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5-3-26 23:07:13

华五2025院士增选预测,每校最有机会的五人,欢迎讨论补充

浙大:胡海岚1973,蔡秀军1963,陈汉林1964,严密1965,何湘宁1961

复旦:周俭1967,钦伦秀1966,雷群英1971,田梅1972,傅吉祥1968

交大:王如竹1964,孙宝德1963,张万斌1964,张文军1963,李青峰1964

南大:闻海虎1964,周志华1973,陈延峰1963,张辰宇1966,李爱民1963

科大:陈秀雄1963,吴枫1969,戴子高1964,周荣斌1980,汪毓明1976

华五实力强劲,预估今年增选,五校当选人数应该在12人以上

每个学校列出五个最有可能当选的,欢迎大家纠正补充,指正出更有机会当选的,其他学校也可以列出自己学校最有机会的五人,来对比一下

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5-3-26 23:19:53

北理工最有机会的五人:魏一鸣1968,赵维谦1966,姜春兰1962,王国仁1966,安建平1965

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5-3-26 23:30:38

根据院士评选的核心指标(国家奖、学术成果、年龄优势、学部竞争等),结合各学者公开信息及学术背景,以下是2025年当选概率的详细分析(注:具体奖项数据需以官方公布为准):---### **浙江大学** 1. **胡海岚(1973,神经科学)**      - **概率:40%-45%**       原因:国际顶尖成果(情绪编码机制研究)、多篇《Nature》《Science》论文、科学探索奖得主,年龄优势显著。但神经科学领域竞争激烈,需国家奖加持。   2. **蔡秀军(1963,外科)**      - **概率:30%-35%**       原因:微创外科领军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但年龄62岁临近上限,工程院医学学部竞争激烈。   3. **陈汉林(1964,地质学)**      - **概率:20%-25%**       原因:构造地质学专家,参与国家重大专项,但缺乏第一完成人国家奖,学部内资源竞争激烈。   4. **严密(1965,材料科学)**      - **概率:25%-30%**       原因:磁性材料领域权威,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年龄60岁尚有窗口期,需补强国际影响力。   5. **何湘宁(1961,电力电子)**      - **概率:10%-15%**       原因:64岁超常规参选年龄,需走特殊通道,虽有多项省部级奖,但国家级奖项支撑不足。---### **复旦大学** 1. **周俭(1967,肝胆外科)**      - **概率:35%-40%**       原因:肝癌诊疗技术突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团队核心),58岁正值学术黄金期,工程院医学学部热门人选。   2. **钦伦秀(1966,肿瘤学)**      - **概率:25%-30%**       原因:肿瘤微环境研究领军者,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需冲刺第一完成人奖项。   3. **雷群英(1971,代谢生物学)**      - **概率:40%-45%**       原因:Cell/Nature主刊多篇,国家杰青,54岁年龄优势显著,科学院生命科学部新锐力量。   4. **田梅(1972,影像医学)**      - **概率:30%-35%**       原因:分子影像国际权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需独立牵头项目巩固竞争力。   5. **傅吉祥(1968,数学)**      - **概率:20%-25%**       原因:复几何领域顶尖学者,但数学学部更倾向理论突破(如陈秀雄),需增强应用成果转化。---### **上海交通大学** 1. **王如竹(1964,能源工程)**      - **概率:45%-50%**       原因:制冷领域全球顶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第一完成人),工程院能矿学部热门候选。   2. **孙宝德(1963,材料加工)**      - **概率:25%-30%**       原因:轻合金铸造技术权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年龄62岁,需近期新成果支撑。   3. **张万斌(1964,化学)**      - **概率:30%-35%**       原因:手性催化技术突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产学研结合度高,化工学部竞争力强。   4. **张文军(1963,通信工程)**      - **概率:20%-25%**       原因:数字电视标准制定者,但奖项集中在2000年代,近年成果活跃度下降,年龄劣势明显。   5. **李青峰(1964,整形外科)**      - **概率:35%-40%**       原因:干细胞再生医学突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工程院医学学部中游偏上。---### **南京大学** 1. **闻海虎(1964,物理学)**      - **概率:50%-55%**       原因:超导领域国际权威,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多次进入二轮,科学院技术学部头号热门。   2. **周志华(1973,人工智能)**      - **概率:55%-60%**       原因:国际AI顶会Fellow,亚洲首位AAAI/ACM/IEEE三料院士,科学院信息学部断层领先,年龄52岁优势极大。   3. **陈延峰(1963,材料物理)**      - **概率:25%-30%**       原因:声子晶体研究奠基人,但国家奖仅第二完成人,年龄62岁需加速冲刺。   4. **张辰宇(1966,生命科学)**      - **概率:35%-40%**       原因:外泌体非编码RNA开创者,Cell多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科学院生命学部有力竞争者。   5. **李爱民(1963,环境工程)**      - **概率:20%-25%**       原因:水污染治理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年龄劣势且学部竞争激烈(如贺克斌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 **陈秀雄(1963,数学)**      - **概率:60%-65%**       原因:微分几何国际顶尖,2021年科学突破奖得主,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近乎锁定席位。   2. **吴枫(1969,信息科学)**      - **概率:40%-45%**       原因:视频编码国家标准制定者,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工程院信息学部中生代领军。   3. **戴子高(1964,天体物理)**      - **概率:35%-40%**       原因:伽马暴研究权威,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科学院地学部中等竞争力。   4. **周荣斌(1980,免疫学)**      - **概率:15%-20%**       原因:炎症与肿瘤机制研究新星,Nature多篇,但45岁资历尚浅,需积累国家奖。   5. **汪毓明(1976,空间物理)**      - **概率:30%-35%**       原因:太阳风研究突破,国家杰青,49岁年龄优势显著,需补强国家奖(目前为第二完成人)。---### **总结** - **第一梯队(50%+)**:周志华(南大)、陈秀雄(科大)、闻海虎(南大)。   - **第二梯队(40%-50%)**:胡海岚(浙大)、雷群英(复旦)、王如竹(交大)。   - **潜力股(35%-40%)**:李青峰(交大)、张辰宇(南大)、吴枫(科大)。   - **年龄或奖项瓶颈(<30%)**:何湘宁(浙大)、傅吉祥(复旦)、周荣斌(科大)。    **注**:实际当选受提名渠道、学部平衡政策、突发成果等因素影响,以上为基于学术履历的静态推测。

