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4 15:01:51
12月11至12日,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密码研究协会理事、国际密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Bart Preneel访问山东大学并作学术报告。校长李术才在青岛校区会见Bart Preneel,并为其颁发山东大学名誉教授聘书。
李术才表示,山东大学与鲁汶大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具备深厚的合作基础。希望以Preneel受聘山东大学名誉教授为契机,双方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合作,在密码分析、后量子密码、人工智能安全等方向深入开展学者互访和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探索建立山东大学-鲁汶大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携手搭建高水平国际协同创新平台,培养国际密码领域拔尖人才,为全球网络安全科技创新作出新的贡献。
————————————————————
去年入选了811计划后,学校海优申报规模也没有躲起来,网安学院进人规模似乎也不大。今年申报密码与数字经济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王小云院士可以联合密码领域院士,试试申报国家基础科学中心。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4 18:37:37
2024年12月12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Victor W.-C. Chang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汪鹏研究员、山东大学李佳硕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Energy发表题为《Refocusing on
effectiveness over expansion in urban waste–energy–carbon development in China》的研究论文,Ben Liu为论文第一作者,Victor W.-C. Chang副教授、汪鹏研究员、李佳硕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reneetnt
发表于 2024-12-14 20:00:42
virtual 发表于 2024-12-13 16:46
这样一搞感觉中心挺空的,到时候开的选修课估计也是少得可怜,而且我一直觉得千佛山校区好多楼都破破烂烂的 ...
千佛山现有学院搬到龙山后,千佛山肯定要先整修。
reneetnt
发表于 2024-12-14 20:03:14
随便看看 发表于 2024-12-13 21:06
老房子是最好处理的 要么盖新楼要么重新装修对于实验性学科来说没有做实验的物理空间真的很难受 做医工 ...
中间隔了一个住宅小区跟一条马路。两个北门之间距离 1.2 公里,两个南门之间距离 1 公里。
来自河山
发表于 2024-12-14 20:22:52
又是威海前沿院的老师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4 22:22:17
本帖最后由 rlwd12345 于 2024-12-14 23:28 编辑
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的碳化硅技术来源于山大晶体所把,声称2019年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这个奖和山大、徐现刚有关系么?感觉这个公司后面像是和山大断了合作,山大转而去孵化其他技术公司。
——————————————————————
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申报项目:半绝缘碳化硅单晶生长和衬底制备关键技术及功率器件应用
徐现刚(山东大学),胡小波(山东大学),陈秀芳(山东大学),高玉强(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宗艳民(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蒋民华(已故)(山东大学)
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申报项目:非对称结构的无铝有源区808nm激光器外延材料及器件技术
徐现刚(山东大学),夏伟(山东大学),李沛旭(山东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任忠祥(山东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张新(山东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汤庆敏(山东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
可惜这俩项目都没有成功。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5 10:35:02
人才强企 | 山东能源:校企合作同频共振 协同构建“人才发展共同体”
与山东大学共建未来技术学院、产业研究院,形成人才互通、学科设置、技术研发深度融合的“捆绑式”合作模式,启动8项科技项目,总经费超过8000万元。
高质量创建山东省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极端环境深地跨尺度精细探测科学难题,与山东大学各投资2亿元共同创建深地探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唯一地下全尺度、原位科学研究设施,力争成为山东省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与山东大学李术才院士团队合作建成年产10万吨低碳安全系列新型胶凝材料生产试验基地,产品成功进军地铁隧道施工领域。
————————————————
山东能源科创园在山大龙山校区对面,近水楼台进行科研合作攻关。李校长和其他省份、山东各地市、省内大型国企构建合作平台,资源调动能力太强了。
zyc123
发表于 2024-12-15 10:55:28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4 22:22
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的碳化硅技术来源于山大晶体所把,声称2019年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这 ...
哎,蒋先生去世太早,是山大晶体的绝对重大损失。蒋先生要还在,徐现刚这两个奖早就都能过了(徐现刚的SiC宽禁带半导体是将先生当年亲自给布局的),院士增选之路也不会这么艰难。蒋先生要还在,晶体所不至于后来混乱内斗到让人发指的地步,不是赶上国重重组机会,晶体材料国重早就没了(从连续3次国重评估优秀,到沦落为倒数第一就用了五六年光景)。
zyc123
发表于 2024-12-15 11:07:15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5 10:35
人才强企 | 山东能源:校企合作同频共振 协同构建“人才发展共同体”
与山东大学共建未来技术学院、产业研 ...
