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雷达型号任务的重要研制人员杨强教授,在上海工作现场突发疾病去逝,55岁非常可惜。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杨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17日18时33分在上海不幸逝世,享年55岁。杨强,男,回族,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出生于山东潍坊,籍贯江苏南京。198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辽宁鞍山钢铁公司矿山设计院工作,1994年回校攻读研究生,并于1996年、2002年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9年博士在读期间提前留校任讲师,2003年晋升副教授,2012年任博士生导师,2013年晋升正高级职称。
讣告介绍,杨强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科研和教学工作,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的教学科研骨干,从1999年参加首部新体制雷达研制起,全程参与了设备试制、研制、现场调试、技术突破等所有阶段,并作为关键技术负责人突破2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出雷达升级换代方案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重大工程任务,为我国新体制雷达的研制和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杨强在教学上兢兢业业、治学严谨,他主讲的《软件无线电》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科研工作中,杨强成果丰硕,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先后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银奖、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银奖等奖励,为推动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方面表示,杨强同志的逝世,是学院的重大损失,也是学校和国防科研战线的重大损失。
公开资料显示,杨强主要从事新体制雷达系统设计、先进雷达信号处理研究。围绕对海监测国家需求,开展了系统总体设计、海面漫散射、多路径传播机理、复杂环境MIMO机制信号处理与信号检测、高纬度特征学习的杂波具象化识别与智能抑制技术等应用基础原理与工程技术等研究。在虚拟孔径利用领域开展了超低旁瓣信号设计与超清成像互动原理、通感遥5G/6G信号处理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关于杨强教授的具体死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爆料,2025年春节前夕,杨强仍在上海科研基地主持项目攻关。
2月17日,杨强在上海突发疾病,被立即送医抢救,次日早上经抢救无效去世。该知情者还披露,在杨强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一直坚持在科研工作的一线,亲自修改算法模型。 真正一线干活的人,重大损失。 小梅沙 发表于 2025-2-26 08:22
真正一线干活的人,重大损失。
感到奇怪,前一个李克强,后面又一现场病逝,上海什么医疗水平?
护士说心电监护报警的时候,他的手里仍然紧紧攥着一份尚未提交的雷达专利申请号,连夜研究并刚刚修改的一个新参数,一下子将这个新型雷达技术的误差率提高到了0.003精度。听到这里,我眼眶都湿了。这位科学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国家的雷达事业奋斗。这种精神,真的让人肃然起敬。
大义钟馗 发表于 2025-2-26 08:24
感到奇怪,前一个李克强,后面又一现场病逝,上海什么医疗水平?
莫非你以为在北京就不会死人? 新型号任务的骨干之一,可惜了。 干型号任务很辛苦,很难发论文,也很难拿人才帽子。 changwu 发表于 2025-2-26 08:44
干型号任务很辛苦,很难发论文,也很难拿人才帽子。
要出真东西,实打实的成绩,来不得虚的。论文的东西有几个论证过?假的好多。 哈工大EUV光源、新型号雷达,如果成功了,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巨大贡献。 哈工大多有国之脊梁。杨老师虽然默默无闻,比哪些闰美和大殖子们强多了。 流感了。
要口罩。 国防Jun 工太苦了, 那进度任务是不能延误和妥协。读硕的同学毕业去某研究所 1年半遇到某型号 ,每周只有半天假, 年轻的经常连续几十小时干现场,累了就回去睡一觉 小梅沙 发表于 2025-2-26 08:22
真正一线干活的人,重大损失。
中国人多,不缺干活的人。 正是年富力强、出成果的年龄,可惜 tsenway 发表于 2025-2-26 08:53
流感了。
要口罩。
张医生的话,大号流感,会咬人。 青木123 发表于 2025-2-26 09:29
中国人多,不缺干活的人。
这话说的,中国人多,你替好人死了吧,让好人还能多贡献几十年,多个你少个你也没区别,反正你的贡献也只是在网上说风凉话。 可惜了,实干家,哎 congyun 发表于 2025-2-26 09:14
国防Jun 工太苦了, 那进度任务是不能延误和妥协。读硕的同学毕业去某研究所 1年半遇到某型号 ,每周只有半 ...
年薪多少? congyun 发表于 2025-2-26 09:14
国防Jun 工太苦了, 那进度任务是不能延误和妥协。读硕的同学毕业去某研究所 1年半遇到某型号 ,每周只有半 ...
年薪多少? congyun 发表于 2025-2-26 09:14
国防Jun 工太苦了, 那进度任务是不能延误和妥协。读硕的同学毕业去某研究所 1年半遇到某型号 ,每周只有半 ...
年薪多少? 钱多了,就不用局限于食堂的份菜
营养会好些
免疫能力也会更强些。 杨老师是总师,可惜了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