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5-3-26 23:31:02

deepseek的预测

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5-3-26 23:31:45

根据院士评选的核心指标(国家奖、学术成果、年龄优势、学部竞争等),结合各学者公开信息及学术背景,以下是2025年当选概率的详细分析(注:具体奖项数据需以官方公布为准):

---

### **浙江大学**
1. **胡海岚(1973,神经科学)**
   - **概率:40%-45%**
    原因:国际顶尖成果(情绪编码机制研究)、多篇《Nature》《Science》论文、科学探索奖得主,年龄优势显著。但神经科学领域竞争激烈,需国家奖加持。
2. **蔡秀军(1963,外科)**
   - **概率:30%-35%**
    原因:微创外科领军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但年龄62岁临近上限,工程院医学学部竞争激烈。
3. **陈汉林(1964,地质学)**
   - **概率:20%-25%**
    原因:构造地质学专家,参与国家重大专项,但缺乏第一完成人国家奖,学部内资源竞争激烈。
4. **严密(1965,材料科学)**
   - **概率:25%-30%**
    原因:磁性材料领域权威,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年龄60岁尚有窗口期,需补强国际影响力。
5. **何湘宁(1961,电力电子)**
   - **概率:10%-15%**
    原因:64岁超常规参选年龄,需走特殊通道,虽有多项省部级奖,但国家级奖项支撑不足。

