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
2025年3月,全国两会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取得了可喜成绩。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显示,重庆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77.77%,位居全国第7位、西部第1位。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重庆在全球创新指数创新集群百强榜排名从88位上升至39位。
但是对标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重庆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仍有不小差距。一是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不足,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仅1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仅1家。二是产业科技创新支撑力量不足,进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的企业仅1家,入围2024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发明专利500家榜单的企业仅8家和12家。三是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不足,全市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15件,低于全国平均值。
联名提案为此呼吁国家层面加大支持力度,帮助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是怎么量化的 确实略显拉胯 招笑了好像还算了那两个没重组的省部共建 CQ这方面确实应该和SC一起上京维权了 NatureBoy 发表于 2025-3-5 17:01
CQ这方面确实应该和SC一起上京维权了
关于支持成渝地区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由四川代表团和重庆代表团联合提出 这是算了牵头和共建的吧。。 差距太大了,怎么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zuqiuxie 发表于 2025-3-5 19:34
差距太大了,怎么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范围内的地市也不是各个都强如深圳、广州,但不妨碍东莞也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东莞)。不妨碍重庆后期舍得投入。 全重数量位居西部第四,比甘肃还少,
【人类迷惑行为大赏,统计数据越发离谱】#直呼看不懂#川渝重组形成全国重点实验室26个
2025.3.29-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节选)来源:《瞭望》2025年第13期 时间:2025-03-29 08:33:55 作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旭东 胡旭 李力可 李晓婷 田金文相关链接:https://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50329/53e57b3dca8a4e1d9a659bda04bb8091/c.html
协同创新动能澎湃
川渝两地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尤其是“卡脖子”技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打造西部地区创新策源地,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壮大科研力量。 以①西部(成都)科学城、②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③西部(重庆)科学城、④中国(绵阳)科技城为先行启动区,川渝两地科技创新逐步构建“核心带动、多点支撑、整体协同”的发展态势。 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强化平台支撑,提升科研效率。 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超瞬态实验装置、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目前,科技部批准川渝新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22个,支持实施国家各类研发项目4066项、经费46亿元;川渝重组形成全国重点实验室26个,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新挂牌运行11家。 本帖最后由 万家灯火通明 于 2025-4-2 12:50 编辑
2023年11月《重庆: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今年以来,重庆重组形成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10个;
2025年02月20日《力争2025年全市研发人员超过26万人 重庆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明确力争今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2.73%以上》:我市全国重点实验室增至11个。
1. 高端装备机械传动全国重点实验(重庆大学)
2. 输变电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3. 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4.高端装备铸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5.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6.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7.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
8.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长安汽车)
9.煤矿灾害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中煤)
10、创伤与化学中毒全国重点实验室(陆Jun医)
11.山区土木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2024年新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