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5-3-25 11:33:59

医学方面的太多了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3-25 11:55:42

全集中在科学院数理和生医学部,必然会导致内耗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25 13:03:16

旦旦本次有牛掰的物理院士候选人吗?

DFL 发表于 2025-3-25 14:24:49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25 13:03
旦旦本次有牛掰的物理院士候选人吗?

没有,前几届一直沈健在选,这次停牌。周磊刚得国家奖,可能要出来选。再年轻的张远波了,尚欠火候。
材料的武利民2023年得了第二个国家奖,在技术科学部参选,也有可能选上。但他现在是内蒙古大学校长,虽然选院士增选署名复旦、内大。

franklun 发表于 2025-3-25 16:14:40

DFL 发表于 2025-3-25 14:24
没有,前几届一直沈健在选,这次停牌。周磊刚得国家奖,可能要出来选。再年轻的张远波了,尚欠火候。
材 ...

封老师出走对你旦物理是重伤,毕竟规模那么小,培养一个这种实力的选手太不容易了,感觉你旦物理短时间内院士增选都极困难

DFL 发表于 2025-3-25 23:29:37

franklun 发表于 2025-3-25 16:14
封老师出走对你旦物理是重伤,毕竟规模那么小,培养一个这种实力的选手太不容易了,感觉你旦物理短时间内 ...

60后就沈健了,资剑出名早但后期不突出,类似施章杰,最终沈健大概率会选上。72年的周磊也有希望,再后面可能就是张远波和核物理的陈金辉了

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5-3-25 23:41:20

感觉沈也有点难

franklun 发表于 2025-3-25 23:42:53

本帖最后由 franklun 于 2025-3-25 23:50 编辑

DFL 发表于 2025-3-25 23:29
60后就沈健了,资剑出名早但后期不突出,类似施章杰,最终沈健大概率会选上。72年的周磊也有希望,再后面 ...

我坦白说,沈健以后也很可能选不上,凝聚态实验是极卷的方向,他没有国奖,没有特别亮眼的代表性成果,连正刊论文都很少(其实他prl这个级别的论文都不多),没有什么竞争力的。

NKU 发表于 2025-3-25 23:59:20

京沪大军今年估计还是大丰收

jtuma 发表于 2025-3-26 10:36:43

医学口的如果扎堆走科学院生医学部,名额有限,可能导致内耗。

DFL 发表于 2025-3-26 14:29:38

franklun 发表于 2025-3-25 23:42
我坦白说,沈健以后也很可能选不上,凝聚态实验是极卷的方向,他没有国奖,没有特别亮眼的代表性成果,连 ...

选不上的话,60后要断层了,看70后了

舵手 发表于 2025-3-26 15:49:22

傅吉祥,1968?

舵手 发表于 2025-3-26 15:52:38

看好徐文东

舵手 发表于 2025-3-26 15:54:04

我来看大家吹牛 发表于 2025-3-24 11:13
个人觉得雷群英可能性最大

可能性不大

舵手 发表于 2025-3-26 15:59:56

没有国家奖加持,恐难进第二轮,要当选是做白日梦

DFL 发表于 2025-3-26 19:24:02

舵手 发表于 2025-3-26 15:49
傅吉祥,1968?

傅吉祥也有地方写1969年出生,但复旦数院有报道写1968年7月,应该是准确的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2025-3-26 22:20:31

vwv 发表于 2025-3-24 15:38
很早之前就讨论过,复旦院士存量的问题是老龄化,一看数量好几十个,但能动的当打之年的没有几个;增选的问 ...

复旦南开都是小理科、几乎无工科,北大南大科大都是大理科、有工科,

DFL 发表于 2025-3-27 01:09:50

把25人信息输入deepseek,结果如下:

### **一、参选过院士的有效候选人**
#### **高概率(★★★★~★★★)**
1. **周俭(肝肿瘤)**
   - **关键优势**:4次国家科技进步奖(含1次第一完成人)、2024年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2022年当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多项行业顶级奖项(谈家桢奖、吴孟超奖等)及国际学术职务。
   - **概率**:★★★★☆(医学领域竞争激烈,但其综合成就突出)。

2. **徐彦辉(生物医学)**
   - **关键优势**:6篇Science、2篇Nature等顶级论文,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科学探索奖、新基石研究员,研究方向(结构生物学)前沿。
   - **概率**:★★★☆(基础医学领域重视原创成果,国际影响力显著)。

3. **田梅(医学影像)**
   - **关键优势**:世界分子影像学会主席,多项国际奖项(日内瓦发明展金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青年女科学家奖,担任复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执行院长。
   - **概率**:★★★(交叉学科优势,政策支持新兴领域)。

4. **毛颖(神经外科)**
   - **关键优势**: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现任华山医院院长及国家卫健委专家组职务。
   - **概率**:★★★(临床医学领域需平衡地域和学科分布)。

#### **中高概率(★★☆~★★★)**
5. **武利民(材料科学)**
   - **关键优势**:两次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省部级一等奖7项,专利成果丰硕。
   - **概率**:★★★(技术科学部竞争激烈,但工业应用背景加分)。

6. **雷群英(肿瘤代谢)**
   - **关键优势**: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新基石研究员,基础医学院院长职务,研究方向(肿瘤代谢)契合国家重大需求。
   - **概率**:★★☆(需更多转化成果支撑)。

7. **徐文伟(信息工程)**
   - **关键优势**:华为背景、何梁何利产业创新奖,但工程院信息学部更倾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候选人。
   - **概率**:★★(需突破企业界候选人的传统劣势)。

