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应该过80了。
差一点没到 继续努力 congyun 发表于 2025-1-17 23:04
差一点没到
我给三哥捐一分钱,就过了。 congyun 发表于 2025-1-17 23:04
差一点没到
已经前五了。 土鳖土豪经常说哈工大是要饭的 土鳖土豪经常说哈工大是要饭的 乡下 发表于 2025-1-18 18:38
已经前五了。
清防浙哈交? 交23年到账72,24年不知增幅多少。 congyun 发表于 2025-1-19 01:07
交23年到账72,24年不知增幅多少。
浙大24年据说是81亿,哈工大80亿差一点儿,79亿过了吧?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1-19 08:32
浙大24年据说是81亿,哈工大80亿差一点儿,79亿过了吧?
浙大23年多少哈? 浙新闻23年是过了80,24保持? congyun 发表于 2025-1-19 09:51
浙新闻23年是过了80,24保持?
浙大24年81亿是一位网友说的,不一定准确。具体多少,还是等官方公布吧。
前面2年哈工大跟浙大的到账科研经费差距都是10亿左右,看看2024能不能缩小一点。
哈工2024的科研经费也有不少亮点:
1. 各个学院普涨,包括建筑、土木、化工等,增长率都不小;
2. 大项目多,特别是电信学院,拿下了第二个雷达型号项目,难度是非常大的,可喜可贺。 控制过1亿了么,作为航院主干学科之一,应该对标机械,仪器,电气。工程项目和经费远远不达标 hangtian 发表于 2025-1-19 13:00
控制过1亿了么,作为航院主干学科之一,应该对标机械,仪器,电气。工程项目和经费远远不达标 ...
必须有啊,要么复材要拿3亿多能凑上数,其余电子,集电,光电都不多 congyun 发表于 2025-1-19 13:05
必须有啊,要么复材要拿3亿多能凑上数,其余电子,集电,光电都不多
盲猜顺序,复材力学第一,宇航第二,控制第三,电信集群第四。控制和电信集群都应该向机械,电气,仪器,计科学习,不然航院不好破10e 电气今年有多少 航院赵永蓬的EUV光源,国家应该大力支持,但是光源情况保密,只做不说。 小梅沙 发表于 2025-1-19 14:16
航院赵永蓬的EUV光源,国家应该大力支持,但是光源情况保密,只做不说。
他要有那么厉害,早就重点研发,大纵向,帽子啥的都有了,至少对标超精密测量研究所。不至于现在搞个横向EUV光源。 本帖最后由 Abbvie 于 2025-1-19 15:48 编辑
工大的两个研究方向起步很早,电磁弹射和极紫外光刻光源(及准分子激光),前者没有竞争过军内院校,电磁弹射方向基本上没有下文了,极紫外光源方向是马院士团队王骐教授开拓的方向(另外方向有激光雷达探测与成像),该方向拿过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但王教授退休后,该方向发展并不好,最近一两年才有几个留校博士加入团队,坚持下来并不容易,应该是很难获得国家较大经费的支持(或许是自由课题申请,竞争不过其他科研院所)。如该组发展比表面好,团队应该远比现在规模大。
补充:哈工大激光(光电子)方向,经费一直挺多的(除了以前激光通信方向经费充裕外,激光遥感、发动机流场测量等方向经费都挺可观的,经费比较少的应该是微电子学科。
另外,能源学院航空发动机方向和高超声速推进等方向,前者研究水平近些年进步明显,后者一直是国内第一梯队。
hangtian 发表于 2025-1-19 13:18
盲猜顺序,复材力学第一,宇航第二,控制第三,电信集群第四。控制和电信集群都应该向机械,电气,仪器, ...
宇航分散到机电大部分,机器臂和空间结构都在机电 congyun 发表于 2025-1-19 16:51
宇航分散到机电大部分,机器臂和空间结构都在机电
那本来就是机电的,只不过随着大科学装置和其他重大项目,部分成果会算进宇航。
应该这样说,宇航这个学科,校内只有航天学院那边是从0起步的,其他学院都是项目转移师资力量。
机电这块的邓也是从90年代从管道机器人转向探月工程,刘是读博就干这个了,但是他导师蔡几乎不是做空间对接机构起家的,蔡是做机械臂的,刘也接下了机械臂的研究。孙也是菜的学生,其研究方向与航天关联度极低。
至于机电学院目前做宇航方向的,大部分是邓为主的团队,刘的团队和赵的团队并不是全做航天。制造系和设计系的团队,也只是和航天有关联,一般都不会算进宇航这个领域。(制造系的卢,闫,陈,杨,王,周等人,设计系的王,宋等人)
应该说是80年代转航天的时候,很多航天项目引起了很多机械老师做这个方向,才有了宇航制造系(邓院士团队为主)。 个别学院不及预期 高傲的孤狗 发表于 2025-1-28 23:10
个别学院不及预期
只有航吧,仪器也没达标? 估计是航院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