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con08 发表于 2025-6-30 23:38:47

maochiyu 发表于 2025-6-30 23:32
理科挑不起大梁,信息学科弱势,工科还没起来,地学偶尔贡献一点。这个结果其实是可以预料到的。所以还得 ...

是的,理科大把杰青名额,但是我中经常无收获:Q

maochiyu 发表于 2025-6-30 23:39:26

真不是我黑,我只是挑明问题所在,从平台建设就能看出来,这么久还没培育出另外一个强势点,真的很能说明问题

tennyson 发表于 2025-6-30 23:41:20

maochiyu 发表于 2025-6-30 23:06
有人爆料是4

太差了,前几年的良好态势没能维持下去,缺少华五的持续输出能力。学科结构还是不理想,该学复旦all in新工科了

maochiyu 发表于 2025-6-30 23:46:01

maicon08 发表于 2025-6-30 23:38
是的,理科大把杰青名额,但是我中经常无收获

所以我一直提倡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罗校长之前提的要提增量的策略是对的,但是增的太过了,尤其是现在经济形势又不好,真的是时候该做做减法了。试想一下,如果把两个学院合并,那么就会少一半的行政人员,把这部分行政人员的工资用去挖一个有帽子的教授应该问题不大。但是吧,觉得现在的校长没这个魄力,也只能纸上谈兵了

maochiyu 发表于 2025-6-30 23:48:24

tennyson 发表于 2025-6-30 23:41
太差了,前几年的良好态势没能维持下去,缺少华五的持续输出能力。学科结构还是不理想,该学复旦all in新 ...

新工科是有的,问题是现在请不来大牛,引进的年轻人也不够拔尖,后面的发展是可以预料的

maicon08 发表于 2025-6-30 23:49:16

maochiyu 发表于 2025-6-30 23:46
所以我一直提倡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罗校长之前提的要提增量的策略是对的,但是增的太过了,尤其是现在经济 ...

你说他差吧,人家任上引进张益唐和钟晓这种大牛、侯仰龙这种院士苗子,身先士卒拿下基础科学中心,但是确实总让人觉得差点意思:L

tennyson 发表于 2025-6-30 23:51:36

真希望王曦到年龄后能来中大发挥下余热,优化学科结构,搞新工科建设。这样一位有中科院、科技部、省里资源,有管理经验的信息类院士,真的是中大目前最急需的

maochiyu 发表于 2025-6-30 23:52:57

maicon08 发表于 2025-6-30 23:49
你说他差吧,人家任上引进张益唐和钟晓这种大牛、侯仰龙这种院士苗子,身先士卒拿下基础科学中心,但是确 ...

你说的对,高其实做的已经很多了,感觉高校长确实是尽心尽力,但是缺乏作为管理者的气质,是我们对校长的要求太高了。

maochiyu 发表于 2025-6-30 23:54:05

tennyson 发表于 2025-6-30 23:51
真希望王曦到年龄后能来中大发挥下余热,优化学科结构,搞新工科建设。这样一位有中科院、科技部、省里资源 ...

他来的概率几乎为0

PG13 发表于 2025-6-30 23:54:49

maochiyu 发表于 2025-6-30 23:48
新工科是有的,问题是现在请不来大牛,引进的年轻人也不够拔尖,后面的发展是可以预料的 ...

前几年海优出事 声誉影响还是影响很大的
有钱花不出去

tennyson 发表于 2025-6-30 23:58:15

maochiyu 发表于 2025-6-30 23:48
新工科是有的,问题是现在请不来大牛,引进的年轻人也不够拔尖,后面的发展是可以预料的 ...

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发展新工科,目前的趋势就是新工科是未来二三十年的主流,把握不住的话就落后了。文理学科除非做到北大、科大那样顶尖不然对学校的增益有限,更何况理科还有南科大这样的高校在同省竞争,基本没有做到顶尖的可能

maochiyu 发表于 2025-6-30 23:58:43

PG13 发表于 2025-6-30 23:54
前几年海优出事 声誉影响还是影响很大的
有钱花不出去

确实,一些新设立的学院几年了,还是那几个人,服了

PG13 发表于 2025-7-1 00:02:03

maochiyu 发表于 2025-6-30 23:58
确实,一些新设立的学院几年了,还是那几个人,服了

你中计算机6 7个学院了吧 重复建设太多了
南大苏州的软件学院已经准备撤销了 校区多更要差异化发展 同质化不行

maochiyu 发表于 2025-7-1 00:02:35

tennyson 发表于 2025-6-30 23:58
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发展新工科,目前的趋势就是新工科是未来二三十年的主流,把握不住的话就落后了。文理学 ...

新工科,更确切的来说是信息学科,如果把握不住,就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而且发展好了信息学科,对学校声誉的提高真的有很大帮助

maochiyu 发表于 2025-7-1 00:04:43

PG13 发表于 2025-7-1 00:02
你中计算机6 7个学院了吧 重复建设太多了
南大苏州的软件学院已经准备撤销了 校区多更要差异化发展 同质 ...

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网安主要是这四个,其实也是差异化发展的

tennyson 发表于 2025-7-1 00:06:16

maicon08 发表于 2025-6-30 23:49
你说他差吧,人家任上引进张益唐和钟晓这种大牛、侯仰龙这种院士苗子,身先士卒拿下基础科学中心,但是确 ...

