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1 11:01:46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1 10:42
生物上一流学科,唯一的指望。
北大、西北、吉大三所高校考古一流学科。第二轮吉大考古上了一流学科,并没有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有个二等奖,这似乎不是严卡一等奖条件。每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考古方向就一个一等奖名额,山大最近也拿了一个二等奖。
国家级平台基地方面十三五应该是短板,十四五期间这几年提升很大,教育部实验室似乎对文科来说就是大平台了,期待最后阶段能共建科技考古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话说现在还没有动静么?
学校首推考古文科评一流学科,整体来看现在已经有了五年前的中文势头,作为教育部新文科工作组牵头单位,希望能再上一个文科一流学科。
经济学和马克思也有希望,但竞争很激烈。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1 11:13:22
virtual 发表于 2025-6-20 22:07
他去海大当院长也是有心想冲院士吧,这样看的话如果拿到国奖再加上海大支持概率还是挺大的。 ...
海大的优势在工程院农学部。生物还是在科学院生命医学部,海大宋微波,山大陈子江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1 11:31:02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1 11:13
海大的优势在工程院农学部。生物还是在科学院生命医学部,海大宋微波,山大陈子江 ...
中科院这个学部,今年曹务春老师也比较有希望,成功了的话就能再多一票。未来,孙金鹏、秦莹莹预计都会在这个学部参选,张澄也很有可能。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1 14:31:30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19 13:33
修正:山东省省提名5项、1项候补,专家提名2项,教育部提名1项,一共8+1项。
(一)自然科学奖:彭实戈(数 ...
从公示看,张澄、赵国群提名与2023差异还是很大的。彭老的提名基本没有啥变化,陈玉国提名急性心源性胸痛醛代谢新机制及急诊救治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2023变化为急性心源性胸痛急诊救治关键技术体系的创立与应用 2025,课题题目还更精炼了,而且增加了3家完成单位,增加第2完成人2023年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北京安贞医院杜杰,第3完成人于晓,徐峰变成了第4完成人。感觉这个可能挺有把握吧,毕竟推冯世庆更有性价比啊。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1 14:51:01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0 15:36
微生物所张玉忠:2012年,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第一位;2017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位;202 ...
又看了一下2023提名,张承慧团队、校长团队都报了科一,结果张承慧得了个科二,李利平科二都没拿到。现在无非两种可能,坏的情况跟一等奖差距还挺大,都放弃了。再就是好的情况,综合评价看最近两个周期,控制土木应该达标了。山农目前也是这种情况吧,省里口号喊得那么响。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1 19:03:58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1 14:31
从公示看,张澄、赵国群提名与2023差异还是很大的。彭老的提名基本没有啥变化,陈玉国提名急性心源性胸痛 ...
张澄、赵国群的提名项目内容变了,彭老、陈玉国的基本还是一样的,这么看来后两者概率更大一些,否则不会继续提名已经确定无希望的项目。冯世庆上次申报的国家奖预计业内评价不高,继续沉淀完善提高。
在现在这个报奖格局基础上,如果能加上徐现刚、秦莹莹(陈子江团队),这俩比较有竞争实力的,就比较OK了。陈子江团队今年没报,可能是为了避免内部临床医学竞争,如果这样也算合理吧。
提名上看,那么多的行业协会提名名额,学校不至于一个没有吧…徐现刚老师国防科技一等奖,不争取走专用渠道提名么…
敛心
发表于 2025-6-21 19:12:18
彭教授如果还是自然一等奖估计很难成吧,尤其是数学领域还是独作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1 19:15:18
好像至少浙大两个院士数学所一个院士也提名了自然科学奖,神仙打架啊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1 19:19:43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1 14:51
又看了一下2023提名,张承慧团队、校长团队都报了科一,结果张承慧得了个科二,李利平科二都没拿到。现在 ...
