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appytc 发表于 2025-3-21 17:49:27

joysina 发表于 2025-3-21 15:57
概率最大的还是苑伟政和张艳宁,介万奇这么硬的资料,但连续6次都没上就很奇怪,特别是21年那次材料学部9个 ...

21年是让我最诧异的,浪费名额都不给介,那一届我头开始以为张和介都能上的,看今年的了,再不上估计介也不会选了。

amehk 发表于 2025-3-21 18:52:47

近10年都没涉及过国奖的其实机会都不大,祝小平估计难了,要结合两院的优先支持方向,即使进入投票环节,方向不对也可能被弃票,现在都是顶层设计八成以上名额。介老师和张艳宁老师机会很大,齐老师天然优势,西部+女性+教学名师+23年热乎的奖。这三个差不多前三顺位,苑老师就进过一次二轮,暂时排不到名额边缘。李学龙也不会走西工大的名额。

kuga 发表于 2025-3-21 22:14:01

成来飞为什么不参选院士?

采石 发表于 2025-3-21 23:09:39

amehk 发表于 2025-3-21 18:52
近10年都没涉及过国奖的其实机会都不大,祝小平估计难了,要结合两院的优先支持方向,即使进入投票环节,方 ...

祝手持科一,又是热门无人机,不应该

kuga 发表于 2025-3-21 23:16:55

采石 发表于 2025-3-21 23:09
祝手持科一,又是热门无人机,不应该

根本原因就是西工大在本世纪前15年人才断层了,导致关键位置有话语权的专家退休后没人了,所以拉关系扯淡的这种能力变差了,结果就是无形被打压呗。   
祝在西工大搞了一辈子无人机,中国军方无人机95%都是西工大的产品(彩虹出现之前),结果北航的那位搞了一个型号就上院士了。哈哈哈。当然北航上去的那位本身也是西工大校友,就不评价了。   

kuga 发表于 2025-3-21 23:28:29

采石 发表于 2025-3-21 23:09
祝手持科一,又是热门无人机,不应该

比如力学,早期大佬就是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前称呼),在那个院士稀缺的年代,很牛了吧。然后下一代就不如他们了,再换三代,基本就没院士水准的人了。半引进西电前校长之后,才带进去几个人在学会任职。比如航天,陈院士当年是航天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二代就不如他,三代更不如他……。还有工程热物理的传热学,一代多强,二代还不错,三代……。以前我们说某教授,他有他老师一半的水平,就是大牛,但好像一半都没有……。
本质原因就是当年博士本来就少,办学封闭自循环,就断层了,上面没有有话语权的人,事情就不好办了。所以梯队很重要。

lhappytc 发表于 2025-3-22 00:30:15

采石 发表于 2025-3-21 23:09
祝手持科一,又是热门无人机,不应该

祝的仅有一项科一,还是2008年的奖,也就是相关成果是05 06年做出来的并装备到部队,可以说这款无人机距今近20年了,奖励的时效已经降低了不少,再加上祝近几年已经不在无人机领域活跃了,再次获奖概率较小。同样无人机方向,北航的向锦武2011年拿下无人机领域的科一后。紧接着2017年又拿下一项无人机科一,随后在19年就成功当选工程院院士。当然还是希望祝能成功上院士,填补西工大纯航空领域院士的空白。

lhappytc 发表于 2025-3-22 00:33:23

kuga 发表于 2025-3-21 23:16
根本原因就是西工大在本世纪前15年人才断层了,导致关键位置有话语权的专家退休后没人了,所以拉关系扯淡 ...

向锦武吗,人家可是两项科一才上的哟,还是祝小平评院士的推荐人,西工大无人飞行器国重的委员。

kuga 发表于 2025-3-22 00:47:44

lhappytc 发表于 2025-3-22 00:30
祝的仅有一项科一,还是2008年的奖,也就是相关成果是05 06年做出来的并装备到部队,可以说这款无人机距 ...

2008年他拿到科一后,为什么没上去呢?那时候无人机西工大还没对手啊,等后面无人机遍地开花的之后,他的成果肯定就没那么显眼了啊。   
所以根源不还是西工大2000年到2015年这15年人才整体大断层造成的那种能力不足嘛。
西工大最近二十几年的发展过程大约是这样的,上世纪90年代第一代大牛和二代大牛都开始退休,2000年开始师资很匮乏,因为有人退休了,在职的本来整体就不如前辈,更要命的是因为物理空间限制,还没法引进新鲜血液。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长安校区起来之后,物理空间得到极大缓解之后,汪劲松来几年后,才开始大规模招聘进人,人才断层的问题才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我觉得吧,一个大神,如果他只选自己的学生里面留两个,只要这俩出不来,这个团队的降级了,如果他可以留十个,只要有一个能干出来,团队会一直保持在很高水平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以前很强的方向现在玩半废的原因。嘿嘿

lhappytc 发表于 2025-3-22 01:01:45

kuga 发表于 2025-3-22 00:47
2008年他拿到科一后,为什么没上去呢?那时候无人机西工大还没对手啊,等后面无人机遍地开花的之后,他 ...

一般来说,仅凭一项科一就上院士的比较少。至于后面为什么没继续拿奖有很多因素吧。

kuga 发表于 2025-3-22 01:29:05

lhappytc 发表于 2025-3-22 01:01
一般来说,仅凭一项科一就上院士的比较少。至于后面为什么没继续拿奖有很多因素吧。 ...

颜宁不0国奖上院士,嘿嘿。
后面的很多因素……,说来话长,就不提了。总之,我觉得九十年代没提前规划,后面经历的就是西工大必然经历的一个困难阶段,叠加地方经济低迷期……。理性的讲,该经历的就是要经历,但最困难的时期过去了,以后不会再经历了。

胖大星2021 发表于 2025-3-22 06:23:47

本帖最后由 胖大星2021 于 2025-3-22 06:28 编辑

单一个科一没那么好上,技一可以。科一再搭配但凡一个科二都很有戏,看学部了,科学院的没奖的一堆,其他一项科二就上的也有。

amehk 发表于 2025-3-22 13:40:42

kuga 发表于 2025-3-21 22:14
成来飞为什么不参选院士?

等他啥时候把董事长卸任了就是参选的苗头,一个牵头的奖还是难,这个方向有好几个高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西工大2025院士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