山大在步步触底刚要启动反弹的历史发展关键时刻,有了胸有大略的李校长和任书记这对黄金搭档肩负了山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实在是山大之幸!想想当年的持续下滑和堕落,真是不敢想象现在的山大会是啥样!类似国重重组这类重大历史机遇很可能就会丝滑错过。。。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5 11:17:13
zyc123 发表于 2024-12-15 10:55
哎,蒋先生去世太早,是山大晶体的绝对重大损失。蒋先生要还在,徐现刚这两个奖早就都能过了(徐现刚的Si ...
潘邓蒋王四位院士都仙逝太早了,影响深远,不然门下弟子增选院士不会如此艰难,山大基础学科实力起码再上一个台阶。人文社科也早逝了几位大佬,太可惜了。
2825年院士增选和国家奖,希望有大的突破。
zyc123
发表于 2024-12-15 11:20:31
zyc123 发表于 2024-12-15 10:55
哎,蒋先生去世太早,是山大晶体的绝对重大损失。蒋先生要还在,徐现刚这两个奖早就都能过了(徐现刚的Si ...
刚合校那几年,材料学院和晶体所在整个山大就是类似头雁的角色,用展涛的话讲“全山大唯一一个五星级学院”。当年材料学院牛的时候,连着几年年年都有国家奖,那时候土建和控制都还是小透明的存在。再看看现在,十几年了,材料学院的建设乏善可陈,几乎可以说没啥发展,那么厚的家底慢慢败坏完了,材料学科排名一直在大踏步往后退。谁之过?土建和控制一衬托,很简单,带头人不行呗,在任十几年,活生生没落了一个学院!材料这种大众学科,再想奋起直追,难!
zyc123
发表于 2024-12-15 11:23:28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5 11:17
潘邓蒋王四位院士都仙逝太早了,影响深远,不然门下弟子增选院士不会如此艰难,山大基础学科实力起码再上 ...
2825,800年后的事情,咱们看不到啦:lol:lol:lol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5 11:27:40
zyc123 发表于 2024-12-15 11:07
山大在步步触底刚要启动反弹的历史发展关键时刻,有了胸有大略的李校长和任书记这对黄金搭档肩负了山大复 ...
前任班子也是劳苦功高,充当了救火队员角色,成功止住下跌势头,修复好地方关系,奠定了由大到强的初步局面,给出了未来发展基本战略布局。李校长和任书记算是接了一副好牌,当然推进起来也非常艰难,把握每次发展机遇,争取发展资源,任李任下的学校关键性硬件指标(建设工程)和发展指标都在明显提升。
zyc123
发表于 2024-12-15 11:32:22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5 11:27
前任班子也是劳苦功高,充当了救火队员角色,成功止住下跌势头,修复好地方关系,奠定了由大到强的初步局 ...
嗯嗯 前任班子也是劳苦功高。尤其是修复好和地方的关系,对山大发展至关重要。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5 11:38:08
zyc123 发表于 2024-12-15 11:20
刚合校那几年,材料学院和晶体所在整个山大就是类似头雁的角色,用展涛的话讲“全山大唯一一个五星级学院 ...
山大传统工科和山东省产业一样,都需要来一场腾笼换鸟的新旧动能转换,材料学院的塑形模具,机械学院的陶瓷刀具。最有力的例子:土木这种最最传统行业,李术才也是攻关其中最艰难的部分,赖以成名,同时在积极突破行业限制、打造其他发展亮点,布局了高端工程机械,深地探测与储能,已经初见成效。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5 11:40:36
本帖最后由 rlwd12345 于 2024-12-15 12:43 编辑
zyc123 发表于 2024-12-15 11:23
2825,800年后的事情,咱们看不到啦
哈哈,打错了,期待2025别再“稳定发挥”了(院士常态化挂零,国家奖硕果仅存)。
zyc123
发表于 2024-12-15 13:26:29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5 11:40
哈哈,打错了,期待2025别再“稳定发挥”了(院士常态化挂零,国家奖硕果仅存)。 ...
山大国家奖和院士之前每次都是提心吊胆的,挂个零都不觉意外。期待2025能突破4个院士,也火上一把:lol
LY154359
发表于 2024-12-15 13:35:11
zyc123 发表于 2024-12-15 13:26
山大国家奖和院士之前每次都是提心吊胆的,挂个零都不觉意外。期待2025能突破4个院士,也火上一把 ...
