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30 15:33:12

改革开放后,医学领域两院院士人数达7人次以上的院校有几所...zz

https://bbs.netbig.top/forum.php ... id=50318&pid=816372


(初步统计)

中国科学院院士(改开后)
中大*中山:宋尔卫(中山医) 马骏(中山医硕) 曾益新(中山医博) 侯凡凡(中山医博)
协和:赵玉沛(硕) 赫捷(博) 顾东风(博)
上交:陈竺(二医硕) 陈国强(二医博) 陈义汉(二医博)
复旦:滕皋军(博) 樊嘉(上医博) 葛均波(上医博)
川大:魏于全(华西) 杨正林(华西硕) 陆林(华西博)
南通大学:樊嘉(南通医) 陈义汉(南通医) 段树明(南通医)
北大:王松灵(北医)张宏(北医硕)
华科;张旭(同济医) 陈孝平(同济医博)
浙大:王建安(博) 黄荷凤(浙医)
中南:马骏(湘雅) 王建安(湘雅)
吉大:赵玉沛(白求恩医大) 赫捷(白求恩医大)
山大:葛均波(山医) 陈子江(山医)
陆军军医大:卞修武 张学敏
南华:曾益新(衡阳医学院) 陈国强(衡阳医学院)
蚌埠医大:王福生 段树明
空军军医大;窦科峰 张旭
西交:韩启德(西医硕)
东南:滕皋军(硕) 樊嘉(铁道医硕)
武大:董晨
郑大:阎锡蕴
中国农大:高福(硕)
山西农大:高福
青岛大学:葛均波(青岛医)
甘肃农大:陈化兰
南医大:顾东风
华北理工:陆林(华北煤炭医)
绍兴文理:滕皋军
长春中医大:仝小林
皖南医学院:仝小林(硕)
南京中医大:仝小林(博)
重庆医大:杨正林
西南:杨正林(博)
安徽大:张宏


中国工程院院士(改开后)
北大:田伟(北医) 乔杰(北医) 张强(北医) 林东昕(北医硕) 王俊(北医硕) 姜保国(北医博) 黄晓军(北医博)黄璐琦(北医博)
协和:胡盛寿(硕)徐建国(硕) 詹启敏(硕) 刘德培(博) 徐兵河(博) 蒋建东(硕) 高润霖(硕)
陆军军医大:蒋建新 付小兵 樊代明 赵铱民 韩雅玲(硕) 董家鸿(博) 吴玉章(博)
海军军医大:王红阳 曹雪涛 李兆申 吴玉章 刘志红(硕) 韩雅玲(博)
上交:陈赛娟(二医) 张志愿(二医) 范先群(二医博) 宁光(二医博) 贾伟平(二医博) 李兆申(二医博))
复旦:林东昕 夏强(上医博) 顾晓松(上医博) 沈洪兵(上医博)蒋建东(上医博)
中大*中山:黄晓军(中山医) 刘超(中山医硕) 高天明(中山医博) 李校堃(中山医博)
华科:胡盛寿(同济医) 马丁(同济医) 邬堂春(同济医) 杨宝峰(同济医博)
南方医大:高天明 夏照帆 刘超(博)
空军军医大:樊代明(博) 陈志南 赵铱民
哈医大:韩雅玲 唐佩福 杨宝峰(硕) 江涛(博)
中国医大:韩德民 姜保国 丁健(硕)
川大:郑树森(华西博) 张强(华西博)
南医大:沈洪兵 蒋建东
吉大:李校堃(白求恩医大) 田志刚(白求恩医大博)
西交:丛斌(西医硕) 贾伟平(西医硕)
山大:宁光(山医大) 于金明(潍坊医)
蚌埠医大:范先群 刘德培
南通大学:顾晓松(南通医)吉训明
浙大:陈薇 郑树森(浙医)
兰大:王锐 王军志(兰医)
天津中医药:朱立国 张伯礼(硕)
南京中医药:肖伟 吴以岭(硕)
北京中医药:张强 田金洲(博)
武大:徐兵河(湖北医)
天医大:吉训明(博)
首医:王辰
清华:陈薇(硕)
中南:刘德培(湘雅医硕)
郑大:王俊(河南医)
徐州医大:董家鸿
山西医大:田志刚
新疆医大:刘志红
南昌大学:丁健(江西医)
河北医大:丛斌(本博)
安医大:夏强
苏大:詹启敏(苏州医)
沈阳药科大学:杨宝峰
湖北医药学院:刘超
西安医学院:贾伟平
山东二医:于金明
河北中医药大学:吴以岭(肄)
广州中医药:刘良
云南中医药:朱兆云
湖北中医药:陈士林
成都中医药:陈士林(博)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30 15:33:50