钟晓一般吧,和张益唐不是一个级别的,钟晓这个级别的之前差不多每年都有引进,而且还不少。张益唐引进是很有标志性意义的,是真正意义上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学者。但是单纯靠一个张益唐很难把中大数学拉到第一梯队的,连到第二梯队领先位置都有难度,像浙大那样引进刘一峰、孙崧、江文帅这些顶尖的年轻人才有机会冲击第一梯队

tennyson 发表于 2025-7-1 00:09:48

maochiyu 发表于 2025-6-30 23:52
你说的对,高其实做的已经很多了,感觉高校长确实是尽心尽力,但是缺乏作为管理者的气质,是我们对校长的 ...

他属于尽力了,但是魄力和管理能力确实就到这了,也没办法要求更多

maochiyu 发表于 2025-7-1 00:12:26

tennyson 发表于 2025-7-1 00:09
他属于尽力了,但是魄力和管理能力确实就到这了,也没办法要求更多

是这样,看能不能维持住吧,不要求追赶了

网大闲暇人士 发表于 2025-7-1 00:41:15

maochiyu 发表于 2025-6-30 23:06
有人爆料是4

完了,彻底萎靡了,罗俊留下来到遗产花光了

gdzhengzt 发表于 2025-7-1 00:46:58

中大需要罗俊这样有魄力的校长,需要大变革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7-1 01:06:31

各位校友倒是也不必如此悲观,学校现在工作的重点一个就是交叉,特别是和医学的交叉,就是为了培育新的优势学科。另一个重点就是优化教职队伍结构,很多新工科院系之前进人少反而是优势,留出了很多空间。今年从预聘制进来的年轻老师我看质量都非常高,大部分都是达到海优水平的,其他学科我不懂,但像网安今年进的五六个人,我看来都是达到或者接近四青水平的。此外,也在通过逸仙学者计划大力挖人,今年上半年新挖的帽子粗略估计也在20个左右吧,比以前多很多了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7-1 01:09:18

香港高研院我看计划是在26年底之前引进40个大千人水平的,也会是一个增长点

school 发表于 2025-7-1 07:01:41

网大闲暇人士 发表于 2025-7-1 00:41
完了,彻底萎靡了,罗俊留下来到遗产花光了
完你妹,滚出这个贴,c n m

MoWw 发表于 2025-7-1 08:31:39

确实是 学校单靠医学是很难支撑 前面的高校都是 文理医工 多点开花

maochiyu 发表于 2025-7-1 09:16:45

lilili啊啊 发表于 2025-7-1 01:06
各位校友倒是也不必如此悲观,学校现在工作的重点一个就是交叉,特别是和医学的交叉,就是为了培育新的优势 ...

也没有太悲观,只是借今年的杰青表现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而已,何况这只是一年的数据而已。毕竟还没能达到华五的水平,不太可能每年的数据都那么亮眼,不然已经进入华五的队列了,能维持住,不掉队也是能接受的

maicon08 发表于 2025-7-1 10:28:48

maochiyu 发表于 2025-7-1 09:16
也没有太悲观,只是借今年的杰青表现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而已,何况这只是一年的数据而已。毕竟还没能达到 ...

赞。YQ倒是持续稳住两位数了,今年首次突破了20人,希望这些人后续JQ转化率高一些

tennyson 发表于 2025-7-1 10:43:45

就像南大校友pg13说的,新工科确实要突出特色、注重质量、提高标准。深圳的新工科一定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来,结合深圳的产业发展需求,和深圳的大量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方向深度融合。要多争取深圳的支持和资源,把深圳的工科做精、做大,深圳的新工科做好了的话会是未来几十年中大的关键增长极

tennyson 发表于 2025-7-1 10:44:09

深圳校区还是要突出新工科、生医、医工结合这几个方向。各个学院要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特色,深圳校区二期能成的话要把主要空间留给新工科和生医。柔性电子学院挂着电子的名字,主要做的还是材料,可以改成研究院了。理学院太杂,可以改成数理研究院或者粒子物理研究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和生态学院可以合并成一个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可以改成具身智能与机器人学院。深圳是中国无人机制造业最发达的地方,有着大疆这样的行业领头羊,先进制造学院可以改成智能制造与无人机学院,专注海陆空无人机发展。深圳现在是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最多的城市,比亚迪用人需求很大,先进能源学院可以改成汽车与新能源学院,聚焦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专注新能源电池、新型能源(氢能)开发、新能源储能等方向

maochiyu 发表于 2025-7-1 11:31:14

maicon08 发表于 2025-7-1 10:28
赞。YQ倒是持续稳住两位数了,今年首次突破了20人,希望这些人后续JQ转化率高一些 ...

确实,YQ数量是保持稳定输出了,这一点很难得,他们是学校未来的希望

maochiyu 发表于 2025-7-1 11:32:29

tennyson 发表于 2025-7-1 10:44
深圳校区还是要突出新工科、生医、医工结合这几个方向。各个学院要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特色,深圳校 ...

赞同你说的
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查看完整版本: 【为社会福 为邦家光】中山大学2025发展情况(张益唐全职加盟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