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1-3 08:26:51

【科大分类论文YOY】 NSC和N子刊视角

2024更毕:https://bbs.netbig.to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320

2023存档:https://bbs.netbig.to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245

总量YOY:中高端增长可观、顶刊需努力
NSC 12到10,下滑17%
N大子刊 36到54,增长50%
NComm(宽松标准/通讯作者) 102到160,增长57%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1-3 08:30:39

物质学科YOY:顶刊稳定、中高端稳定增长
物理/天文/化学/材料

NSC 9到9,持平
N大子刊 22到29,增长32%

物质学科发文还是比较零散分布,需要开辟更多潘组这样能批量生产顶刊的研究组。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1-3 08:33:49

生医YOY:高端论文增长迅速,但是顶刊稀少/波动大

NSC 2到1,下滑50%
N大子刊 8到14,增长75%

量变到质变,希望免疫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立后,带领生医顶刊突破。免疫学不容易发NSC,科大生医要开辟更多战场。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1-3 08:36:14

地环YOY:顶刊难突破,高端论文有起色

NSC 0到0,顶刊继续挂零
N大子刊 2到6,增长200%

地环本来是发论文的高产区,科大在这一块儿太不重视。2024年俞汉青组贡献了几篇大子刊。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1-3 08:38:46

应用学科YOY:低位持平

NSC 1到0,归零
N大子刊 4到5,增长25%

科大在应用学科(AI、BME、Robot)有明显投入,希望未来3年看到这个领域的增长。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1-7 18:57:14

nature Synthesi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160-024-00704-4(洪勋)
nature nanotechnolog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4-01826-8(尤业字)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1-7 18:58:11

2024年,我校陈仙辉院士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徐铜文教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薛天教授荣获“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并入选“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公示名单,张勇东教授等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吴恒安教授荣获“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欧阳毅教授荣获“安徽省优秀教师”称号,物理学院荣获“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4人获得“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称号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1-9 10:59:02

nature physic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7-024-02732-5 (苑震生/潘建伟)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1-10 18:58:50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9-024-01806-y
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161-024-00591-0

yyyy 发表于 2025-1-10 21:09:16

有统计PRL的数量嘛,想看看在国内的情况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1-12 07:35:22

yyyy 发表于 2025-1-10 21:09
有统计PRL的数量嘛,想看看在国内的情况


prl、jacs这些工作量太大了。
直接看NI指数PRL即可,科大断层第一。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1-12 07:36:15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1-10 18:58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9-024-01806-y
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 ...

翁建平开胡了… 而且落款没有安医,那边只是行政职务:
Jianping Weng
View ORCID ID profile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STC, Division of Life Sciences and Medicin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China
Anhu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etabolic Health and Pan-vascular Diseases, Hefei, China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1-14 21:55:48

刘新峰团队贡献一篇临床医学主刊。
https://www.bmj.com/content/388/bmj-2024-08048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新峰)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1-15 08:32:01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1-14 21:55
刘新峰团队贡献一篇临床医学主刊。
https://www.bmj.com/content/388/bmj-2024-08048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 ...

科大生医进步还是很大的,跟物质科学的比重还是太小。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 就像MIT一样,主干学科全面强大,却因为生医占比太小,总量被哈佛压制。

现在的科研评估体系,生医占了半壁江山,非常不合理。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3-14 10:03:10

今年的楼主什么时候开始更新lol

观棋不语 发表于 2025-3-14 10:50:54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3-14 10:03
今年的楼主什么时候开始更新lol

科大顶刊表现平平,楼主动力不足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3-14 10:53:06

观棋不语 发表于 2025-3-14 10:50
科大顶刊表现平平,楼主动力不足

哈哈 据说下周还有一篇N

观棋不语 发表于 2025-3-14 10:56:50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3-14 10:53
哈哈 据说下周还有一篇N

有一个好现象,是生医的80后上来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14 10:56:51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3-14 10:53
哈哈 据说下周还有一篇N

子刊也没去年同期多,也表现平平。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14 11:01:00

记得以前有过同时在线3篇第一单位Nature的,以后有机会再来一次吗?

观棋不语 发表于 2025-3-14 11:09:00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14 11:01
记得以前有过同时在线3篇第一单位Nature的,以后有机会再来一次吗?

这无所谓吧,最好能保持每月1.5—2篇的节奏,那楼主动力就来了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3-14 11:10:27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14 11:01
记得以前有过同时在线3篇第一单位Nature的,以后有机会再来一次吗?

记得有一年两天之内NSC都发了一篇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14 11:12:14

本帖最后由 曾经沧海难为水 于 2025-3-14 11:20 编辑

今年在Cell还发了一篇Preview专评论文,都靠生医发文有点搞笑。

只有化院黄伟新组有一篇共同通讯的Nature。

BMJ 第一单位 生医——临床医学
Nature 第一单位 生医——基础医学(免疫学)
Nature 共一共通 生医——生物学
Nature 共同通讯 化学

————————————————————
Cell 第一单位 Preview专评论文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3-14 11:16:47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14 11:12
今年在Cell还发了一篇Preview专评论文,都靠生医发文有点搞笑。

只有化院黄伟新组有一篇共同通讯的Nature ...

物院还没开发确实有点搞笑了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3-14 11:23:35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14 11:12
今年在Cell还发了一篇Preview专评论文,都靠生医发文有点搞笑。

只有化院黄伟新组有一篇共同通讯的Nature ...

看看下周那篇是不是物质吧

观棋不语 发表于 2025-3-14 11:26:19

物理有隐忧,主要靠潘组,杜组以前也不错。郭组本来就很少的。凝聚态感觉陈院士是靠本人,并没有带出一个团队。其它方向比如核与粒子物理、加速器、等离子体等,本来就难发。天体物理倒是一个方向,但科大不顶尖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14 11:31:27

观棋不语 发表于 2025-3-14 11:26
物理有隐忧,主要靠潘组,杜组以前也不错。郭组本来就很少的。凝聚态感觉陈院士是靠本人,并没有带出一个团 ...

科大有些很强的团队,但是数量还是不够。
比如微电子的程教授,2024年到现在发了多少JSSC和ISSCC了。
https://ieeexplore.ieee.org/author/37899786800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3-14 11:33:44

观棋不语 发表于 2025-3-14 10:50
科大顶刊表现平平,楼主动力不足

哈哈 我没动力是因为创新性的做学科分类统计,并不得到论坛认可,也不给个精华,显然没动力啦。

生医垄断NSC市场,分类法会被人说“脱医”太酸 哈哈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3-14 11:35:43

大论文表现出色也好、暂时低迷也罢,NS是个比较容易fix的指标,我更在乎通过这个视角观察科大不同学科的发展态势。

要说在乎啥,我更在乎大平台建设,那个是长期收益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大分类论文YOY】 NSC和N子刊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