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次,华东师大自研卫星载荷的成功发射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27日9时03分30秒中国科学院运载火箭“力箭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华东师范大学研制的华东师大通用元器件在轨验证平台“云间一号”试验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首次实现了华东师范大学自研卫星载荷的成功发射 为响应国家航天强国战略,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保证卫星用元器件的在轨运行可靠性,除开展常规的地面验证外,还需要针对无飞行经历的新研元器件开展在轨测试和验证。 华东师范大学廉鹏飞研究员团队联合国内优势单位研制了华东师大通用元器件在轨验证平台,实现多模冗余的通用化、高可靠、高集成、低功耗设计要求。 本次试验利用运载火箭二子级在临近空间段飞行过程,针对耐高温振动传感器芯片、耐高温气压传感器芯片、MEMS加速度计芯片等多款国产元器件,在临近空间环境下开展复合型单粒子效应等功能的验证。 华东师范大学试验队在首区(酒泉发射场)和落区(西藏云南交界)并行开展载荷测控通信和飞控工作,顺利完成了载荷飞行全过程的试验数据接收,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祝贺华师! 希望能坚定把师范破局之路走下去 有点不理解为什么上面这么执着于要求保留师范的名字和属性,早就是过时的东西了。导致很难在新的方向上破局 本帖最后由 liyide168 于 2024-12-31 07:13 编辑12月27日,广州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宇航)发布《力箭一号遥六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任务情况说明》并表示,09时03分31秒,力箭一号遥六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点火升空,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发动机点火约3秒后姿态失稳,箭上自主安全控制系统实施自毁,发射任务失利。 本帖最后由 liyide168 于 2024-12-31 07:14 编辑
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祝贺华师大!华师大在电子学及器件方面实力很强,可惜师范帽子,限制了其发展。 本帖最后由 ecnuking 于 2024-12-31 09:43 编辑
生科院杜冰、刘明耀实验团队联合海军军医大学二附院(长征)徐沪济、浙大二院吴华香的临床研究(异体通用型CAR-T治疗自身免疫疾病获突破,自身免疫性疾病治愈曙光初现)入选国际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https://life.ecnu.edu.cn/73/34/c18135a619316/page.htm
华师是该技术的提供者,两家医院完成了临床试验 很厉害,华东师工科属性高于北师?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12-31 07:12
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二子级是成功的,失败的三子级应该跟华师没有关系 本帖最后由 SeaSky968 于 2024-12-31 17:03 编辑
本平台在二级阶段已完成脱轨,载荷飞行全过程的试验数据实现接收,已完成使命。 liyide168 发表于 2024-12-31 07:10
12月27日,广州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宇航)发布《力箭一号遥六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任务情况说 ...
本平台在二级阶段已完成脱轨,载荷飞行全过程的试验数据实现接收,已完成使命。 经费刚上一个小目标,不要说跟头部985比了,跟多数理工科211都没优势
截至12月17日,理工科科研经费总数为10.65亿元,首次突破十个亿。其中竞争性科研项目经费到账金额8.81亿元(科技部及其他部委项目3.22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9亿元、上海市各类项目1.71亿元、横向项目1.99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17%,创历史最好成绩;另有专项项目收入1.84亿元。 推进科研能力建设专项项目。2024年,牵头组织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科研能力建设3个专项项目,其中“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发与应用共享平台”项目已通过评审,批复金额为1.56亿元。
不知道另外2个专项是哪两个学院牵头的,盲猜是地学部和生科院 华师一直在谋划师范以外的发力点 华师一直在谋划师范以外的发力点 主动对接、提前布局,2024年度共牵头申请上海市项目400余项,共获批项目(课题)约100项。其中,获批上海市重大项目共2项,经费1.1亿元,成为十四五至今重大项目数量和经费体量的新高点。
新建的上海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研究院是其中的重大项目之一?
现在文科式微 华师大理科尚可,但是没有医学 工科也不大行 华师大应该有危机意识了 华师大最要命的是每年招一堆师范生,去掉这个群体每年新招学生真的不算多。经费也是985里最少的,不得不说螺丝壳中做道场的功夫我最佩服南开大学,经费也很少,但是总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