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bealone
发表于 2025-3-28 09:50:43
liyide168 发表于 2025-3-28 07:29
南理工项目经费25.46亿
别家都是科研经费这边怎么就是项目经费了?
真面
发表于 2025-3-28 09:52:41
水木 发表于 2025-3-28 08:30
不看自己的预算,那就是瞎说,项目经费和到账经费两个概念。
是的 科研总经费和科研到账经费是两个概念,前者类似于应收账款 后者是经营性现金流
liyide168
发表于 2025-3-28 09:52:47
Maybealone 发表于 2025-3-28 09:50
别家都是科研经费这边怎么就是项目经费了?
目前有三种口径:项目经费、科技经费、到账经费
真面
发表于 2025-3-28 09:53:22
高校的**科研总经费**和**科研到账经费**是科研财务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主要区别在于统计口径和实际可用性。以下是具体解析:---### **1. 科研总经费(立项经费/合同经费)** - **定义**:指高校在一年内通过各类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专项、校企合作等)**立项或签订合同**的经费总额,即项目获批的**总预算金额**。 - **特点**: - **包含未到账部分**:例如,一个为期3年的项目总经费300万元,即使当年仅拨付100万元,300万元仍会计入当年科研总经费。 - **反映科研规模**:体现高校争取项目的能力和科研活动的体量,常用于学科评估或排名。 - **可能的构成**: - 直接经费(设备费、劳务费等); - 间接经费(管理费、绩效等); - 配套经费(学校或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承诺)。---### **2. 科研到账经费(实到经费)** - **定义**:指高校在统计年度内**实际收到并可使用**的科研经费,以银行账户到款或财务系统确认为准。 - **特点**: - **实际可用资金**:只有到账经费才能用于支出(如采购、人员费用等)。 - **分年度拨付**:许多项目经费按年度或里程碑分期拨付,例如某项目首年到账50%,后续根据进度拨款。 - **需扣减费用**:部分到账经费可能需扣除管理费、税费等。 - **典型场景**: - 纵向项目(如国家社科基金)按计划拨付; - 横向项目(企业合作)可能根据合同节点付款,存在滞后或分期。---### **3. 核心区别总结** | **维度** | **科研总经费** | **科研到账经费** | |----------------|-----------------------------|-------------------------------| | **统计口径** | 合同/立项总额(含未来拨款)| 实际到账金额(已入账部分) | | **时间性** | 包含跨年度未拨付经费 | 仅限当年到款 | | **用途** | 反映科研潜力与规模 | 反映实际可支配资金 | | **波动性** | 受项目申报周期影响大 | 受拨款进度、合同执行效率影响 |---### **4. 实例说明** - **案例**:某高校获批一项国家重点项目,合同总经费500万元(2023-2025年分期拨付),2023年实际到账200万元。 - **2023年科研总经费**:计入500万元; - **2023年科研到账经费**:计入200万元。---### **5. 管理意义** - **高校考核**:总经费常用于学科评估、双一流建设指标;到账经费是财务预算执行的依据。 - **教师层面**:到账经费直接影响课题组可用资金,总经费则影响个人科研业绩统计。 - **财务风险**:若总经费与到账经费差距过大,可能预示项目拨款延迟或合同执行问题。建议结合具体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分析,部分单位可能对两类经费有更细化的划分(如区分“纵横向到账经费”)。
kuga
发表于 2025-3-28 09:54:47
忽如远行客 发表于 2025-3-28 08:14
非恶意,我觉得工信部统计口径可能真和教育部不一样,公布的哈工大,西工大,北理都显得过于的高了 ...
自从那什么战争打完后的二零零几年
西工大以前有一年科研经费是西交的两倍。
西工大以前人均科研经费全国第一。
西工大以前有一年科研经费全国第六。
去年西工大科研经费还在前十。
这些是确定的,怎么统计……,完全不了解,不下评论了。
真面
发表于 2025-3-28 09:55:57
a4633464 发表于 2025-3-28 08:42
排除上年结转,当年科研到账经费应该会小于当年收入的,不然这太不合理了,毕竟除了科技经费,学校收入还得 ...
本身就是两个概念
高校的**科研总经费**和**科研到账经费**是科研财务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主要区别在于统计口径和实际可用性。以下是具体解析:
### **1. 科研总经费(立项经费/合同经费)**
- **定义**:指高校在一年内通过各类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专项、校企合作等)**立项或签订合同**的经费总额,即项目获批的**总预算金额**。
- **特点**:
- **包含未到账部分**:例如,一个为期3年的项目总经费300万元,即使当年仅拨付100万元,300万元仍会计入当年科研总经费。
### **2. 科研到账经费(实到经费)**
- **定义**:指高校在统计年度内**实际收到并可使用**的科研经费,以银行账户到款或财务系统确认为准。
- **特点**:
- **实际可用资金**:只有到账经费才能用于支出(如采购、人员费用等)。
- **分年度拨付**:许多项目经费按年度或里程碑分期拨付,例如某项目首年到账50%,后续根据进度拨款。
nideduoqing
发表于 2025-3-28 09:56:48
其实最好是比较学院的到账科研经费,学院层面总结的时候说的一般都是到账科研经费多少,学校层面确实比较乱,科研总经费,到账科研经费,科技经费,科技活动经费啥的各种名称混乱
忽如远行客
发表于 2025-3-28 10:06:26
congyun 发表于 2025-3-28 08:36
哈工大是到账科研经费,而且本部200多亿预算。其他高校有写是到账吗?
