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 发表于 2025-4-8 09:01:48

军事智能一级学科

******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

乡下 发表于 2025-4-8 09:04:11

从技术上看,军事智能主要集中在五个方向。
(一)仿生智能
核心是模仿人的大脑或生物的优异功能,将人和生物的智能赋予机器。

(二)机器智能
以不同于人但适合机器的逻辑产生智能,主要指机器利用各类智能技术完成任务的能力。

(三)群体智能
通过集群化系统构建,实现协同探测、打击、防御和群愚生智、以量增效、集群涌现效应等战术价值。

(四)人机混合智能
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有机融合,实现人机交流、人机协作、人机共融等综合功能。

(五)智能制造
主要包括智能设计、研发、试验、生产、动员、保障和维修等。

乡下 发表于 2025-4-8 09:07:00


从应用上看,军事智能主要体现在五个层次。

(一)单装智能
主要包括仿生智能、机器智能等,如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仿生机器人、智能弹药等。

(二)协同智能
主要包括集群智能、人机融合智能、有人无人协同等强关联作战系统。

(三)体系智能
主要包括部队层面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打击、智能协同、智能防御、智能保障等多要素、跨领域、全过程综合作战力量的运用等。

(四)专项智能
主要包括认知通信、网络攻防、电子对抗、隐身对抗、舆情管控、心理战、战略欺骗等专业领域的“智能+”或者“+智能”。

(五)进化智能
主要指作战体系与系统基于数据、模型、算法的自适应、自学习、自对抗、自协同、自修复、自演进等进化能力和涌现效应。

乡下 发表于 2025-4-8 09:08:40

军事智能基础技术

主要是支撑智能化作战体系的原理性、理论性、基础性技术,与国家人工智能规划中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内容基本一致,但应用目标、方向和着眼点有所不同。

乡下 发表于 2025-4-8 09:09:20

军事智能共用技术

以智能化作战体系共用与通用需求为重点,主要包括模式识别、深度学习、大数据挖掘、认知通信网络、分布式军事云、自适应任务规划、复杂系统自主决策、平行仿真对抗等核心技术,大致包括智能作战体系结构、认知网络通信、深度战场认知、分布式智能云与指挥控制、平行作战仿真与效能评估等五个技术群。

乡下 发表于 2025-4-8 09:10:04

军事智能专用技术

以陆海空天网络作战领域应用为重点,以提升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打击、智能保障、云上认知、自主组网、集群攻防、跨域作战等军事能力为目标,通过智能科技与机械、电子、化学、光电、信息、控制等技术领域交叉融合,实现作战平台、打击、信息与认知对抗、综合防御、综合保障智能化,大致包括无人化作战平台、有人无人协同、智能精确打击、虚拟空间作战与智能信息对抗、自主/仿生无人集群、反高超反蜂群反恐袭、多维泛在智能保障与维修等七个技术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军事智能一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