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3-31 20:10:16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3-31 19:46
对,安光所的,而且已经重组成功进入新序列。很奇怪环境学院能声称自己有这个平台,我一直以为科大连共建 ...
学校主页还是以前那三个
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
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热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0:19:04
太糊了,谁能看清?
https://news.jnu.edu.cn/wap/pics/202401/12/2448_466a429c-0c1e-4b15-b0ea-10b9ad84c33b_m.jpg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3-31 20:37:42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0:19
太糊了,谁能看清?
网上找不到清晰的图 找到的都很糊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0:56:08
计算机学院不行啊,最近进人都是信息学院的。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3-31 23:16:18
这两个一对比基本上就能看引才情况了
https://dslx.ustc.edu.cn/?menu=expertlist&year=2025
https://dslx.ustc.edu.cn/?menu=expertlist&year=2024
jiedy
发表于 2025-3-31 23:16:53
卓越工程师学院已上线,欢迎浏览
jiedy
发表于 2025-3-31 23:18:01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3-31 23:16
这两个一对比基本上就能看引才情况了
https://dslx.ustc.edu.cn/?menu=expertlist&year=2025
https://dslx. ...
有的是停招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3:21:09
这两位都是信院,不知道计算机学院近期引进了啥?
常晓军(原悉尼科技大学教授),1986年5月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青年研究奖获得者。主要从事多模态学习、计算机视觉和绿色人工智能及其在社会公益方面的应用。主持包括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科研基金、企业联合基金(Linkage Program)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T-PAMI、TIP等国际顶级期刊和CCF A类会议上150多篇,论文的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数15000余次,其中21篇入选ESI高被引/热点论文。2019年至2023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担任IEEE TCSVT、IEEE TNNLS、ACM TOMM等国际顶级期刊的副主编和CCF A类会议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
徐金辉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圣母大学。他长期任职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回国前是该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终身教授和系主任。2025年3月,他返回母校工作,担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讲席教授职位。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3:23:09
本帖最后由 曾经沧海难为水 于 2025-3-31 23:24 编辑
这位海外优青也是信院的,真的年轻。
王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导,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个性化大模型与智能体、推荐大模型、可信大模型、社会科学。2023年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在SIGIR, KDD, WWW和TOIS等顶级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SIGIR 2024最佳论文提名奖、ACM MM 2019最佳论文提名、谷歌博士奖学金等荣誉,相关技术在腾讯、华为、美团等企业落地应用。此外,曾担任ACM TOIS客座编委、举办CIKM24/WWW24/WWW25个性化大模型研讨会、担任TPAMI, TOIS, TKDE, SIGIR, KDD, WWW等多个会议期刊的审稿人。
教育经历
2019.8 -- 2023.3
新加坡国立大学 | 计算机科学 | 博士
2015.9 -- 2019.6
山东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士
工作经历
2024.12 -- 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特任教授
2023.3 -- 2024.12
新加坡国立大学 | 计算机学院 | 博士后研究员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3-31 23:26:15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3:23
这位海外优青也是信院的,真的年轻。
王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导,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主要 ...
其实这人是属于大数据何向南教授组里面的,不知道为什么挂在信院下面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3:26:45
本帖最后由 曾经沧海难为水 于 2025-3-31 23:34 编辑
还有网安学院也不太行。网安学院本来规模就小,还划了一小部分人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学院。
dingdingmao
发表于 2025-3-31 23:43:22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3:23
这位海外优青也是信院的,真的年轻。
王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导,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主要 ...
信息学院新引进的还有张岸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3:43:25
本帖最后由 曾经沧海难为水 于 2025-3-31 23:44 编辑
本周Cell已上线。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5)00295-8
jiedy
发表于 2025-4-1 00:00:18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3:43
本周Cell已上线。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5)00295-8
谁的文章?
jiedy
发表于 2025-4-1 00:06:31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3:43
本周Cell已上线。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5)00295-8
看到了,是附院的文章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06:22:43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3:21
这两位都是信院,不知道计算机学院近期引进了啥?
常晓军(原悉尼科技大学教授),1986年5月生,中国科学技 ...
CS学院反而在AI领域做的不如信院…
图形学在数学学院。
计算机视觉也不知道咋样。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07:28:51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0:19
太糊了,谁能看清?
我上传给ai都读不出来….
能看清:合工大、暨南大学、安徽大学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08:07:20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3:26
还有网安学院也不太行。网安学院本来规模就小,还划了一小部分人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学院。 ...
