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chiyu 发表于 2024-4-8 23:25:42

tennyson 发表于 2024-4-8 23:02
下次评选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她最快拿到国奖参选院士也得27年了,可以说院士希望渺茫了 ...

没办法,看看选院士能不能运作一下吧

MoWw 发表于 2024-4-8 23:32:47

进5能中的概率是多少

MoWw 发表于 2024-4-8 23:33:21

school 发表于 2024-4-8 23:01
何晓顺的那个非常可惜,梅奥诊所唯一亲自登中国大门求此技术的人

这次积累这么多年 竞争激烈没办法

sheva 发表于 2024-4-9 02:36:12

2024年3月26日,学院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研究我院本科教育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招生规模等问题。会议明确,学院将凝聚力量重点建设柔性电子学本科专业,本学期需启动柔性电子学新增本科专业设置申请工作,在该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前,我院将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启动2024年本科招生教学工作。会议认为需对标国内外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我院柔性电子学专业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同时,我院要与学校教务部加强沟通联动,促使新专业备案、招生指标落实、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等工作顺利推进。

tennyson 发表于 2024-4-9 09:30:51

agng 发表于 2024-4-8 18:52
林都没有受理了下次加油吧,张的可惜了,之前已经推过一次了

林浩添的可能是成果没够三年被刷了没被受理,后面应该还可以报

tennyson 发表于 2024-4-9 09:47:15

胡建勋64年出生的,15岁上大学,按理说这年龄还可以选院士。不过连朱熹平都不选了,他感觉也很难选

tennyson 发表于 2024-4-9 10:00:27

北大马丁这次自二过了初评,之前和侯仰龙一个课题组的,侯仰龙自二的第四完成人,去年的院士候选人。不知道高松和侯仰龙能不能发发力再把他挖过来,反正北大家大业大也不差这一个

maicon08 发表于 2024-4-9 10:33:07

tennyson 发表于 2024-4-9 09:47
胡建勋64年出生的,15岁上大学,按理说这年龄还可以选院士。不过连朱熹平都不选了,他感觉也很难选 ...

胡老师还是蛮低调的,查了下他以前也是发过四大的

maicon08 发表于 2024-4-9 11:01:37

sheva 发表于 2024-4-3 11:52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个月的推送:https://mp.weixin.qq.com/s/d5Zp_GwMFx-UCnwWfcH6Sw

“我本人还在全力以赴,争取完成学校交给的另外一项重要任务----组建“极端海洋灾害全国重点实验室”

希望能成,另外,大可院士也全职吧:lol

MoWw 发表于 2024-4-9 11:18:43

maicon08 发表于 2024-4-9 11:01
“我本人还在全力以赴,争取完成学校交给的另外一项重要任务----组建“极端海洋灾害全国重点实验室”

希 ...

以张院士的实力来说 应该可以成

llivs 发表于 2024-4-9 11:19:15

tennyson 发表于 2024-4-9 09:47
胡建勋64年出生的,15岁上大学,按理说这年龄还可以选院士。不过连朱熹平都不选了,他感觉也很难选 ...

可以出来选,但是希望渺茫,他们那个口子堆积了太多人,跟胡建勋直接竞争的是北大刘小博和范辉军,扩大到整个几何拓扑领域候选人就非常多了。拿个自二算是给他几十年工作的肯定

tennyson 发表于 2024-4-9 11:28:58

MoWw 发表于 2024-4-9 11:18
以张院士的实力来说 应该可以成

希望还是不小的,上个月hkm刚带了全体省领导到南方海洋实验室调研,省里、珠海对南方海洋实验室的成绩应该都是认可的

sheva 发表于 2024-4-9 14:01:25

贺雄雷院长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学科概况,点明我院为生物制造贡献科学基础和人才支持的优势所在;并从中心任务、组织架构、科学目标和现有支撑等方面介绍了“进化与合成生物学”基础科学中心的筹备建设情况。

maicon08 发表于 2024-4-9 14:33:39

sheva 发表于 2024-4-9 14:01
贺雄雷院长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学科概况,点明我院为生物制造贡献科学基础和人才支持的优势所在;并从中心 ...

广东省基础科学中心?

jay0620 发表于 2024-4-9 15:55:56

maicon08 发表于 2024-4-9 14:33
广东省基础科学中心?

