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说一句,去哈尔滨上大学疯了吧
大学是迈向职业的转折阶段,选择一个好的城市,增加阅历和见识,机会也很多。为了所谓的本博贯通,和不知道能不能读的下去的博士,以及未来几年的空头支票,选择一个经济如此之差,人文环境也不咋地的城市,我不知道脑子是怎么想的。人生苦短,大学是人生最难忘的时间,选择一个好的第二故乡和精神家园,不比那虚无缥缈的博士重要的多?哈尔滨人文感觉真还不错。。。 没疯,分数越来越高证明哈工大院士班真能兑现承诺,所谓见世面才是骗人离市中心几十里地,毕业又很难留下 哈尔滨这个城市其实还不错,去过几次还挺喜欢的 年轻人要放弃小我,到祖国和人民需要你的地方去。说哈尔滨是苦寒之地的人都是别有用心,哈尔滨是中国的哥本哈根,想朝圣先得考虑自己是否够格 躲猫猫的猫 发表于 2025-7-10 19:33
年轻人要放弃小我,到祖国和人民需要你的地方去。说哈尔滨是苦寒之地的人都是别有用心,哈尔滨是中国的哥本 ...
那威海深圳又是什么? 哈尔滨那么好,搞什么深圳,威海校区什么意思。而且师资跟得上吗?杰青,优青在哪里?编了个好听的专业名,骗学生,勿上当 计算机院士在哪里? 在好的城市增加阅历见识?先说说你增加了啥阅历和见识? 逍遥客33 发表于 2025-7-10 19:42
那威海深圳又是什么?
堪比洛桑和苏黎世 哈尔滨这么好,为何段广仁想去深圳呢? 茫茫雪花飘 发表于 2025-7-10 20:08
在好的城市增加阅历见识?先说说你增加了啥阅历和见识?
呆过的就不会问这种问题 蹦哥 发表于 2025-7-10 20:29
呆过的就不会问这种问题
不好意思,我在上海呆了十年了。 茫茫雪花飘 发表于 2025-7-10 20:42
不好意思,我在上海呆了十年了。
那你混的太差了 看就业报告,本校学生对自己学校和城市是知根知底的,看他们去哪了,就知道一个城市好不好 蹦哥 发表于 2025-7-10 20:52
那你混的太差了
你混得好你就给大家分享下你的阅历和见识呗。 哈工大最好的就业出路是南京的南瑞继保 好,欢迎把东北开除国籍 哈尔滨比南京洋气 俄式建筑风格 老毛子的审美比倭寇强 长春的兴亚建筑 跟中国古代差不多 哈尔滨人文艺术国内可是相当厉害的。 茫茫雪花飘 发表于 2025-7-10 21:03
你混得好你就给大家分享下你的阅历和见识呗。
没必要,内秀于心,网络上有什么好得瑟的 哈程大 发表于 2025-7-10 22:19
新华书摘|哈尔滨:最早解放的大城市
2025-02-13 20:09北京新华社客户端官方账号
祖上曾阔过 钻木取火 发表于 2025-7-10 21:53
哈尔滨比南京洋气 俄式建筑风格
俄式洋气,你理解错了洋气 congyun 发表于 2025-7-10 22:00
哈尔滨人文艺术国内可是相当厉害的。
没听说,你详细说说厉害在哪里 哈程大 发表于 2025-7-10 23:38
“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由来
作者简介:蒋蓁,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风情万种哈尔滨 ...
大哥,能不能把你这些长帖删了?看不过来啊,也影响别人的回帖效果。 本帖最后由 relic 于 2025-7-11 09:29 编辑
本人世纪之交在hit读书,当时网络还未普及,写信贴邮票塞邮筒,打电话买ic卡,没有手机,有个bp机算超前的,qq到大三(99年)才出现。
那个时候上学坐绿皮车,从济南到哈尔滨22小时,飞机坐不起。
曾经遇到一个家是福建的师兄,大学四年回了两次家,一次是大一春节,一次是大四春节,实在是在火车上站怕了。年代不同了,沧桑巨变,切莫刻舟求剑。
现在的高铁、廉价航空、互联网极大地缩减了地理距离,也模糊了曾经泾渭分明的地域界限。这是物质文明发展对人类生存状态产生深刻影响的例证。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是永恒运动和变化的,任何试图用过去经验简单套用现在现实的做法都是徒劳的。
hit是中国的hit,不仅是哈尔滨的、黑龙江的。一所大学,固然有其地理上的特定位置,但其学术影响力、人才培养目标和文化辐射力,是超越地域限制的。它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承载着国家发展的使命,其价值和贡献是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
选择在地理上相对“边远”的哈尔滨求学,与选择经济发达城市的孩子,其背后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确实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来源于家庭背景、个人抱负、对大学教育的理解、对未来人生的规划。然而,无论做出何种选择,它们都是个体在特定条件下,基于自身认知和价值判断的结果。每个选择的背后,都承载着个体对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而真正的成功并非局限于某种单一的评判标准,而在于个体能否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活出精彩。
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身处怎样的地理位置,而在于你是否敢于在看似艰苦中,孕育深厚的信念与思维的锋芒。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也可以重塑存在。哈工大人不是因环境而显赫,而是因在特定环境下仍能发光,才更显珍贵。他们的世界,虽有雪盖四野,却有思想穿越风霜。
哈工大的冰雪或许封住了街角的喧嚣,却锤炼了哈工大人的专注与定力;那种北地特有的孤傲与克制,正是抵达深远之境的起点。
好歹也阔气过也是共和国长子,底蕴还是有的。 relic 发表于 2025-7-11 08:48
本人世纪之交在hit读书,当时网络还未普及,写信贴邮票塞邮筒,打电话买ic卡,没有手机,有个bp机算超前的 ...
写得真好!一眼就是哈工人的气质。 哈程大 发表于 2025-7-10 22:01
哈尔滨的国际化大都市进程,可以排进全国前十。享有“东方小巴黎”之称。 ...
巴黎这么脏乱差的地方,换一个吧,这个真不涨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