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120周年捐赠情况
2025年复旦120周年活获得捐赠情况:5月18日,复旦大学谢希德-俞吾金哲学发展基金(第二期)捐赠签约仪式举行。一位热心的复旦校友为基金捐赠1亿元,支持哲学学科发展,却不留名出名,不图回报。
2016年,哲学建系60周年、建院10周年之际,捐赠人出资3000万发起谢希德-俞吾金哲学发展基金,支持学院的学术建设与人才培养。
5月18日,复旦大学“复旦源”文化育人功能区启用仪式在相辉堂前草坪举行。马相伯、李登辉雕塑在登辉广场(外文楼前)揭幕,校史馆、校友馆、博物馆、科技成果馆、艺术馆正式亮相。学校决定设立“复旦源”文化发展基金,首期金额1亿元,得到了校董校友和各地校友会积极又热烈的响应。基金很快实现了首期筹款1亿元的目标,其中,虞锋校董创办的企业云锋基金捐赠5000万元,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会长黎瑞刚,校董、中赟资本董事长陈靖丰分别以个人名义捐赠1000万元。
5月17日,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发展基金成立,基金启动资金1亿元人民币,由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捐赠。基金计划2027年复旦上医创建一百周年之际,达成首期5亿规模,到健康中国2030实现时,达到10亿规模。
复星国际董事长、1985级哲学系校友、校董郭广昌,2015年,复旦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复星通过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亿元设立“复旦-复星健康梦基金”,用于建设枫林校区一号科研楼“复星楼”。再此前,复星集团曾捐献过复旦经济学院的大楼“复星楼”、奖学金、奖教金等,还有一些科研、创业项目合作等。
5月12日,1984级生物系硕士校友,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科学官,SystImmune, Inc.(西雅图免疫)创始人、董事长朱义捐赠人民币3000万元现金,设立“复旦大学百利天恒特聘教授”项目,支持复旦在“创新药物靶点发现”及“脑与类脑智能研究”等方向引育一批优秀科技领军人才。
5月10日,1984级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校友、复旦大学校董谭瑞清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设立“复旦大学化学系瑞清基金”,用于支持化学系事业发展。
2021年,谭瑞清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情谊,捐赠2亿元设立瑞清教育基金。谭瑞清是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豫鑫糖醇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始人。目前,他担任河南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银科国际化工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自2021年以来担任复旦大学第七届、第八届董事会校董。“化学系毕业校友中,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就有近20 位”,现任化学系系主任周鸣飞介绍。
5月10日,恒予健康为复旦教师捐赠十年健康服务。今天(5月10日)复旦大学与恒予健康签约。两条服务教师的热线——人才服务热线、退休教师服务热线也正式开通。复旦2000级经济学院校友、恒予健康董事长崔荃,2016年创立上海恒予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全国就医服务行业的头部公司,是国内20多家大型金融机构的主要健康医疗服务供应商。
5月8日,复旦大学设立新文科发展基金,助力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创新。基金首期筹措资金1亿元,由1984级新闻系两位校友曹国伟、王长田联合捐赠。基金将实行开放管理,汇聚更多社会资源,为复旦新文科的发展集聚动力。
4月29日,复旦大学经济系1977级杰出校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朱民在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发起设立“复旦大学朱桂农张伯钦—青云学子基金”,专项支持复旦大学青云学子计划。“青云学子计划”由朱民校友发起,旨在帮助复旦学子缓解经济压力,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社会责任。他以父亲朱桂农、母亲张伯钦姓名冠名,将个人积蓄、讲课费、稿费等收入1000万元悉数捐给母校,作为项目的首批启动资金,既是感念父母养育之恩,更是在托举国家民族的未来。
朱民联络科技、金融、媒体、学界等领域的杰出校友及行业翘楚,如东岚集团董事长沈承勇,昇启科技总裁孙琪,芯天下公司总裁龙冬庆,武田制药中国区总经理郑文捷,众行资本董事长孙达飞,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张永生,央视面对面主持人董倩,复旦77级中文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颜海平校友,上海国海富兰克林资产独立董事施宇澄校友,朱民的学生和同学河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原二级巡视员李桂贞、内蒙古大学教授王岩、福建省统计局前调查大队长周榕、复旦经济系教授周伟林、许泽成等,倾力打造“百人师友团”。每位“青云学子”都将一对一配备导师,从学术指导到生涯规划,形成覆盖全球的导师智囊网络,为学子铺就宽广的发展之路,提供终身受益的成长支持。
4月26日,1.16亿!复旦大学青年创新中心基金启动。在李岚清学长亲自关心指导下,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向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16亿人民币,设立复旦大学青年创新中心基金,支持学校科技创新和青年科创人才培养。对基金会现有资助领域进行调整:即从奖励有至高成就的管理学者,转向资助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人。
4月23日,复旦大学材料系高分子专业1985级校友李平、历史学系1986级校友廖梅夫妇决定为母校一次性捐赠10亿人民币,支持建设复旦大学学敏高等研究院。计划在十年内引进近百名全球顶尖的青年学者,尤其是博士毕业后5年左右的青年科学家,不限学科和国籍。对入选的青年人才,研究院将按需提供各类资源与支持,给予长周期的稳定支持,期限最长为20年,确保科研人员专注于高风险、高价值的研究项目,无需为短期问题担忧。
5月12日,宁德时代公告,公司接到股东及副董事长李平通知,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李平及其配偶与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签订了《复旦大学学敏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捐赠协议书》,李平及其配偶拟向基金会无偿捐赠405万股宁德时代无限售流通股股票,占总股本比例0.1%。前述捐赠股份将用于设立“复旦大学学敏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捐赠后,李平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从4.58%下降至4.48%。按宁德时代5月9日收盘价248.27元计算,这笔捐赠估值超过10亿元。
其他一些捐赠,复旦教育基金会有报道:
https://fuedf.fudan.edu.cn/29767/list1.htm
复旦创投基金:
10亿母基金+10亿直投基金!