第三轮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一切难说,十四五周期的国家奖只评了2次,23年度有一些985、211都挂零了,也许会对国家奖要求有所降低。印象中,22年据说控制、土木学科入选了一流学科培育项目,这是教育部搞得还是学校搞得不确定了,培育这俩字有啥用也不清楚。现在看来,省811政策没啥用,不过表明了学校下一轮一流学科的主推学科,也和一流学科发展群4+8中的8基本上一致:控制、土木、材料、网安、生物、考古、马克思。看下半年的院士增选和国家奖评选结果,到时候就尘埃落定了。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1 19:22:48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1 19:15
好像至少浙大两个院士数学所一个院士也提名了自然科学奖,神仙打架啊
今年彭老争取个国自二也好,对彭老个人没啥大用,但对山大、对数学的学科评估维持、一流学科培优,还是有大用的。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1 19:27:55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1 19:22
今年彭老争取个国自二也好,对彭老个人没啥大用,但对山大、对数学的学科评估维持、一流学科培优,还是有 ...
也只能这样理解了,包括陈玉国这个对本人也就那样,基本不可能参选院士了,别的项目更没把握吧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1 19:47:45
本帖最后由 yiluzoulai2023 于 2025-6-21 19:50 编辑
快速热循环高光注塑成型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 2009科二
高性能大规格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形及应用技术2015科二
轻量化高性能构件微孔发泡成型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应用 2022省技一
轻量化高性能聚合物构件超临界流体微孔发泡成型技术及应用2023提名
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与构件成形制造技术及应用 2025提名
赵国群2025提名拉上了山东几家铝业公司,铝合金成型得过一次科二了,又十年的积累
2027年就满65岁了,23年提名的项目就留个弟子完善了,省技一第二第四是两位80后,自己梯队建设还可以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2 10:20:29
硼酸盐激光自倍频晶体和小功率绿光激光器件商品化制备技术及应用2012王继扬技二
多尺度新概念晶体的光电新效应的发现和逆向设计 2023省自一
声子耦合激光晶体及其高集成黄绿光激光器创制和商品化 2025提名
于浩海这个提名也是有传承,2012王继扬技二,本次提名也带上了王继扬,还有南京大学团队及天津理工大学吴以成院士压阵
敛心
发表于 2025-6-22 11:36:47
徐现刚不报奖了吗
yytyytycc
发表于 2025-6-22 21:47:36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1 19:19
第三轮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一切难说,十四五周期的国家奖只评了2次,23年度有一些985、211都挂零了, ...
我记得8里面有低碳能源环境,估计是能动、电气和环境。这三个工科,不知道能不能冲一冲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2 22:10:48
yytyytycc 发表于 2025-6-22 21:47
我记得8里面有低碳能源环境,估计是能动、电气和环境。这三个工科,不知道能不能冲一冲 ...
哈哈肯定不能,一流学科不是靠规模堆出来的,在项目、平台、团队、成果层面需要一流拔尖。按照大家常说的第二轮指标,需要拥有①国家级大项目(这个容易),②国家奖大平台(全国重点实验室等),③国家级大团队(院士,国家创新群体可能也算),④最最核心是国家大奖(这点最难,包括国科一、国自二、国技一以上大奖)。能动、电气、环境都不说能不能获得国家奖了,印象里连提名项目都推不出来…
来自河山
发表于 2025-6-22 23:16:48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届本科毕业生、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国家级领军人才、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探月工程四期首席科学家助理刘洋
virtual
发表于 2025-6-22 23:57:59
yytyytycc 发表于 2025-6-22 21:47
我记得8里面有低碳能源环境,估计是能动、电气和环境。这三个工科,不知道能不能冲一冲 ...
这几个学院能实现每年国家级人才新增不挂零就行,能为以后报国奖拿大项目大平台积累点基础就行。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3 09:28:33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0 11:30
上次国科一之后,天岳通过省提名国家奖,已经和山大毫无关系,感觉徐老师团队被资本… ...
2019国科一通用也没查到,走的专用啊?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3 09:52:12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3 09:28
2019国科一通用也没查到,走的专用啊?