---

### **复旦大学**
1. **周俭(1967,肝胆外科)**
   - **概率:35%-40%**
    原因:肝癌诊疗技术突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团队核心),58岁正值学术黄金期,工程院医学学部热门人选。
2. **钦伦秀(1966,肿瘤学)**
   - **概率:25%-30%**
    原因:肿瘤微环境研究领军者,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需冲刺第一完成人奖项。
3. **雷群英(1971,代谢生物学)**
   - **概率:40%-45%**
    原因:Cell/Nature主刊多篇,国家杰青,54岁年龄优势显著,科学院生命科学部新锐力量。
4. **田梅(1972,影像医学)**
   - **概率:30%-35%**
    原因:分子影像国际权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需独立牵头项目巩固竞争力。
5. **傅吉祥(1968,数学)**
   - **概率:20%-25%**
    原因:复几何领域顶尖学者,但数学学部更倾向理论突破(如陈秀雄),需增强应用成果转化。

---

### **上海交通大学**
1. **王如竹(1964,能源工程)**
   - **概率:45%-50%**
    原因:制冷领域全球顶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第一完成人),工程院能矿学部热门候选。
2. **孙宝德(1963,材料加工)**
   - **概率:25%-30%**
    原因:轻合金铸造技术权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年龄62岁,需近期新成果支撑。
3. **张万斌(1964,化学)**
   - **概率:30%-35%**
    原因:手性催化技术突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产学研结合度高,化工学部竞争力强。
4. **张文军(1963,通信工程)**
   - **概率:20%-25%**
    原因:数字电视标准制定者,但奖项集中在2000年代,近年成果活跃度下降,年龄劣势明显。
5. **李青峰(1964,整形外科)**
   - **概率:35%-40%**
    原因:干细胞再生医学突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工程院医学学部中游偏上。

---

### **南京大学**
1. **闻海虎(1964,物理学)**
   - **概率:50%-55%**
    原因:超导领域国际权威,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多次进入二轮,科学院技术学部头号热门。
2. **周志华(1973,人工智能)**
   - **概率:55%-60%**
    原因:国际AI顶会Fellow,亚洲首位AAAI/ACM/IEEE三料院士,科学院信息学部断层领先,年龄52岁优势极大。
3. **陈延峰(1963,材料物理)**
   - **概率:25%-30%**
    原因:声子晶体研究奠基人,但国家奖仅第二完成人,年龄62岁需加速冲刺。
4. **张辰宇(1966,生命科学)**
   - **概率:35%-40%**
    原因:外泌体非编码RNA开创者,Cell多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科学院生命学部有力竞争者。
5. **李爱民(1963,环境工程)**
   - **概率:20%-25%**
    原因:水污染治理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年龄劣势且学部竞争激烈(如贺克斌等)。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 **陈秀雄(1963,数学)**
   - **概率:60%-65%**
    原因:微分几何国际顶尖,2021年科学突破奖得主,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近乎锁定席位。
2. **吴枫(1969,信息科学)**
   - **概率:40%-45%**
    原因:视频编码国家标准制定者,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工程院信息学部中生代领军。
3. **戴子高(1964,天体物理)**
   - **概率:35%-40%**
    原因:伽马暴研究权威,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科学院地学部中等竞争力。
4. **周荣斌(1980,免疫学)**
   - **概率:15%-20%**
    原因:炎症与肿瘤机制研究新星,Nature多篇,但45岁资历尚浅,需积累国家奖。
5. **汪毓明(1976,空间物理)**
   - **概率:30%-35%**
    原因:太阳风研究突破,国家杰青,49岁年龄优势显著,需补强国家奖(目前为第二完成人)。

---

### **总结**
- **第一梯队(50%+)**:周志华(南大)、陈秀雄(科大)、闻海虎(南大)。
- **第二梯队(40%-50%)**:胡海岚(浙大)、雷群英(复旦)、王如竹(交大)。
- **潜力股(35%-40%)**:李青峰(交大)、张辰宇(南大)、吴枫(科大)。
- **年龄或奖项瓶颈(<30%)**:何湘宁(浙大)、傅吉祥(复旦)、周荣斌(科大)。