(初步统计)

高校名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合计)

北京协和:3+7(10人次)
北京大学:2+8(10人次)
上海交大:3+6(9人次)
陆军军医:2+7(9人次)
中山大学:4+4(8人次)
复旦大学:3+5(8人次)
海军军医:0+7(7人次)
华中科大:2+4
四川大学:3+2
南通大学:3+2
空军军大;2+3
浙江大学:2+2
吉林大学:2+2
山东大学:2+2
蚌埠医大;2+2
哈医大:0+4
中南大学:2+1
西安交大:1+2
南方医大:0+3
中国医大:0+3
南华大学:2+0
东南大学:2+0
南京医大:1+1
南京中医大:1+1
武汉大学;1+1
郑州大学:1+1
兰州大学:0+2
天津中医药大学:0+2
南京中医药大学:0+2
北京中医药大学:0+2
中国农大:1+0
山西农大:1+0
青岛大学:1+0
甘肃农大:1+0
华北理工:1+0
绍兴文理:1+0
长春中医:1+0
皖南医学院:1+0
重庆医大:1+0
西南大学:1+0
安徽大学:1+0
清华大学:0+1
天医大:0+1
首都医大:0+1
徐州医大:0+1
山西医大:0+1
新疆医大:0+1
南昌大学:0+1
河北医大:0+1
安医大:0+1
苏州大学:0+1
沈阳药科大学:0+1
湖北医药学院:0+1
西安医学院:0+1
山东二医:0+1
河北中医:0+1
广州中医药:0+1
云南中医药:0+1
湖北中医药:0+1
成都中医药:0+1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30 15:50:55

欢迎各位补漏。。。

采石 发表于 2025-4-30 16:54:07

应该统计一下全职在校的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5-1 17:49:03

(参考)
https://bbs.netbig.top/thread-65121-12-1.html

2021至今,临床医学主刊排名(仅统计3篇以上):
1.首都医科大学:20
2.中山大学:19
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11
3.上海交通大学:10(公卫1)
3.北京大学:10(公卫3)
6.复旦大学:9(公卫3)
7.四川大学:5
8.北部战区总医院、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海军军医大学:4
11.陆军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3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5-4 23:28:09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5-1 17:49
(参考)
https://bbs.netbig.top/thread-65121-12-1.html



https://bbs.netbig.top/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65121&pid=1199921

2021至今,临床医学主刊排名(仅统计3篇以上):
1.首都医科大学:20
2.中山大学:19
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11
3.上海交通大学:10(公卫1)
3.北京大学:10(公卫3)
6.复旦大学:9(公卫3)
7.四川大学:5
8.北部战区总医院、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海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4
13.南方医科大学:3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5-7 22:04:43

本帖最后由 besthread 于 2025-5-7 22:08 编辑

【2020年代】香港&新加坡认可的中国内地医学院

【2020年—】新加坡

2019年4月,新加坡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发布文告,更新了新加坡承认的外国医科学院名单,被承认的外国医学院数量由之前的160所,一下子减少到了103所,这个名单将在2020年1月正式生效。
新加坡仅认可【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院校的七年制医学硕士和八年制医学博士学位。五年制本科医学学位目前不在认可范围内。此外,曾被认可的【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已于 2020 年被移出认可名单。

2024年11月,新加坡卫生部(MOH)和新加坡医药理事会(SMC)联合宣布,从2025年1月1日起,将新增九所受认可的海外医学院,受认可的总数也将从原本的103所提升到112所。此次新增的九所医学院分别来自澳大利亚、爱尔兰和英国。这一政策的出台,将为希望在新加坡行医的海外医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发展机会。

【2022年—】香港特区

从 2022 年起,香港特区政府分批公布获承认医学资格名单。截止2024年6月26日共五批。目前,已有 8 所内地医学院校【复旦大学4项、上海交通大学3项、中山大学3项、首都医科大学2项、华中科技大学2项、武汉大学1项、清华大学1项、浙江大学1项】的 17 项医学资格获得认可。第一批名单中无内地医学院校上榜,首个被认可的为复旦大学六年制「内外全科医学士」(第二批),该项目是专门为外国留学生开设的专业,实行 MBBS 全英文授课,授课内容上更加符合国外医学项目的需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改革开放后,医学领域两院院士人数达7人次以上的院校有几所...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