PPT里写了网安专项。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3 09:53:16
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乙醛脱氢酶2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机制及应用。
202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基于醛代谢关键酶 ALDH2的精准诊疗技术体系建立及推广应用。
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乙醛脱氢酶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精准防治中的作用及推广应用。
2025年,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急性心源性胸痛急诊救治关键技术体系的创立与应用。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3 09:56:42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3 09:53
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乙醛脱氢酶2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机制及应用。
2020年山东省科技进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玉国,第一完成人,这个提名国家奖的前期成果积累还是可以的。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3 10:12:19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3 09:52
PPT里写了网安专项。
我是说天岳的国科一。南沙晶圆2018成立,肯定是有故事啊。天岳本身就是企业家,转化不愿受制于人也是人之常情,可惜的是这个奖如果还是山大牵头的话,材料或者物理就能双一流了
来自河山
发表于 2025-6-23 16:45:55
纪检监察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50名,教授14名、副教授16名,高级职称占比60%,所有教授、副教授全员均参与本科教学。拥有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中青年优秀法学家等一批高水平人才,其中以肖金明、朱福惠、刘松山、熊文钊等四位特聘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在全国纪检监察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力。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4 17:46:05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3 10:12
我是说天岳的国科一。南沙晶圆2018成立,肯定是有故事啊。天岳本身就是企业家,转化不愿受制于人也是人之 ...
比起物理,学校更想推材料学科。2017年后入选了数学和化学,建设2+3学科群(临床、材料、中文),材料最终没上。现在是4+8,材料还是是8个之一。
材料及加工制造。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核心,涉及机械工程等学科,主要有晶体材料物性、制备与器件,材料液固结构及成形技术,特种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与节能技术,材料高效精密加工及装备等重点研究方向。
daxuemi
发表于 2025-6-24 20:34:47
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化学专业下设泰山学堂化学取向班、化学强基班和邓从豪化学基地班三个特色班;研究生层次教育涵盖了理学、工学两大学科门类,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材料与化工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精品教学资源丰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分子模拟实验》等课程获批国家一流课程。目前全日制在读本科生750余人,研究生900余人,在站博士后人员60余人。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培育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专家学者。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00余人。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青9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5人,山东省泰山学者46人。
----------------------
化工学科拿下一级学科博士点了。山大化工系在院系调整时代,整体建制搬迁到郑州,成立郑州大学化工系,从此一蹶不振。去年山大申请自主增列3个一级博士点,分别是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艺术学。目前来看,已经有文件批复了,另外两个博士点还没查到官方消息,一般来说也问题不大。
yiluzoulai2023
发表于 2025-6-25 17:39:40
daxuemi 发表于 2025-6-24 20:34
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2个国家一 ...
核科学与吴宜灿院士团队的合作感觉黄了啊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6-25 20:23:59
山东大学刘斌教授课题组主持完成的“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探测与掘进智能感控”项目,围绕城市隐蔽灾害源“无法探、探不明、探不准”的难题,建立了城市“无障区”地表不良地质透明探测技术,突破了城市“有障区”洞内灾害源精细感知技术,攻克了地下工程安全高效掘进智能感控技术,成果在全国多个城市地下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安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主编了国际上首部掘进机隧道超前预报标准,相关成果获2017年度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22年度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技术创新奖、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金奖、2022年度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金奖,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
daxuemi
发表于 2025-6-26 18:56:59
2025年6月26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麻醉科李建军/徐志鹏教授团队联合胸外科范兴龙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5年影响因子84.9)发表题为"Boerhaave Syndrome"的病例报告,该病例同期被NEJM官方评为亮点文章(Highlight),并在杂志每周新闻简报中进行展示推荐。文章第一作者是麻醉科魏彭辉副教授,通讯作者是胸外科朱文勇副主任医师,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均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daxuemi
发表于 2025-6-26 18:58:56
为系统总结我院在该类急危重症疾病抢救中的成功经验,麻醉科与胸外科汇总了患者完整病例资料,经科室间多次讨论分析,最终成文投稿至《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栏目。文章在发表过程中经历了严格的同行专家评议,历经6个月“编辑部初审-编辑部专家组集体审阅(ICM meeting)-2轮外审修稿(Out for review)”审稿和修稿,文章得以最终发表。此外,在文章正式刊发前一周,本病例经NEJM编辑部筛选入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MAGE CHALLENGE”,以“考题”形式展示给全球读者,截至目前参与点击互动已逾万人次,显著提升了本文的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