**注**:实际当选受提名渠道、学部平衡政策、突发成果等因素影响,以上为基于学术履历的静态推测。

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5-3-26 23:32:10

deepseek的预测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3-26 23:32:22

你得列出他们热门的原因,比如国奖,顶刊论文,省部奖

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5-3-26 23:33:08

以下是根据公开信息及相关情况对这25人当选院士几率的估算和原因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院士评选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以下仅为推测:

浙大

- 胡海岚:30%。胡海岚在神经科学领域有突出成就,曾获多项重要奖项,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但院士评选竞争激烈,存在不确定性。

- 蔡秀军:25%。蔡秀军在医学领域应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和成果,但医学领域院士候选人众多,竞争大。

- 陈汉林:20%。在其专业领域有一定研究成果,但缺乏特别突出的标志性成果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 严密:40%。根据2024年11月2日相关信息,严密曾进入过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2023年院士增选第二轮有效名单,在该领域有较强竞争力。

- 何湘宁:30%。何湘宁是电力电子领域专家,是IEEE Fellow,获得过电力电子领域里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奖,有一定当选几率。

复旦

- 周俭:25%。在其专业领域有一定成绩,但在众多候选人中优势不明显。

- 钦伦秀:25%。医学领域竞争激烈,虽有成果但难以脱颖而出。

- 雷群英:20%。在生命科学领域有一定研究,但缺乏足够突出的成果支撑高几率当选。

- 田梅:20%。在相关领域有一定贡献,但竞争力不算特别突出。

- 傅吉祥:20%。在其专业方向有一定积累,但与顶尖候选人相比有差距。

交大

- 王如竹:25%。在制冷与低温工程等领域有一定研究成果,但在全国范围内竞争优势不显著。

- 孙宝德:35%。孙宝德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有深入研究,若在2025年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增选中,其专业方向有一定机会,参考2024年相关预测有一定当选几率。

- 张万斌:20%。在化学领域有一定成果,但缺乏重大突破和广泛影响力。

- 张文军:30%。在数字电视等领域有突出贡献,是国产数字电视发展的重要人物,有一定竞争力。

- 李青峰:25%。在整形外科学领域有一定成就,但医学领域竞争激烈。

南大

- 闻海虎:40%。闻海虎是物理学领域专家,有杰青长江万人领军头衔,拿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四完成人),两次牵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3年院士选举进入第二轮,有较大机会。

- 周志华:30%。周志华是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当选为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终身院士,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有较高知名度,但该领域竞争也很激烈。

- 陈延峰:25%。在光学领域有一定研究成果,但在院士评选中竞争力不是特别突出。

- 张辰宇:25%。在生命科学领域有一定贡献,但面临众多优秀同行竞争。

- 李爱民:20%。在其专业环境科学等领域有一定成果,但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突出成果。

科大

- 陈秀雄:30%。在数学领域有一定的学术成就,但数学领域院士候选人众多,竞争激烈。

- 吴枫:25%。在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一定研究,但在全国范围内竞争优势不明显。

- 戴子高:25%。在天文学领域有一定成果,但天文学领域院士评选竞争也较为激烈。

- 周荣斌:10%。相对来说较为年轻,虽有一定成果,但在经验和成果积累上可能不如其他资深候选人。

- 汪毓明:25%。在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有一定成就,获得过相关奖项和荣誉,但竞争院士仍有难度。

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5-3-26 23:34:01

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5-3-26 23:33
以下是根据公开信息及相关情况对这25人当选院士几率的估算和原因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院士评选受到多种因素 ...

豆包的预测

八月风雨无阻 发表于 2025-3-27 01:07:21

带你去远方 发表于 2025-3-26 23:31
根据院士评选的核心指标(国家奖、学术成果、年龄优势、学部竞争等),结合各学者公开信息及学术背景,以下 ...

