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说上届2023年提过名的项目不可以再提名名?
可能不卡了,以前一年一次的,没中需要停一次,现在变成两年一次了,直接满足停一年了 1944931585 发表于 2025-5-18 08:54
单位名额多少是关键,有的省市学校,企业,研究机构多,科技含量差距也大。 ...
部属高校可走教育部、所在省(市)、协会、个人提名等多通道。 当然教育部、所在省会对每个学校申报限额。 这些只对头部高校有利! byhuan 发表于 2025-5-18 08:42
差距不大,这是专家提名,不是单位提名。以往好像也是3院士提名。没有省部协会奖才需要专家提名 ...
专家里面新限制了年龄,许多失去了提名资格。 念四 发表于 2025-5-18 09:26
专家里面新限制了年龄,许多失去了提名资格。
本来专家提名的也不多,多少院士都没去给人提名 老院士75岁以上已经不具备提名资格,也是为了照顾他们身体,别折腾了, byhuan 发表于 2025-5-18 09:34
本来专家提名的也不多,多少院士都没去给人提名
除非那种一言九鼎、学霸级的院士,其他院士去提名都是抹不开人情,没办法,他知道提了也没用,但受人所托。 75岁以下院士和第一完成人都是的是不是有两票 每人可独立或与他人联合提名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子非鱼007 发表于 2025-5-18 09:50
75岁以下院士和第一完成人都是的是不是有两票
不可以。 本届国奖对传统学科成果不待见,新工科成果优先! 1944931585 发表于 2025-5-18 10:14
本届国奖对传统学科成果不待见,新工科成果优先!
以往那种修一座桥,建个隧道等都能获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的,本身就是闹剧。 这次国家奖励要求提高了,没有原创突破获不了奖 长江大桥、京九铁路、青藏铁路、各种隧道颁了无数国奖,出了无数院士,实际啥技术含量都没有。 不能说没技术,只能说已经没有什么创新或技术了进步 爱荷 发表于 2025-5-18 10:49
长江大桥、京九铁路、青藏铁路、各种隧道颁了无数国奖,出了无数院士,实际啥技术含量都没有。 ...
你发几个CNS就有技术含量了?太扯淡了 本帖最后由 jbchaii 于 2025-5-18 12:50 编辑
现在不算什么了 当时还是很难的 念四 发表于 2025-5-18 09:26
专家里面新限制了年龄,许多失去了提名资格。
跟23年的一样,以前院士就卡75岁,第一完成人卡70岁 事实上专家提名很重要,2023年国奖专家提名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南湖居士 发表于 2025-5-18 10:41
这次国家奖励要求提高了,没有原创突破获不了奖
自二不要全军覆灭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