2024年12月3日,复旦科创母基金超额完成5亿元首关目标,宣告正式成立;明年将完成二关目标,实现首期总规模10亿元。这是从今天举行的2024首届复旦科技创新投资大会传来的最新消息。同时,复旦科创投资基金也在大会上正式启动,该基金计划规模为10亿元,与母基金不同,它将直接投资于项目。复旦科创投资基金将聚焦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及未来产业等领域,重点投资孵化国家“卡脖子”技术突破和科技前沿领域的转化项目。此外,该基金还将优先支持复旦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和校友创新创业项目,旨在打造创新核爆点。
2024年,复旦科创母基金(以下简称“母基金”)经历了“从0 到1”的实质性发展——成立独立的管理公司,超额实现5亿元的首关目标,正式入驻徐汇滨江。
“复旦-同济-上理工三校科创联盟”启动,将充分发挥三校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与产业化优势,为三校师生、校友提供更加广阔的科创交流平台,合作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和产业化,创建一流科创生态。
追溯过往,早在2000年,复旦大学就联合上海创投共同组建了复旦思德创投、复旦量子创投两家投资机构。彼时,创业板尚未开闸放水,如今市场上很多知名的投资机构也刚刚启程。2009年,复旦大学联合软银集团成立了复思资本;2014年,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大生态发起设立了上海复容投资有限公司;2019年复旦大学又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了科研机构——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2023年12月3日,复旦科创母基金由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首期规模总计达10亿元。
复旦大学又成立一支母基金
2025年3月29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健康产业大会在广州南沙隆重举行,大会现场,由广州产投集团与复旦大学广州南沙粤港澳科技融合创新中心共同发起设立的广州产投-复旦未来产业母基金隆重启动。据介绍,本次广州产投—复旦未来产业母基金的目标规模为10亿元,重点投向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复旦大学校友和生态圈创新创业项目,覆盖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导入更多社会资本。
在此之前,复旦大学已先后设立了首期规模10亿元的复旦科创母基金和复旦科创投资基金。而此次与广州产投合作设立的广州产投 — 复旦未来产业母基金,则更多地展现了高校跨区域合作模式,为高校在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开拓了新路径。
初夏的复旦园西南角,一座凝固了103年历史的中西合璧式建筑静静矗立。黛瓦飞檐,绿树掩映,火红的石榴花在朱框窗前灼灼开放。今天(5月18日),在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这座校内现存最古老建筑门前挂起了新的匾额,“复旦大学校友馆”七个大字宣告这里成为了全球复旦校友的“家”。 上午9时,校友馆启用仪式在该馆正门前举行。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复旦大学校长、校友总会会长金力,复旦大学原校长王生洪,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校友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征出席启用仪式。仪式由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处长、校友总会执行秘书长刘莉主持。
本次校友馆建设修缮由复旦大学校董、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大学绍兴校友会会长阮伟祥校友捐资支持。当天,他偕同为校友的夫人王一敏及其子“复二代”、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龙盛置地集团负责人阮存凡来到现场,与美丽境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PRESS咖啡创始人汪新芽校友,各建设单位代表等嘉宾一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你的帖子,已经被西南角的公众号盯上了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5-19 04:59
你的帖子,已经被西南角的公众号盯上了
帖中已有15.56亿,他们漏了其中两项,应该不是 估计抄漏了 牛x~还是顶级学府出人才啊~ 已经比南大校庆年多了 南大当年好像是12还是14的 很强!而且教育部都是1:1配套支持的。 SanyouBio 发表于 2025-5-19 11:27
很强!而且教育部都是1:1配套支持的。
你想多了,金额越大配比越少 有浙江ID在下面蹭,习惯性谎报数据,给段永平加了五六个亿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5-19 12:02
有浙江ID在下面蹭,习惯性谎报数据,给段永平加了五六个亿
不用理会
关键看到账多少,每年年底基金会的年报都会披露
雷军的10几亿目前似乎到位了一半都没有 liyide168 发表于 2025-5-19 11:30
你想多了,金额越大配比越少
GXB 配比只有1:4 左右, 哈工24年2亿到帐部里只有3000左右配比。如Z 大地方有钱应该可以配比多。 珠江潮涌新程启,百廿博学笃志行。5月18日,复旦大学广州校友会2025年会暨母校120周年庆活动在广州珠江新城W酒店隆重举行。 liyide168 发表于 2025-5-19 11:30
你想多了,金额越大配比越少
一、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将采取分档超额累退比例的分配方式安排配比资金。即:将财政部、教育部评审确认的各高校合格捐赠收入额度分为0-5000万元(含)、5000万元以上两档,配比比例分别为100%和50%。各高校合格捐赠收入从零开始分别归入上述两档,分档计算配比额度,加总确定配比资金。本配比方式暂定于2011-2013年实施,此后由中央财政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