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 发表于 2025-5-9 00:33:23

我爱吃烤鱼 发表于 2025-5-8 15:10
外经贸大学有中国金融学院呀

外经贸那是80年代央行成立的中国金融学院,四大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还算名副其实。上海成立一个同名的,最终在求政府支持时还是改名了。现在叫国家金融学学院、国家金融研究院的都有了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5-9 20:03:22

lvfan 发表于 2025-5-7 22:07
还能这样转来转去?

李翔也不怕折腾

lvfan 发表于 2025-5-10 22:37:14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5-9 20:03
李翔也不怕折腾

能否拿两次安家费?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5-10 23:39:10

估计不行

tonylevin 发表于 7 天前

tonylevin 发表于 2025-5-7 15:36
不知道是不是临近120周年校庆的关系,近期人才引进的频率似乎活跃起来了。除了像彭汉川、孙忠明等,SIMIS/ ...

再加两个,倪喜军、张若冰。张加入彭汉川的脑智研究院。

己不欲,勿施人 发表于 7 天前

tonylevin 发表于 2025-5-13 11:47
再加两个,倪喜军、张若冰。张加入彭汉川的脑智研究院。

差点激动地以为是那位数学口的张若冰了

景难留 发表于 7 天前

复旦史地太不要face了吧,前些年挖武大鲁西奇可以说武汉是发达城市,挖兰大的是为了什么?

masterqq 发表于 7 天前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现在文科社科学者加入旦旦,和49年加入国军有什么分别;P

RiverValley 发表于 7 天前

景难留 发表于 2025-5-13 12:30
复旦史地太不要face了吧,前些年挖武大鲁西奇可以说武汉是发达城市,挖兰大的是为了什么? ...

历史系去年挖了武大的鲁西奇、浙大的张扬,今年轮到兰大。

RiverValley 发表于 6 天前

前几天发现,浙大哲学系的青年顶梁柱应奇,跑去华师大了

RiverValley 发表于 6 天前

感觉有点吃惊啊

ray99 发表于 6 天前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2025-5-7 18:25
当年,高金给上交大是出乎意料的,

岂止SAIF , CEIBS也一样, 交大和地方政府关系远比复旦和地方政府关系要好得多,

ray99 发表于 6 天前

masterqq 发表于 2025-5-13 14:35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现在文科社科学者加入旦旦,和49年加入国军有什么分别 ...

加入国军去台湾不好吗?

RiverValley 发表于 6 天前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5-14 07:38
前几天发现,浙大哲学系的青年顶梁柱应奇,跑去华师大了

华师大算不算国军?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6 天前

ray99 发表于 2025-5-14 13:36
岂止SAIF , CEIBS也一样, 交大和地方政府关系远比复旦和地方政府关系要好得多,...

忽然想起台湾省长宋楚瑜,说自己在新竹清华交大之间也是偏向清华的,
具体举例什么事,我倒是忘记了,

RiverValley 发表于 6 天前

jiedy 发表于 2025-5-7 17:59
作为东部的头部高校,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不要挖,不讲武德了,

没挖陈发虎院士就算客气的了,只挖了陈发虎的弟子

DFL 发表于 6 天前

ray99 发表于 2025-5-14 13:36
岂止SAIF , CEIBS也一样, 交大和地方政府关系远比复旦和地方政府关系要好得多,...

关系关键看人,当事双方是哪些人,哪有一定跟谁好呢?校长书记五六年、党政领导三两年就换一批人,关键是事在人为。马德秀张杰显著强于秦绍德杨玉良,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而许宁生焦扬又强于林忠钦姜斯宪,拿到的上海支持相对较多。

现任的两校领导,还看不出来明显强弱。校长的话感觉金力不太行(复旦毕业的复旦校长向来不行),除非现在的工科改革能铁血无情执行到位,书记的话裘新人脉要比外来的杨振斌强。

tonylevin 发表于 6 天前

tonylevin 发表于 2025-5-13 11:47
再加两个,倪喜军、张若冰。张加入彭汉川的脑智研究院。

王玉兰,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特聘教授,南洋理工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医学访问教授(Visiting Professor),上海市领军创新人才。曾任新加坡表型组中心主任、中科院“百人计划”2级研究员、国家“2011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PI。作为“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首席科学家、科技部973项目等课题负责人,研究核磁共振技术、代谢组学及肠道菌群30余年,著述一部,发表PNAS等SCI论文190余篇(被引万余次),多篇论文被Science及Nature子刊等选为“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Profiles)进行专文评述。曾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2015)、南洋理工大学医学院院长(创新)奖(2022)等。现任Metabolomics、Phenomics等国际期刊编委。

课题组最近在招人了。

RiverValley 发表于 6 天前

有机会整理一下这几天跳槽复旦的中科院百人计划

DFL 发表于 6 天前

tonylevin 发表于 2025-5-14 16:01
王玉兰,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特聘教授,南洋理工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医学访问教授 ...

这位南洋理工大学教授,曾在中科院工作过,应该超过60岁了,退休后又全职回国了?

王玉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表型中心主任、英国帝国理工兼职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PI。1986年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1992年获得英国莱斯特大学硕士,1997年获得英国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博士,1998-2001分别在英国生命科学研究基金委员会(BBSRC)-食品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工作,2001年在帝国理工大学从事代谢组学研究。2008年入选中科院“项目百人”并任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代谢组学新技术及感染性疾病、宿主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等研究工作。迄今在发表SCI论文170篇,被SCI论文引用10000次,H-index为57。应邀撰写英文著作10余章,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几十次,出版著作1部。现任Phenomics, Food Chemistry Advances, Scientific Reports、Metabolomics和Current Metabolomics等国际学术期刊编委、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磁共振专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国际核磁共振领域最有影响的Experiment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onference(ENC)的第一位亚洲执委(中国两岸三地的唯一), 2015年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RiverValley 发表于 6 天前

差不多,60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兰州大学安成邦教授加盟复旦历史地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