胡海岚需国家奖加持?她有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啊。

拼多多葛红军 发表于 2025-3-27 02:48:28

华五就是个伪概念,南大难逃连续光头的命运!

拼多多葛红军 发表于 2025-3-27 02:49:02

今年中部地区会迎来大爆发,这是国家政策的必然

q11hufan 发表于 2025-3-27 07:49:11

我要嘲笑剃光头的,看看哪个华五中奖:lol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3-27 08:04:10

预计从2025年起,WRZ连成为有效候选人的机会都没有,遑论当选?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3-27 08:06:29

感觉两个ai的智能都不行,还处于网络搜索阶段,一些基本情况都搞错了

PG13 发表于 2025-3-27 08:36:58

李爱民没啥机会 二轮都没进过 换成龙亿涛 去年进了120%被刷了

PG13 发表于 2025-3-27 08:37:59

拼多多葛红军 发表于 2025-3-27 02:49
今年中部地区会迎来大爆发,这是国家政策的必然

不装是哪的啦 哈哈哈哈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3-27 09:27:07

PG13 发表于 2025-3-27 08:37
不装是哪的啦 哈哈哈哈

不要看他说了啥,要看他怎么说;不要看他的内容,要看他的形式;要看他的语气和虚词。他不是华中的,他是小木南

PG13 发表于 2025-3-27 09:38:19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3-27 09:27
不要看他说了啥,要看他怎么说;不要看他的内容,要看他的形式;要看他的语气和虚词。他不是华中的,他是 ...

不是小木南 ip美国

光明正大 发表于 2025-3-27 09:48:45

当年的闹剧,闻海虎还有戏吗?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3-27 10:11:13

看看天文。如果今年没人当选,那还不能说明问题。如果跳出来一个黑马,那么戴教授就太悲催了

无名s 发表于 2025-3-27 10:20:44

光明正大 发表于 2025-3-27 09:48
当年的闹剧,闻海虎还有戏吗?

十多年来,南大物理院士增选举步维艰,动不动光头。引才方面,也没什么大咖加盟南大物理。当年闹剧伤南大物理太重

lvfan 发表于 2025-3-27 10:25:46

拼多多葛红军 发表于 2025-3-27 02:49
今年中部地区会迎来大爆发,这是国家政策的必然

还有这样的政策?

DFL 发表于 2025-3-27 10:59:43

根据提供的候选人信息及搜索结果中关于院士增选的评选标准(如国家科技奖、年龄限制、学术贡献等),以下是对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当选概率的综合分析,结合各领域竞争情况及历史数据整理:

---

### **一、参选过院士的有效候选人分析**
#### **高概率(★★★~★★★★)**
1. **周俭(肝肿瘤)**
   - **优势**:4次国家科技进步奖(含1次第一完成人)、2024年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2022年当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多项行业顶级奖项(谈家桢奖、吴孟超奖等)及国际学术职务。
   - **概率**:★★★★(医学领域竞争激烈,但其综合成就突出)。

2. **徐彦辉(生物医学)**
   - **优势**:6篇Science、2篇Nature等顶级论文,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科学探索奖、新基石研究员,研究方向前沿(结构生物学)。
   - **概率**:★★★☆(基础医学领域重视原创成果,国际影响力显著)。

3. **田梅(医学影像)**
   - **优势**:世界分子影像学会主席,多项国际奖项(日内瓦发明展金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青年女科学家奖,担任复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执行院长。
   - **概率**:★★★(交叉学科优势,政策支持新兴领域)。

#### **中高概率(★★~★★★)**
4. **毛颖(神经外科)**
   - **优势**: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现任华山医院院长及国家卫健委专家组职务。
   - **概率**:★★★(临床医学领域需平衡地域和学科分布)。

5. **雷群英(肿瘤代谢)**
   - **优势**: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新基石研究员,基础医学院院长职务,研究方向(肿瘤代谢)契合国家重大需求。
   - **概率**:★★☆(基础研究需更多转化成果支撑)。

