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 发表于 2025-3-25 19:55:30

2025年北科大参与的国家重大项目,包括重点研发计划、2030重点专项、基金委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等

2025年,2月18日,由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武汉铁锚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米振莉研究员为项目负责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极低温清洁能源储罐用特种合金开发与示范应用”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南京召开。
项目面向清洁能源行业重大需求,攻克高锰钢与熔敷金属一体化成分设计,打通高锰钢与焊材全流程高效低成本制造,突破绿色、低危害、高性能焊接技术,建立高锰钢极低温 /液氢环境服役评价体系,研制国内首台单罐容积25m³的新型高锰钢液氢球形储罐。

wyraul 发表于 2025-3-25 19:59:53

看标题以为老兄要新闻联播,咋就这么一条呢?期待后续.......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3-25 20:00:17

2025年3月19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数据驱动的新型人工关节材料和部件研发”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 项目由北京科技大学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共同承担。针对我国临床对安全长寿命人工关节材料和部件的主要迫切需求,以及我国缺乏失效关节登记系统的不利局面,拟建立包括材料、部件、临床的全链条多源异构数据库,采用先进数据分析模型对数据库进行分析挖掘,揭示人工关节材料的磨损/腐蚀失效机制,利用人工智能研制新型长寿命人工关节材料和部件。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3-25 20:05:45

启动会现场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3-25 20:07:56

2025年3月11日,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计算中心有限公司、渤海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国家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性能多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平台”项目启动会在苏州实验室召开。 该项目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于材料微观与介观结构及性能演化模拟计算方法和软件的国产化难题。通过融合人工智能、模块化开发、规模化应用架构以及 CPU + GPU 异构并行技术,致力于构建支持全原子与粗粒化耦合建模的高置信度势函数库。同时,项目依托团队主导开发的开源软件 GPUMD(国内参照 LAMMPS 和指南要求,成熟度高且用户基础广泛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全力开发关键性能(主要功能、计算精度和运行效率)不低于 LAMMPS 的模拟软件及材料智算平台,旨在提升我国在材料模拟计算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打破国外软件的技术垄断。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3-25 20:19:41

看来苏州实验室,就是单纯建在苏州的实验室,并不是苏州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主导的。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3-25 20:20:36

2025年1月,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申报的国家自然基金委关键金属冶金的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重大项目(课题)、培育项目获批立项。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相似元素钒/铬与钛/硅选择性电解深度分离新方法》面向高铬型钒铁磁铁矿开发利用的国家重大需求,聚焦钒、铬和钛这三种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关键金属的清洁短流程提取,提出了钒/铬含氧酸盐熔盐梯级电解分离钒铬和液态金属阴极选择性电解提钛新方法,分别实现钒铬渣和含钛高炉渣中相似元素钒/铬与钛/硅的深度分离。本项目的获批与实施将有力推进我国关键金属钒、铬和钛冶金产业升级,为高铬型钒铁磁铁矿绿色高质量综合利用的国家重大需求提供科学基础与技术支撑。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3-25 20:38:47

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熔盐体系中金属配位分离过程强化与低碳循环》是《有色金属冶金全生命周期低碳工程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的核心支撑。针对典型活泼/难熔有色金属熔盐电化学高效分离和绿色低碳循环再生技术需求,提出有色金属熔盐电化学再生过程反应、资源、能量耦合为基础的物能效率㶲函数分析模型与归一性评价理论,发展废杂金属熔盐电化学再生配位分离过程强化方法,建立废杂活泼/难熔有色金属熔盐电化学低碳再生技术路线。研究成果将为大宗和稀有金属二次资源的低碳循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化技术途径,支撑构建有色金属冶金全生命周期低碳工程理论与技术体系。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3-25 20:40:10

