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发文!西安交大研发的复杂合金创造屈服强度与拉伸塑性组合的新纪录
该研究成果以“Machine-learning design of ductile FeNiCoAlTa alloys with high strength”(“机器学习设计具有高强度塑性的合金”)为题在线发表于《Nature》(《自然》)。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生Yasir Sohail、张崇乐分别为该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张金钰教授、马恩教授和孙军院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参与该工作的还包括刘刚教授、薛德祯教授、杨洋副教授和博士生张东东、高少华、范晓轩和张航。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该工作的唯一通讯单位和完成单位。该工作不仅是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首篇独立自主产出的《Nature》文章,也是材料学院外籍留学生首次以第一作者发表《Nature》文章。
今年第六篇CNS,材料学院占了三篇
第八篇了吧 今年第5篇第一单位&通讯单位,第6篇第一单位NS主刊论文。 nideduoqing 发表于 2025-6-19 09:23
今年第5篇第一单位&通讯单位,第6篇第一单位NS主刊论文。
430和上交那篇不算吗 采石 发表于 2025-6-19 09:22
第八篇了吧
算上correspondence类型的话是第7篇
Nature主刊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431-6(公管学院,李霄,correspondence类型)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961-9 (物理学院,梁超)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43 (自动化学院,孙贺全,第一单位非通讯)
4.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8879-2 (材料学院,孙军)
5.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160-2(材料学院,马恩)
Science主刊
1.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r4917 (材料学院,吴戈)
2.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q7001(生命学院,王昌河) 再上一个院士,交大材料学科就有A+的实力了。 交大近十年的布局开始产生效果了。 采石 发表于 2025-6-19 09:27
430和上交那篇不算吗
别人怎么算就怎么算吧,5篇也很不错 材料的领头人杰出能干,引进的头部人才强悍,和其他学校的合作也好,学院物理空间大
所以发展势头好理所应当 材料学科重返历史地位孙军,单智伟,任晓兵教授,丁向东教授功不可没。 水木 发表于 2025-6-19 09:44
材料学科重返历史地位孙军,单智伟,任晓兵教授,丁向东教授功不可没。
3任院长3任吉大人,一段佳话 祝贺恭喜 采石 发表于 2025-6-19 09:47
3任院长3任吉大人,一段佳话
单智伟再拿一个国奖,好上院士了,校长也有望。 jl123 发表于 2025-6-19 10:31
单智伟再拿一个国奖,好上院士了,校长也有望。
不空降的话,单和别是下任校长希望最大的 这个研究含金量可以,有意义。 游走江湖 发表于 2025-6-19 11:24
这个研究含金量可以,有意义。
硬核文章 祝贺 西交 强 腻害,恭喜 今年确实可以,月月有产出。而且这个还是留学生一作,有点意思。 今年确实可以,月月有产出。而且这个还是留学生一作,有点意思。 今年确实可以,月月有产出。而且这个还是留学生一作,有点意思。 今年确实可以,月月有产出。而且这个还是留学生一作,有点意思。 水木 发表于 2025-6-19 09:44
材料学科重返历史地位孙军,单智伟,任晓兵教授,丁向东教授功不可没。
孙军教授居功至伟,2005年前后危难时刻保住了国家重点实验,后面大力引进人才,才有了如今交大材料学科的盛世。 今年确实可以,月月有产出。而且这个还是留学生一作,有点意思。
孙军教授真的很不错,当年答辩是拖着病体,后面得的也是非常罕见的重病,樊代明给治的。很不容易。 马恩老师好像也全职了 水木 发表于 2025-6-20 08:19
马恩老师好像也全职了
20年就全职过来了。 恭喜恭喜,不断刷新自己最好的成绩 西交材料的基础研究实力相当厉害了,和西工哈工北航这些材料强校比主要还是差在工程应用特别是军工口,导致到账经费一直上不去,还没突破过2亿,材料未来要想在校内和电动机并驾齐驱,这一块不做起来是不行的,电动机差不多的人才规模,早就突破5亿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