6. **武利民(材料科学)**
   - **优势**:两次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省部级一等奖7项,专利成果丰硕。
   - **概率**:★★★(技术科学部竞争激烈,但工业应用背景加分)。

#### **中等概率(★~★★)**
7. **傅吉祥(数学)**
   - **优势**: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人、陈省身数学奖,但数学学部增选名额较少,且需与北大、中科院等机构竞争。
   - **概率**:★★。

8. **汤善健(数学)**
   - **优势**: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但运筹学领域在工程院信息学部中竞争激烈。
   - **概率**:★☆。

9. **徐文伟(信息工程)**
   - **优势**:华为背景、何梁何利产业创新奖,但工程院信息学部更倾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候选人。
   - **概率**:★★(需突破企业界候选人的传统劣势)。

---

### **二、近年获国家科技奖未参选者分析**
#### **高潜力(★★★)**
1. **徐文东(手外科)**
   - **优势**: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国际学术职务(IWAS主席),新基石研究员。
   - **概率**:★★★★(奖项含金量高,临床成果显著)。

2. **雷震(数学)**
   - **优势**: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学探索奖、陈省身数学奖,研究方向(流体力学)应用性强。
   - **概率**:★★★(数学学部需平衡理论与应用)。

#### **中高潜力(★★)**
3. **周磊(物理)**
   - **优势**: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际学会会士(APS、OPTICA),现任复旦副校长,行政资源助力。
   - **概率**:★★☆(物理学部竞争激烈)。

4. **姜育刚(计算机视觉)**
   - **优势**: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IEEE Fellow,年轻(1981年生),行政职务(复旦副校长)提升影响力。
   - **概率**:★★★(信息学部偏好年轻领军人才)。

---

### **三、综合影响因素**
1. **年龄限制**:65周岁以下(按2025年计算),李小英(1961年)等临近年龄者需尽快参选。
2. **奖项权重**:国家一等奖或多次二等奖的候选人更具优势(如徐文东、武利民)。
3. **学部竞争**:医学、信息学部竞争激烈,数学、交叉学科机会相对较多。
4. **政策导向**:破除“四唯”后,实际贡献(如技术转化、国际影响力)占比提升(如周平红的内镜技术推广)。

---

### **四、结论**
- **医学领域**:周俭、徐文东、毛颖概率最高;
- **基础科学**:徐彦辉、雷震、田梅潜力突出;
- **工程技术**:武利民、姜育刚需依托应用成果突破。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27 13:02:02

上交房静远比李青峰当选的概率更大,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3-27 13:03:12

上交候选人严重老化,都靠几个万年陪玩的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27 13:36:13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3-27 13:03
上交候选人严重老化,都靠几个万年陪玩的

说明前面一直被卡着,也有年轻人不过几率没那么大,譬如师咏勇、管海兵、马利庄等

DFL 发表于 2025-3-27 13:41:10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3-27 13:03
上交候选人严重老化,都靠几个万年陪玩的

交大挖来就上院士的好几个了,丁洪樊春海和今年的张万斌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3-27 13:49:29

科大生医漏了翁建平

Diabetologia第一任中国人副主编

近日,我校讲席教授、安徽医科大学校长翁建平教授应邀担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糖尿病学(Diabetologia)》副主编。

《糖尿病学(Diabetologia)》是欧洲糖尿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EASD)的官方杂志,聚焦于糖尿病相关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医学以及治疗和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该杂志创刊于1965年,由国际著名出版商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每年发行12期,目前主编是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Hindrik Mulder教授。该杂志已被包括SCIE在内的众多数据库收录,JCR1区,中国科学院1区。杂志发表有关糖尿病的各类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遗传学、流行病学、治疗方法、并发症管理以及糖尿病相关的代谢异常。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3-27 13:54:53

科大生医还有薛天

2025年1月,刚刚拿下2024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

2022年“科学探索奖”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华五2025院士增选预测,每校最有机会的五人,欢迎讨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