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熔盐电化学短流程提取稀散金属硒/碲的电极过程研究》面向短流程、绿色零碳冶金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铜阳极泥中关键组分硒/碲化亚铜为切入点,以高纯稀散金属清洁、高效提取为目标,提出熔盐电化学短流程提取稀散金属硒/碲的新路线,明晰硒/碲化亚铜熔盐电化学转化过程中的同步脱硒/脱碲新机制,明确熔盐电解一步提取稀散金属硒/碲的新策略,最终实现从低品位铜阳极泥到稀散金属硒/碲的高效可控电解提取。项目提出的熔盐电化学短流程提取稀散金属新方法,有望显著降低硒碲选择性提取的冶炼成本,极大提升我国稀散金属产业的产品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需求。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3-25 20:42:00

2025年3月15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长流程钢铁冶金超低碳排放关键共性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曹妃甸顺利举行。 该项目由首钢京唐公司牵头,与华北理工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共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中心副处长于笑潇、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总师张国庆、华北理工大学校长张福成院士等出席会议。

18005668135 发表于 2025-3-25 20:53:10

北科大现在什么都不宣传了。好多杰青名单都没公布

18005668135 发表于 2025-3-25 20:53:17

北科大现在什么都不宣传了。好多杰青名单都没公布

18005668135 发表于 2025-3-25 20:53:28

北科大现在什么都不宣传了。好多杰青名单都没公布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3-25 21:04:30

wyraul 发表于 2025-3-25 19:59
看标题以为老兄要新闻联播,咋就这么一条呢?期待后续.......

哈哈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3-25 21:05:48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3-25 21:04
哈哈

刚三月份,不急。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3-25 21:23:11

18005668135 发表于 2025-3-25 20:53
北科大现在什么都不宣传了。好多杰青名单都没公布

现在是破五唯,杰青马上青A。只有项目是硬通货。

只爱diesel 发表于 2025-3-26 13:50:27

18005668135 发表于 2025-3-25 20:53
北科大现在什么都不宣传了。好多杰青名单都没公布

别公布了,公布了都被人挖走了

满天星 发表于 前天 17:4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含汞废物汞资源回收与安全利用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顺利召开 2025年3月25日,由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岳涛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典型含汞废物汞资源回收与安全利用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院士、武汉科技大学张一敏教授、东北大学谢锋教授、山西大学程芳琴教授、天津商业大学校长陈冠益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吴玉锋教授、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张文辉正高工和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林星杰正高工等10位咨询专家出席会议。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危险废物处处长贾杰林、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主管史正,特邀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朱廷钰研究员、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刘恢教授,项目牵头单位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邢奕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靖元以及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

满天星 发表于 前天 17:4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含汞废物汞资源回收与安全利用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现场合影

满天星 发表于 前天 20:34

北科官网4.2消息,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大数据的地下金属矿开采全流程一体化集成优化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福建厦门举行。我校承担项目课题二“爆破全过程应力-震动-块度同时空感知与诱导爆破调控技术”。 据悉,该项目由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共同参与。项目以矿体随钻智能探测—高应力诱导爆破调控—矿岩散体智能运搬—危险区感知防控—全流程一体化集成—工程示范为主线,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模型试验、数字孪生、软件开发、装备研发、平台建设等方法,开展地下金属矿地质力学参数与矿体边界随钻智能探测技术及装备、爆破全过程应力-震动-块度同时空感知与诱导爆破调控技术、爆落矿岩散体时空运移数字孪生与运搬工艺智能化管控技术、开采全过程危险区四场一体化智能感知与主动防控技术及装备、地下金属矿开采全流程数智协同一体化集成平台研究,打造世界级地下金属矿示范矿山。 会议由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来自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及项目组成员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满天星 发表于 昨天 19:55

