中南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机械工程 帅词俊        光器件结构制造与激光生物制造技术与装备
352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机械工程 魏世丞        表面效应与表面技术
353 华中科技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机械工程 廖广兰        仿生微纳制造与应用研究
35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机械工程 闫永达        微纳米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
355 浙江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机械工程 邹俊        液压系统空化
356 清华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机械工程 张晨辉        超滑规律和机理研究
357 湖南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机械工程 姜潮        先进设计理论与技术
358 西北工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机械工程 詹梅        塑性加工工艺、模具与设备
359 西南交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机械工程 郑靖        人类牙齿的生物摩擦学研究
360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机械工程 雷亚国        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
36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地球科学部 地球化学 赵晓丽        纳米材料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36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球科学部 地球化学 李秋立        同位素和化学年代学
36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球科学部 地球化学 游静        环境地球化学
364 北京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球化学 许成        岩石地球化学
365 昆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球化学 潘波        环境地球化学
366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球科学部 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 王宝善        地震学
36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 刘睿        空间物理
36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 姚华建        地震学
369 北京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 何建森        太阳风湍流的各向异性特征
370 武汉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 王慧        磁层-电离层物理
37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部 地质学 郭华明        地下水生物地球化学
37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质学 张少兵        华南前寒武纪地壳形成和演化
37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球科学部 地质学 黄迪颖        特异埋藏动物群
37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球科学部 地质学 刘传周        地幔交代作用
375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质学 刘显东        粘土矿物界面过程的分子模拟
376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质学 王孝磊        岩石学,前寒武纪地质学
377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质学 王博        构造地质与大地构造学
378 同济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质学 冯世进        工程地质学
379 西北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质学 刘建妮        早期生命起源及其与环境的协同演化
380 中国海洋大学 地球科学部 海洋科学 林霄沛        海洋环流变异机理
38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地球科学部 海洋科学 夏少红        海洋地球物理学
382 厦门大学 地球科学部 海洋科学 史大林        海洋环境生物学
383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地球科学部 海洋科学 刘桂梅        海洋过程及其资源和环境效应
384 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 李志伟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385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球科学部 大气科学 辛金元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386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球科学部 大气科学 姜大膀        古气候模拟
387 北京大学 地球科学部 大气科学 傅宗玫        大气有机气体及有机气溶胶
388 清华大学 地球科学部 大气科学 张强        人为源排放定量表征
38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球科学部 地理学 程昌秀        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39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地球科学部 地理学 陈仁升        寒区水文学
391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地球科学部 地理学 刘良云        植被定量遥感
39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地球科学部 地理学 杨健        干扰生态学
393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地球科学部 地理学 李正强        大气气溶胶成分遥感
394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地球科学部 地理学 王小萍        环境地球化学
395 北京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理学 刘峻峰        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
396 北京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理学 刘永        湖泊-流域过程与调控
397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理学 何春阳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398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理学 袁增伟        区域可持续发展
399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球科学部 地理学 张金波        土壤氮素循环
400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地球科学部 地理学 周顺桂        土壤生物学

原始人 发表于 2021-11-26 19:37:56

一般人才项目初代含金量最高,孙斌勇似乎是第一个。

原始人 发表于 2021-11-26 19:39:10

本帖最后由 原始人 于 2021-11-26 19:56 编辑

陈积明、艾渤、 毕天姝、山世光已经当选IEEE fellow

原始人 发表于 2021-11-26 19:39:41

王东是下一个?

academic818 发表于 2021-11-26 19:42:11

原始人 发表于 2021-11-26 19:39
山世光已经当选IEEE fellow
陈积明2015年长江,2018年IEEE FELLOW

academic818 发表于 2021-11-26 19:43:42

名单中杰青长江比例很高,不知道哪几个已经有国家奖在身了?