人工智能学院新进教师恳谈会已经在苏州举行了。看起来AIDS学院要在苏州落地/扩编制。
AI是整个信息学科的显学,再加上BME,科苏的信息人才梯队可能要起来了。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08:08:28
CS学院,总算是共建了一个处理器国重,希望奋力赶上。6评CS学科,其他学院也可以支援CS学院 lol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08:10:40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3:43
本周Cell已上线。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5)00295-8
田志刚真的是科大生医大英雄,自己有能力、搭平台、引人也有一手,还能培养出周荣斌这样的桃李。
就是免疫国重、基础医学院的英文落款有点尴尬。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08:14:55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3-31 23:43
本周Cell已上线。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5)00295-8
虽然落款基础医学院/免疫国重,占成是生命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
特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8年获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支持。2021年加入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Current Biology, PNAS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多篇论文,累计他引2200余次,h-index 17,最高单篇他引490余次(截至2024年,Google Scholar)。现任中国生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自主神经分会委员,中国神经生物学会应激分会委员。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4-1 10:23:47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08:08
CS学院,总算是共建了一个处理器国重,希望奋力赶上。6评CS学科,其他学院也可以支援CS学院 lol ...
认知智能全重也是计算机学院,深空探测全重是信院和地院都有。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13:06:23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4-1 10:23
认知智能全重也是计算机学院,深空探测全重是信院和地院都有。
认知那个难道不是信院?讯飞是信院儿子啊。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14:57:49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4-1 10:23
认知智能全重也是计算机学院,深空探测全重是信院和地院都有。
信息学院主导的脑启发智能感知与认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队伍很庞大,骨架就是按国重搭建的,希望以后能升级:
https://institution.ustc.edu.cn/BIPCLab/zh_CN/index/992945/list/index.htm
何教授发文都不落款人工智能学院而是这个MoE key lab:
https://arxiv.org/pdf/2410.14170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15:48:19
科大校领导开始开窍,抢各种科研平台。
https://news.ustc.edu.cn/info/1055/91067.htm
生命科学国重培育对象: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9年获批成立,是我校首个获批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聚焦生命与物质科学的共性问题,对标国家顶级科技创新基地创建标准,精心布局研究方向,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细胞动力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在2024年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包括Science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了160余篇SCI论文,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升了在国际科学交流与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歌群代表学校向专家对实验室建设的关心和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有组织性联合攻关与科教深度融合背景下,面向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交叉领域建设的部级科研平台,旨在突破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科学问题,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出谋划策,推动实验室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引领优势。
抄袭女王
发表于 2025-4-1 16:23:03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3-29 19:59
可以看到信息口在努力扩规模
很多本来就一个系的规模,最后成立一堆学院
抄袭女王
发表于 2025-4-1 16:31:21
本帖最后由 抄袭女王 于 2025-4-1 16:32 编辑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3-30 08:52
ai/ds学院似乎在苏州校区准备大干一场。CS顶会论文最近一直不错:清北浙交科
计算机/AI获得2个国重,还 ...
苏高院应该学习南科大/上科大/西湖,重点搞生医和信息。恰恰又是尼科的薄弱学科。
纳米学院和生医学院是为了对标纳米所和医工所。但感觉方向不够主流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16:37:33
抄袭女王 发表于 2025-4-1 16:23
很多本来就一个系的规模,最后成立一堆学院
学校的目标倒是值得肯定,先把架子搭起来,编制愿意给,就看学院领导是不是给力了。CS学院院长能不能进人积极一些。
另外,工程科学学院值得跟北大学习一下,成立工学部,跟信息与智能学部呼应,然后工学部下面设立学院比如BME学院、力学与仪器学院、机器人与自动化学院、热科学与能源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16:39:43
抄袭女王 发表于 2025-4-1 16:31
苏高院应该学习南科大/上科大/西湖,重点搞生医和信息。恰恰又是尼科的薄弱学科。
纳米学院和生医学院是 ...
BME既有大信息、又有医工仪器结合,挺好的。
人工智能学院进军苏州也是好信号。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16:55:22
阿姆斯壮 发表于 2025-4-1 16:51
不搞传统工科,成立工学部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
科大已经布局了下面传统工科:
仪器(精密仪器系)
控制(自动化系、机器人中心)
能源(热能系)
核工(核院)
光工(光工系)
材料(材料系)
化工(应用化学系)
BME(BME学院)
安工(安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