四个
zyc123
发表于 2024-12-15 14:18:19
LY154359 发表于 2024-12-15 13:35
四个
正如前边帖子里大佬们讨论的:控制张承慧 数学刘建亚 医学冯世庆 晶体徐现刚。有点太贪心了哈:lol:lol
tanweinew
发表于 2024-12-16 18:04:24
zyc123 发表于 2024-12-15 14:18
正如前边帖子里大佬们讨论的:控制张承慧 数学刘建亚 医学冯世庆 晶体徐现刚。有点太贪心了哈...
2个就很好了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6 23:14:06
2024年12月16日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长孙金鹏长期从事膜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相关研究,在美国留学10年后回国建立了独立研究团队。回国后,聚焦于GPCR功能多样性的细胞机制以及针对GPCR的药物发展,目前以通讯作者在Nature(10篇),Science (2篇,封面),Cell(3篇,1篇封面),Nature Metabolism(1篇),Cell Metabolism(1篇),Nat Chem Biol(3篇),Cell Research(2篇),PNAS(6篇),Nat Commun(7篇)等SCI收录杂志发表80余篇文章,产生广泛学术影响。曾获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2023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8年)、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二等奖(2022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3年)、第十七届中国药学发展奖临床医药研究奖(202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23)等。目前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北京市重点项目等多项基金。
SmithArno
发表于 2024-12-17 00:00:33
基础医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确实不错,今年陈恬,王菊琼都进入优青答辩,王同时进入青拔答辩,孙龚萍青拔答辩。从国外回来的袁岩老师国自然重点项目答辩。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7 01:35:39
SmithArno 发表于 2024-12-17 00:00
基础医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确实不错,今年陈恬,王菊琼都进入优青答辩,王同时进入青拔答辩,孙龚萍青拔答辩。 ...
十四五以来,基础医学院形成了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领衔、约10位杰青长江的人才梯队。
最大亮点是孙-于团队,每年稳定输出CNS主刊和大子刊;团队成员中已有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4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22)、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22)、全国创新争先奖(2023)、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23)、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23),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23)、中国药学发展奖临床医药研究奖(2023)、树兰医学青年奖(2023)、钟南山青年奖(2024)。
2021年,培育2位国家杰青(赵、齐)、2位优青(胡、杨);1位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易)。
2022年,培育2位国家杰青(于、张)、2位优青(肖、刘);1位其他四青人才(贾)。
2023年,培育2个国家创新群体(高、易,经费1000万);1位国家“特支计划”名师1人(刘),1位其他四青人才(初),1位新基石研究员(孙,经费2500万);
2024年,培育1个国家杰青延续资助(孙,经费800万),3个优青(袁、杨、贾),其他暂时未知。
短板方面:大人才(没院士候选人,孙、高、易3人有一定潜力)、大平台(没有国家级科研平台,据说在参与省部共建国重重组,结果未知)、大奖项(23年高国自二没过初评,孙成果未来问题应该不大),任重道远。
———————————————————
之前统计数据。基础医学院青年人才好像都在评优青,青长、青拔、海优不太参加的样子,原来也是有的,能进入答辩,未来则有大概率机会。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7 08:32:11
山东大学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官网
http://sklimacm.sdu.edu.cn/index.htm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7 08:33:15
按照科技部关于全国重点实验室实体化建设的要求,隧道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3个实体化总部大楼:一是研发一体化总部大楼,建在北京,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大学和中山大学联合建设。二是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政产学研用实体化总部大楼,建在三门峡。三是国际化总部大楼,建在香港,与中国建筑国际集团联合建设。
这个看来,北矿话语权确实很高。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7 08:34:07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大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更好服务支撑我省11条标志性产业链建设,现面向驻鲁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组织申报2024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竞争性创新平台)项目(第二批)。 项目面向驻鲁全国重点实验室、合肥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组织实施。创新平台为非独立法人的,由平台牵头组建单位组织申报实施。 省内单位牵头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合肥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项目资助额度每项1600万元左右,参与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项目资助额度为每项800万元左右。
SmithArno
发表于 2024-12-17 09:39:28
左明健院士入职,在原单位阿尔伯塔大学机械工程系转为名誉教授(Professor Emeritus)
个人主页:https://www.qltrans.sdu.edu.cn/info/1096/4953.htm
virtual
发表于 2024-12-17 09:56:42
晶体所换帅,于浩海接任院长
SmithArno
发表于 2024-12-17 10:19:36
virtual 发表于 2024-12-17 09:56
晶体所换帅,于浩海接任院长
他一直常务副,晶体所的老人了。
徐的精力主要放在攻关大平台和中试基地那块
rlwd12345
发表于 2024-12-17 10:26:45
virtual 发表于 2024-12-17 09:56
晶体所换帅,于浩海接任院长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还是徐现刚老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