工大这个经费还是比较可信的,毕竟是一校三区。
xxsy88
发表于 2025-3-28 10:13:18
羡慕ing。。。工学院各种官方统计口径数据都是空白,只有小道PPT
天麟妖兽
发表于 2025-3-28 10:13:55
忽如远行客 发表于 2025-3-28 10:06
工大这个经费还是比较可信的,毕竟是一校三区。
你的逻辑有一些问题。
哈工大经费可信在于用词恰当,很多学院的到账科研经费可查,其他未公开的也可以通过熟悉哈工大学科和学院相关人推测出来。
conyun在这方面还是可靠的,他查看这个的渠道比网大大部分都多太多了。
congyun
发表于 2025-3-28 10:29:08
到帐经费, 期权和协议投资不属于当年到帐的。 贵校的财务总收入70多亿都能明确说明情况
真面
发表于 2025-3-28 10:31:34
本帖最后由 真面 于 2025-3-28 10:33 编辑
科技总经费>科技经费>科技到账经费,而且前两者通常远大于第三者,否则连都账都做不平。。。。
除非某校科研经费全部是当年申报获得当年全部到账,但这根本不可能。。。
nideduoqing
发表于 2025-3-28 10:33:44
其实更有比较意义的是不同学校的相同学院的到账科研经费
桂子山之子
发表于 2025-3-28 11:42:45
理工类是真有钱,师范类都是小卡拉米,华中师范2024年科研经费到账才刚突破3亿。。。
NatureBoy
发表于 2025-3-28 12:16:44
川大标准40亿以下是____
Nh29号
发表于 2025-3-28 12:34:24
Maybealone 发表于 2025-3-28 09:48
不是早过了30亿了么?
22 和23基本持平 ,今年不知道什么情况,能动学院反倒比去年少了1亿
school
发表于 2025-3-28 12:37:31
本帖最后由 school 于 2025-3-28 12:39 编辑
你们又开始比起来了吗,我鸭今年到账1亿
congyun
发表于 2025-3-28 12:49:53
桂子山之子 发表于 2025-3-28 11:42
理工类是真有钱,师范类都是小卡拉米,华中师范2024年科研经费到账才刚突破3亿。。。 ...
很了不起了, 师范类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2025-3-28 12:54:59
本帖最后由 亦可归去来 于 2025-3-28 12:57 编辑
nideduoqing 发表于 2025-3-28 08:19
其实也正常,西工大一个单体项目就搞到了20亿,北理工更是50亿,放在教育部高校不敢想,除非搞个大科学装 ...
啥项目,一个20亿,一个50亿?
kaiqwe
发表于 2025-3-28 14:27:41
Nh29号 发表于 2025-3-28 12:34
22 和23基本持平 ,今年不知道什么情况,能动学院反倒比去年少了1亿
23、24破亿的学院完全相同,几个学院的总经费也基本没变,24多了不到2千万
Maybealone
发表于 2025-3-28 14:39:07
Nh29号 发表于 2025-3-28 12:34
22 和23基本持平 ,今年不知道什么情况,能动学院反倒比去年少了1亿
至少持平左右得~不会有大变化~
Maybealone
发表于 2025-3-28 14:40:03
liyide168 发表于 2025-3-28 09:52
目前有三种口径:项目经费、科技经费、到账经费
这几个名词有啥区别
kaiqwe
发表于 2025-3-28 14:42:54
本帖最后由 kaiqwe 于 2025-3-28 14:45 编辑
大工(到)28北交20东北大(到)17华电14北化(到)13中海洋12,均为网上了解到或校友口中获取的信息不知真实性
subcom
发表于 2025-3-28 15:04:08
忽如远行客 发表于 2025-3-28 08:14
非恶意,我觉得工信部统计口径可能真和教育部不一样,公布的哈工大,西工大,北理都显得过于的高了 ...
做的项目,也不能完全叫科研经费,卫星火箭,雷达,无人机,做好了,项目期几十亿。和工厂研究所差不多。
westeye
发表于 2025-3-28 15:32:56
nideduoqing 发表于 2025-3-28 08:45
一个项目上报经费预算得时候肯定要包含人工费啊
不能给自己发工资、奖金吧
a4633464
发表于 2025-3-28 15:40:29
westeye 发表于 2025-3-28 15:32
不能给自己发工资、奖金吧
学校提取管理费,个人提取10–15%科研绩效,剩下的就是劳务费/设备采购费/耗材费/学术交流费
Nh29号
发表于 2025-3-28 19:29:24
Maybealone 发表于 2025-3-28 14:39
至少持平左右得~不会有大变化~
南航拿不下大平台 经费迟早被后面的学校超越
Nh29号
发表于 2025-3-28 19:50:00
kaiqwe 发表于 2025-3-28 14:27
23、24破亿的学院完全相同,几个学院的总经费也基本没变,24多了不到2千万 ...
还得看别的民用项目,几个学院总经费加起来远远到不了30多亿的
乡下
发表于 2025-3-28 22:02:32
很多学校年度到款科研经费过2E的学院并不多,但全校年度到款科研经费却有四五十E甚至六七十E,不太明白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congyun
发表于 2025-3-28 22:04:19
乡下 发表于 2025-3-28 22:02
很多学校年度到款科研经费过2E的学院并不多,但全校年度到款科研经费却有四五十E甚至六七十E,不太明白为何 ...
10多人的研究所拿了8000万的到账科研,不属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