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手 发表于 昨天 12:02

50年代首批学部委员中的复旦师生12人

本帖最后由 舵手 于 2025-5-19 14:30 编辑

50年代首批学部委员中的复旦师生校友至少12人:
学生7人:冯德培、童第周、陈世骧、李庆逵、竺可桢、陈寅恪、俞大绂等
教师5人:苏步青、陈建功、陈望道、钱崇澍、蔡翘等



中研院院士6人(其中学生5人):
陈寅恪、竺可桢、俞大绂、冯德培、童第周、蔡翘等

萧十一郎 发表于 昨天 12:13

算上预科的话,复旦民国中研院院士学生校友数量居然有3位以上?这数据在民国可算明星级大学了

萧十一郎 发表于 昨天 12:18

竺可桢那个不太能算

academic818 发表于 昨天 12:31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5-19 12:18
竺可桢那个不太能算

竺可桢为复旦公学(今复旦中学前身)中学阶段的毕业生校友,且只呆了1年。
竺可桢高等教育经历始于留美期间(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哈佛大学博士)

萧十一郎 发表于 昨天 12:33

本帖最后由 萧十一郎 于 2025-5-19 12:35 编辑

academic818 发表于 2025-5-19 12:31
竺可桢为复旦公学(今复旦中学前身)中学阶段的毕业生校友,且只呆了1年。
竺可桢高等教育经历始于留美期 ...
我看了百科,08年夏天入学,结果08年又到唐山铁矿学堂了,这可以说半年都没有,中学不至于,1908年竺可桢18岁了,中学教育应该结束了,预科教育

萧十一郎 发表于 昨天 12:38

那个应该就是复旦公学,而不是复旦中学,复旦公学05年开办的,最起码是专科教育

萧十一郎 发表于 昨天 12:39

主要是在复旦太短了,而且是复旦公学阶段入的,如果是复旦大学,可以算正儿八经的入过复旦哪怕只有半年

胖妞 发表于 昨天 13:21

一、15岁小学毕业,进入中学(上海澄衷学校)读书。
1905年15岁以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从小学毕业,当年秋季入上海澄衷学校,以品学兼优,为人热情正直,被同学推为班长。
二、1908年秋季在中学期间转学到复旦公学继续读中学。
1908年春,上海澄衷学校的同学要求撤换不称职教师举行罢课,学校一度停办,竺可桢乃于暑假后转入复旦公学学习。
三、1909年,19岁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学习成绩居全班第一。
四、1910年20岁入美国大学
1910年,竺可桢考取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他因中国是以农立国,遂选入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习。毕业后,即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潜心研读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象学。

萧十一郎 发表于 昨天 13:25

胖妞 发表于 2025-5-19 13:21
一、15岁小学毕业,进入中学(上海澄衷学校)读书。
1905年15岁以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从小学毕业,当年秋季 ...

文字说明是否有误呢,按理说18岁不是再读中学的年级了,如果是读中学自然有复旦中学

胖妞 发表于 昨天 14:07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5-19 13:25
文字说明是否有误呢,按理说18岁不是再读中学的年级了,如果是读中学自然有复旦中学 ...

15岁小学才毕业
18岁中学(类似现在初中加高中)很正常

萧十一郎 发表于 昨天 14:17

胖妞 发表于 2025-5-19 14:07
15岁小学才毕业
18岁中学(类似现在初中加高中)很正常
.........

舵手 发表于 昨天 14:18

复旦大学校庆计算元年1905年,今年是120周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50年代首批学部委员中的复旦师生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