生科院现在搞合成生物学的教师并不多,跟省内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理工的合成生物学院真是没法比

agng 发表于 2024-4-9 20:07:25

jay0620 发表于 2024-4-9 15:55
生科院现在搞合成生物学的教师并不多,跟省内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理工的合成生物学院真是没法比 ...

生态进化还是很强的吧

tennyson 发表于 2024-4-9 20:16:34

maicon08 发表于 2024-4-9 14:33
广东省基础科学中心?

应该是吧,生科院没60以下院士,达到院士级别的屈良鹄、施苏华也早超过60了,应该没人能申请下来基金委的基础科学中心

maicon08 发表于 2024-4-9 22:22:32

经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第5次党政联席会议审议,成立国际合作交流中心、骆观正任主任;

原教师引进与发展中心、团队建设与学术交流中心合并并更名为人才引育与学科交叉中心,邝栋明任职中心主任,元少春、徐锦任副主任。中心设三个部门:人才引育部,学术交流部和学科交叉部

maicon08 发表于 2024-4-9 22:23:02

maicon08 发表于 2024-4-9 22:22
经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第5次党政联席会议审议,成立国际合作交流中心、骆观正任主任;

原教师引进与发展中 ...
生科院现在的领导好年轻,重建的感觉

sheva 发表于 2024-4-9 22:30:31

2024年春季工作会议将于4月13-14日召开,会议主题:推进高水平对外交流合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MoWw 发表于 2024-4-9 23:18:44

这面编号为2023-0316号的国旗 于2023年11月12日在天安门广场升挂当天,是中山大学99周年校庆日也是百年校庆日倒计时一周年100名中大的师生校友代表一同来到北京天安门观礼台参加了升旗仪式以注目礼和嘹亮歌声

gdzhengzt 发表于 2024-4-10 19:25:30

gdzhengzt 发表于 2024-4-1 21:39
马YJ明后天应该访问中大了吧,但是,中大没有发出一条预热的新闻报道,其实,一次比较好的宣传学校的机会。 ...

老夫的预见性还是比较准的:
中共中央******10日下午在京会见马英九一行。
***表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荣光。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记载着历代先民迁居台湾、繁衍生息,记载着两岸同胞共御外侮、光复台湾。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镌刻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史实。

agng 发表于 2024-4-11 11:39:11

莫高义校友出任中宣部副部长,国新办主任

maicon08 发表于 2024-4-11 13:18:59

agng 发表于 2024-4-11 11:39
莫高义校友出任中宣部副部长,国新办主任
还有机会往上走不?

tennyson 发表于 2024-4-11 13:27:59

maicon08 发表于 2024-4-11 13:18
还有机会往上走不?

很难了,可能后面会转岗更重要一些的正部岗位,外放地方大员

agng 发表于 2024-4-12 09:22:46

农学院更名了,中山大学农学院自2018年复办以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已取得长足的进展。近日,经学校研究决定,农学院更名为“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以进一步契合深圳校区办学定位、促进现代农业科学与前沿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学校“新农科”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agng 发表于 2024-4-12 09:24:01

农学院复办以来一直不温不火的,看看更名后有没什么起色,个人还是建议搞个研究院就好了,不要招什么本科生

maicon08 发表于 2024-4-12 09:41:08

agng 发表于 2024-4-12 09:24
农学院复办以来一直不温不火的,看看更名后有没什么起色,个人还是建议搞个研究院就好了,不要招什么本科生 ...

就是,农业强如浙大,都只能放在提前批

人人从 发表于 2024-4-12 11:09:37

agng 发表于 2024-4-12 09:24
农学院复办以来一直不温不火的,看看更名后有没什么起色,个人还是建议搞个研究院就好了,不要招什么本科生 ...

小修小改大概率不会对生源起到明显作用,干脆像社工一样撤掉本科,整个生科相关专业,加强研究生教育

dernk 发表于 2024-4-12 22:49:44

人人从 发表于 2024-4-12 11:09
小修小改大概率不会对生源起到明显作用,干脆像社工一样撤掉本科,整个生科相关专业,加强研究生教育 ...

同意。深圳校区大多数学校都可以减少本科生培养,加大研究院和研究生的培养。增强七院的实力,减少医科生数量和专业,或者设置一些医工交叉的小专业。
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查看完整版本: 【百年中大 蔚为国光】中山大学2024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