2025年4月1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牵头,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部主任、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张建良教授负责,联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徐春保教授团队等6家优势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生物质炭化提质及高炉清洁冶炼关键技术联合研发”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毛新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姜涛教授,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西澳大学张东柯教授,科技部项目责任专家、长江学者、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杨天华教授,项目指导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庆山教授,重庆大学原副校长白晨光教授,东北大学炼铁研究所所长沈峰满教授,中国钢研集团副总工程师齐渊洪,宝武中央研究院炼铁所副所长陈令坤,河钢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兰杰、宝武太钢集团首席专家张华和北京科技大学财务专家杨玲莉研究员等知名专家学者组成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专家组。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卫冬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王靖元副院长主持。 张卫冬对出席会议的专家、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学校将严格遵循科技部的相关管理规定,完善全流程监督机制,为科研攻关提供多维保障支撑。他希望,项目团队在生物质能源利用、高炉清洁冶炼等前沿领域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以创新成果赋能产业升级,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北科智慧。 科技部项目责任专家杨天华对该项目作出高度评价。她指出,该项目紧密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是落实钢铁行业“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杨教授特别强调项目组需制定详细技术路线,确保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增量,同时呼吁各参与单位打破壁垒,加强协同创新,建立高效沟通机制,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她表示,只要团队齐心协力、求真务实,必能实现高质量成果,为我国科技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项目负责人张建良从项目背景与合作方案、目标设置与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任务分解与进度安排、经费预算与风险应对等方面汇报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境外合作方负责人徐春保表示,双方将充分发挥技术互补优势,加速生物质冶金技术成果转化,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切实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 各参与单位负责人分别围绕理论体系构建与工程示范验证等支撑维度,针对细分研究内容的技术路线进行补充说明。 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和质询,充分肯定方案在目标导向明确性、科学问题聚焦度、技术路线合理性及实施路径清晰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特别指出各参与单位的任务分工明确、职责界定合理。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论证,同时从标志性成果提炼、技术集成及示范应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高质量实施提供了重要指导。最后,项目负责人张建良对与会领导和专家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表示将逐项落实专家组意见,通过深化方案设计、加速推进关键节点任务、构建产学研协同机制,系统建立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高标准完成项目任务指标,为国家双碳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生物质炭化提质及高炉清洁冶炼关键技术联合研发”项目由北京科技大学牵头,联合香港城市大学,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纳斯泰克资源再生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和河北科易恒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来自各相关单位的40余人参加会议。该项目围绕“双碳”战略背景下钢铁行业低碳冶炼与绿色转型的需求,拟开发高品质、高能量密度的生物质炭粉制备工艺,形成“高效制备-稳定供能-清洁冶炼”的高炉喷吹生物质炭革新技术体系,建设百吨级生物质高压蒸汽提质中试平台,支撑万吨级生物质提质示范线尽早落地。项目成果有助于推动生物质炭在国内外钢铁企业的大规模应用,为我国"双碳"目标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着力为钢铁行业的低碳绿色转型贡献“北科”方案!

满天星 发表于 昨天 20:01

生物质炭化提质及高炉清洁冶炼关键技术联合研发”项目启动会合影

满天星 发表于 昨天 20:08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4-2 20:34
北科官网4.2消息,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大数据的地下金属矿开采全流程一体化集成优化技术”项目启 ...

启动会现场合影

满天星 发表于 昨天 22:57

2025年3月13日,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主平台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苏州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相关同志代表管理部门讲话,并对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主平台建设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坚持高标准建设,确保技术先进性和数据安全;二是加强协同创新,汇聚多方力量;三是注重应用实效,聚焦产业需求;四是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并要求项目严格遵循管理制度,确保有序推进建设任务。
项目负责人北京科技大学谢建新院士从建设背景、建设内容、阶段进展、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实施方案汇报。
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干勇院士主持论证,张统一院士、聂祚仁院士、段文晖院士、王海舟院士、鄂维南院士、毛新平院士、黄小卫院士、李贺军院士、彭寿院士、董绍明院士、朱美芳院士、韩恩厚院士等三十余位专家与会指导。专家们对实施方案给与充分认可,建议注重公益性数据开放共享,保障数据权威性、可靠性和可追溯,加强数据治理、标准化、数据融通等任务攻关,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推动数据流通、应用和价值共创,优化运营服务和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的《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主平台是新材料大数据中心 “1+N”架构体系中的重要核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组织苏州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设。此次会议为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主平台建设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必将平台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新材料大数据平台,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材料科技创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5年北科大参与的国家重大项目,包括重点研发计划、2030重点专项、基金委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