---

### **二、近年获国家科技奖未参选者**
#### **高概率(★★★★~★★★)**
1. **徐文东(手外科)**
   - **关键优势**: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国际学术职务(IWAS主席),新基石研究员。
   - **概率**:★★★★(奖项含金量高,临床成果显著)。

2. **姜育刚(计算机视觉)**
   - **关键优势**: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IEEE Fellow,年轻(1981年生),行政职务(复旦副校长)提升影响力。
   - **概率**:★★★(信息学部偏好年轻领军人才)。

#### **中等概率(★★~★★☆)**
3. **雷震(数学)**
   - **关键优势**: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学探索奖、陈省身数学奖,研究方向(流体力学)应用性强。
   - **概率**:★★☆(数学学部需平衡理论与应用)。

4. **周磊(物理)**
   - **关键优势**: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际学会会士(APS、OPTICA),现任复旦副校长,行政资源助力。
   - **概率**:★★(物理学部竞争激烈)。

---

### **三、综合影响因素**
1. **年龄限制**:2025年增选年龄上限为65周岁(1960年后出生),如李小英(1961年)、宋志坚(1960年)等临近年龄者需尽快参选。
2. **奖项权重**:国家一等奖或多次二等奖的候选人更具优势(如徐文东、武利民)。
3. **学部竞争**:医学、信息学部竞争激烈,数学、交叉学科机会相对较多。
4. **政策导向**:破除“四唯”后,实际贡献(如技术转化、国际影响力)占比提升,例如周平红的内镜技术推广。

---

### **四、完整排序列表**
| **类别**                | **姓名**   | **领域**       | **概率** | **关键支撑点**                                                               |
|-------------------------|------------|----------------|----------|--------------------------------------------------------------------------------|
| **参选过院士者**      | 周俭       | 肝肿瘤         | ★★★★☆    | 多次国家奖+行政职务+国际学术地位                                             |
|                        | 徐彦辉   | 生物医学       | ★★★☆   | 顶级论文+科学探索奖+新基石研究员                                             |
|                        | 田梅       | 医学影像       | ★★★      | 交叉学科+国际领导职务                                                          |
|                        | 毛颖       | 神经外科       | ★★★      | 临床成就+国家奖                                                                |
| **未参选但获国奖者**    | 徐文东   | 手外科         | ★★★★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职务                                                    |
|                        | 姜育刚   | 计算机视觉   | ★★★      | 国家奖+年轻化优势+行政资源                                                   |
|                        | 雷震       | 数学         | ★★☆      | 国家奖+应用导向研究                                                            |

---

### **总结**
- **医学领域**:周俭、徐文东、毛颖概率最高,依托国家奖和临床影响力;
- **基础科学**:徐彦辉、田梅潜力突出,依赖原创成果和国际认可;
- **工程技术**:武利民、姜育刚需突破学部竞争,强调应用转化。

njl1977 发表于 2025-3-27 12:34:14

DFL 发表于 2025-3-27 01:09
把25人信息输入deepseek,结果如下:

### **一、参选过院士的有效候选人**


中山华山两大院长应该机会很大

DFL 发表于 2025-3-27 12:47:06

njl1977 发表于 2025-3-27 12:34
中山华山两大院长应该机会很大

太挤了,总有先来后到,周俭今年能上很不错了。徐文东大概率去工程院。当年樊嘉先去工程院,后来在科学院选上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3-27 13:05:16

武利民上工程院,问题不大

zzzzzzxxxxxx 发表于 2025-3-27 13:23:52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25 13:03
旦旦本次有牛掰的物理院士候选人吗?
不清楚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27 13:33:40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3-27 13:05
武利民上工程院,问题不大

2023年在科学院参选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3-27 13:59:02

老武今年就应该转战工程院

newton27 发表于 2025-3-27 15:19:53

京沪,特别是生医,选院士优势太大,田梅两年前在浙大怎么排都排不上号 的,去复旦当年就选院士,而且当时还有小道消息说当选了,估计至少是进了1.2名单

DFL 发表于 2025-3-27 15:33:34

newton27 发表于 2025-3-27 15:19
京沪,特别是生医,选院士优势太大,田梅两年前在浙大怎么排都排不上号 的,去复旦当年就选院士,而且当时 ...

谁说排不上号?当年在浙大和胡海岚相当的呼声,一旦离开就排不上号?

newton27 发表于 2025-3-27 15:42:58

DFL 发表于 2025-3-27 15:33
谁说排不上号?当年在浙大和胡海岚相当的呼声,一旦离开就排不上号?

田梅在浙大没推过院士候选,推过一次国奖但没有拿下

academic818 发表于 2025-3-27 15:55:43

DFL 发表于 2025-3-27 15:33
谁说排不上号?当年在浙大和胡海岚相当的呼声,一旦离开就排不上号?

当时医学院那帮老大难挡在前面,确实还排不上号
胡名气很大,早就和老大难们抢饭吃了

njl1977 发表于 2025-3-27 15:56:45

newton27 发表于 2025-3-27 15:19
京沪,特别是生医,选院士优势太大,田梅两年前在浙大怎么排都排不上号 的,去复旦当年就选院士,而且当时 ...

田梅在浙医本来就是院士培养对象。生医还是皇城优势大,上届首医一口气上两个神经科院士,哪考虑什么地区、专业上的平衡?

DFL 发表于 2025-3-27 16:02:59

newton27 发表于 2025-3-27 15:42
田梅在浙大没推过院士候选,推过一次国奖但没有拿下

按照跟你同名网友的说法,田梅拿遍各种头衔。田梅回国晚啊,田梅2011年回国,胡海岚2008年回国,两人路径差不多,胡2021首次参选,田2023首次参选。胡也是2024年才拿到国家奖。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2025年蛋蛋院士增选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