原始人 发表于 2021-11-26 19:44:24

academic818 发表于 2021-11-26 19:42
陈积明2015年长江,2018年IEEE FELLOW

长江杰青级别的太多了,IEEE FELLOW第一个很不错

academic818 发表于 2021-11-26 19:45:19

原始人 发表于 2021-11-26 19:44
长江杰青级别的太多了,IEEE FELLOW第一个很不错

2015年长江也算早了吧

academic818 发表于 2021-11-26 19:56:23

浙大
陈积明:2018年IEEE FELLOW
边学成:2017年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秦安军(已转会华南理工):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congyun 发表于 2021-11-26 19:59:32

academic818 发表于 2021-11-26 19:56
浙大
陈积明:2018年IEEE FELLOW
边学成:2017年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这个转会 学校给转会费不:lol

原始人 发表于 2021-11-26 20:03:20

本帖最后由 原始人 于 2021-11-26 20:10 编辑

2018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孙斌勇数学自二
2019天津大学巩金龙化学自二
2020复旦大学雷震数学自二

原始人 发表于 2021-11-26 20:03:54

中国大学研究院 发表于 2021-11-26 19:46
复旦大学雷震,今年拿了数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数学家出成果一般都比较早

原始人 发表于 2021-11-26 20:05:36

中国大学研究院 发表于 2021-11-26 19:59
含金量主要与名额有关系,400人的名额注定含金量不行了,如果是60个名额,含金量会大幅度提升,当选院士 ...

初代优青属于前面若干年积压人才的一次集中PK,能出线的比此后几届含金量高不少

原始人 发表于 2021-11-26 20:54:36

原始人 发表于 2021-11-26 20:03
2018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孙斌勇数学自二
2019天津大学巩金龙化学自二
2020复旦大学雷震数学自二 ...

又找到一个

2020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霁团队以“深度学习处理器体系结构新范式”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llivs 发表于 2021-11-26 21:39:43

本帖最后由 llivs 于 2021-11-26 21:49 编辑

北大化学的马丁文章很强,3篇NS主刊了,拿了第一届的科学探索奖,其他文章更多

vddd 发表于 2021-11-26 21:42:15

感觉统计一下现状还蛮有趣的 原始人大佬要是忙不过来可以大家一起

agng 发表于 2021-11-26 21:42:45

中大的初代优青真不行,连一个杰青都没转化

空号BLANK 发表于 2021-11-26 21:49:07

南大杰青: 袁增伟 王孝磊 吴迪 吴镝 长江: 谷成 梁彬

ilhz23 发表于 2021-11-26 22:18:09

吴迪先长江再杰青

龙虎威 发表于 2021-11-26 22:36:02

天大的首批优青,只有庞彦伟没成为杰青/大长江/万人领军,比较遗憾,雷晓光去了北大

llivs 发表于 2021-11-26 22:38:22

川大首批7位优青,4位已是杰青长江,刘还拿了自二、十大进展(第二完成人),评上了青年女科学家,百千万,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剩余3位中其中两位超龄了,还有一位正在为杰青长江而努力,已经拿了青年973首席和青年女科学家奖

NKU 发表于 2021-11-26 23:33:16

本帖最后由 NKU 于 2021-11-26 23:34 编辑

南开5人中,留在南开的2人成为杰青,出走的3位目前还没有上杰青,当然留南开也未必会是。

grey 发表于 2021-11-26 23:35:11

北大的彭海琳应该有戏,文章很不错,背后还有刘忠范和张锦两位院士

cccssslll 发表于 2021-11-27 09:47:51

西工三个优青都已转化为杰青(於志文2017 付前刚2021 詹梅2016)

ilhz23 发表于 2021-11-27 13:46:37

吴迪先拿自二(3)和973,再拿长江,最后拿的杰青。现在是南大现代工学院的执行院长,近年论文好像没什么亮点。

北洋大学堂 发表于 2021-11-27 14:12:45

龙虎威 发表于 2021-11-26 22:36
天大的首批优青,只有庞彦伟没成为杰青/大长江/万人领军,比较遗憾,雷晓光去了北大 ...

今年不是上杰青了吗

北洋大学堂 发表于 2021-11-27 14:16:12

巩金龙 (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全国青联副主席)

201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9年9月,荣获2019年“科学探索奖”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名称“固体催化剂结构缺陷调控方法和机理研究”,排名第一)
2020年8月,当选为十三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2021年9月,当选为2021年度中国化工学会会士

龙虎威 发表于 2021-11-27 14:46:31

北洋大学堂 发表于 2021-11-27 14:12
今年不是上杰青了吗

没有,上的是通信雷建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代优青已有人当选院士,还有哪些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