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梅西 发表于 2025-7-20 17:20:29

为什么生医工就是没

网上吹捧的光电 水声 船舶 兵器 这些分数都能上涨 怎么生医工就是不行呢 力度不够?

airseu 发表于 2025-7-20 17:28:02

这学科典型的交叉学科,本科水准难直接就业,特别是从事研发类的,必须继续往上读

airseu 发表于 2025-7-20 17:28:59

而且生物医学面太广了,五年我都不理解除了打基础还能专到哪里去

萌萌的小猫 发表于 2025-7-20 17:57:15

为什么是秦香玲为李嘉诚老头延年益寿而不是其他人呢

blandy1 发表于 2025-7-20 18:40:57

感觉生医工这个专业还不如仪器科学,学科难度差不多,但仪科就业面更广一点。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7-20 19:22:06

blandy1 发表于 2025-7-20 18:40
感觉生医工这个专业还不如仪器科学,学科难度差不多,但仪科就业面更广一点。 ...

生医工要求更高,其实研究好了比仪器有出息

NatureBoy 发表于 2025-7-20 19:29:56

这个专业连面上就业率都救不了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7-20 19:49:30

专业学习涉及的面太广,生物力学,基础医学,材料学,药学,信息工程学,仪器学,电子信息学都得学,本科打基础都不够,不读研找不到工作的

blandy1 发表于 2025-7-20 20:07:53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7-20 19:49
专业学习涉及的面太广,生物力学,基础医学,材料学,药学,信息工程学,仪器学,电子信息学都得学,本科打 ...

广而不精,不如专精一面,生医工硕士深度不够,博士又不见得比其他专业更有优势,毕竟大部分人不像钱老那么牛,学的太杂了太辛苦。总之,不划算。

萌萌的小猫 发表于 2025-7-20 20:11:25

blandy1 发表于 2025-7-20 20:07
广而不精,不如专精一面,生医工硕士深度不够,博士又不见得比其他专业更有优势,毕竟大部分人不像钱老那 ...

生医工就是专精一面啊,只不过要积累的东西多,多了才能专精一面

李嘉诚与徐蓁的交集主要围绕其捐赠的肝癌治疗设备展开。徐蓁是美籍华人科学家,其团队研发的超声波癌组织碎化技术被应用于治疗设备,该设备由李嘉诚捐赠给香港医疗机构。 ‌

交集背景
2024年,李嘉诚向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捐赠了采用该技术的治疗设备,并在4个月后将第二台设备捐赠给香港中文大学。两次捐赠均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完成,李嘉诚对技术效果表示“不可思议”,称其治愈率达65%,且无需手术、无痛、无需住院。 ‌

徐蓁身份
徐蓁为美籍华人,出生于南京,曾在东南大学、密歇根大学深造,现任密歇根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终身教授。其团队研发的超声波技术通过聚焦超声波破坏癌细胞,具有革命性意义。 ‌

事件细节
李嘉诚对徐蓁及其团队表示高度敬意,会面时亲自接待并赠送手写信件,双方互动融洽。 ‌
李嘉诚在会面中特意更换装扮,佩戴苹果手表,展现对科学家的尊重。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生医工就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