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今年青A都有谁
七月底也差不多该扩散了吧? 有机化学的王晓晨好像上了 aldehyde 发表于 2025-7-23 22:59有机化学的王晓晨好像上了
还有别人么 今年化学院入选青A的有3个吗? Johnny 发表于 2025-7-24 10:19
今年化学院入选青A的有3个吗?
据说还有zzj,没有说更多,化学院3个比较合理 本帖最后由 柳玉 于 2025-7-29 21:34 编辑
感觉自己抄底成功 柳玉 发表于 2025-7-26 16:16
我入职的大老板入了,感觉自己抄底成功
是哪位老师? 本帖最后由 柳玉 于 2025-7-29 21:36 编辑
NKU 发表于 2025-7-26 16:36
是哪位老师?
某弱势学院 柳玉 发表于 2025-7-26 16:16
我入职的大老板入了,感觉自己抄底成功
你很幸运,有大佬罩着,以后国自然项目尤其是人才类项目希望增加了不少! 柳玉 发表于 2025-7-28 14:47
某津南弱势学院
是人工智能的Z或电光的L吗? 海阔天空任我行 发表于 2025-7-28 19:46
是人工智能的Z或电光的L吗?
材料学院也是有可能的,化学院如果只有2人的话,材料1人也合理,这两学院都在化学科学部竞争。津南除了金融就没有强势学院。强势学院都留在八里台老校区了。
人工智能学院比较可能产生新的青A,至少那位IEEE Fellow上个青A不过分吧? NKU 发表于 2025-7-28 22:56
材料学院也是有可能的,化学院如果只有2人的话,材料1人也合理,这两学院都在化学科学部竞争。津南除了金 ...
津南理工科院系里面,材料有院士,人工智能有大领导,环科一大批高层次教授,都不算弱势,真正弱势的是药学院和电光
希望人工智能的Z上吧,水平完全到了,主要是年龄有点临近了,他如果上了,他的研究方向肯定会再强势一点;另外,光学所有几位老师做的很不错,光学所也在大力引进青年人才,如果能上一个杰青也很好 wsz910919 发表于 2025-7-29 09:27
津南理工科院系里面,材料有院士,人工智能有大领导,环科一大批高层次教授,都不算弱势,真正弱势的是药 ...
人才强势但挡不住学科弱势啊。他申了好多年了,学校在工程学科人脉不足制约很明显的。圈子太小就不细说了 柳玉 发表于 2025-7-29 12:28
人才强势但挡不住学科弱势啊。他申了好多年了,学校在工程学科人脉不足制约很明显的。圈子太小就不细说了 ...
大概了解了,上了就很好 柳玉 发表于 2025-7-29 12:28
人才强势但挡不住学科弱势啊。他申了好多年了,学校在工程学科人脉不足制约很明显的。圈子太小就不细说了 ...
南开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也要在化学科学部竞争…导致南开能够竞争的杰青学部方向非常集中…
就像南开的院士增选集中在数理化两个学部一样 本帖最后由 NKU 于 2025-7-30 23:03 编辑
南开主要是学科面太窄,我分析了南开已经当选的杰青所在学部分布情况
数学物理科学部,第二多,也不强势,总数18个左右
化学科学部,最多,但是也没有很强势,总数35个左右
生命科学部,第三多,总数12个左右
地球科学部,似乎是0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第四多,总数估计在5个以内
信息科学部,总数3个以内
管理科学部,总数2个以内
医学科学部,总数0
交叉科学部,总数2个以内
官网(https://www.nsfc.gov.cn/publish/ ... bg/02/info95177.htm)给出的2024年各个学部的杰青占比情况,学科越多的高校,越是有利,特别是很多高校生医农工规模很大的高校,生医农工管:数理化地:交叉=255:149:29,像南开,如果要虎口夺食,目前能够切入点是信息和交叉,而且难度都也很大,地学南开也只能边缘切入。
各学部项目数:
数学物理科学部 52
化学科学部 55
生命科学部 51
地球科学部 42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78
信息科学部 53
管理科学部 13
医学科学部 60
交叉科学部 29
七月底该扩散了,怎么还没有消息… 据说物理1化学3生物1环境1 数学和信息要明年再战了 NKU 发表于 2025-8-1 12:32
据说物理1化学3生物1环境1
南开生物的贡红日教授官宣,https://sky.nankai.edu.cn/ghr/list.htm
贡红日以南开为单位发表一作science,以南开为通讯单位发表nature各一篇。随着去年南开高端冷冻电镜的建成,应该能助力他在南开的研究。
南开大学高端人才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硕博分别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及南开大学,专注氧化磷酸化系统的前沿基础与创新应用研究,先后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主持)、教育部U40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Molecula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eLife等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担任天津市蛋白质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天津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并担任 Nature、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等期刊审稿人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评审专家。
NKU 发表于 2025-8-1 12:32
据说物理1化学3生物1环境1
化学的是工材口刘阳 本帖最后由 NKU 于 2025-8-17 19:52 编辑
NKU 发表于 2025-8-1 12:32
据说物理1化学3生物1环境1
青A有6人:
生物,贡红日,官宣,https://sky.nankai.edu.cn/ghr/list.htm
化学,刘阳,可靠性极高的爆料
化学,王晓晨,网传
化学,张振杰,网传
环境,王鑫,网传
物理,金亮,可靠性极高的爆料
青B有9人:
计算机学院,侯淇彬,官宣,https://cc.nankai.edu.cn/2021/0323/c13620a549988/page.htm
电子信息,程洁嵘,网传
材料学院,房华毅,可靠性极高的爆料
材料学院,曹墨源,可靠性极高的爆料
材料学院,刘锦程,可靠性极高的爆料
NKU 发表于 2025-8-17 09:21
青A有6人:
生物,贡红日,官宣,https://sky.nankai.edu.cn/ghr/list.htm
化学,刘阳,可靠性极高的爆料
青B没有化学的吗? NKU 发表于 2025-8-17 09:21
青A有6人:
生物,贡红日,官宣,https://sky.nankai.edu.cn/ghr/list.htm
化学,刘阳,可靠性极高的爆料
刘阳是南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史林启的学生,也跟史发了很多合作文章,史在国内高分子圈很有名,以前是南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所长和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重点实验室主任。刘阳上太正常了,南开高分子已经很多年没上过青A了,上一次上应该2015年的张望清,也是史的学生, 本帖最后由 NKU 于 2025-8-17 13:39 编辑
Johnny 发表于 2025-8-17 13:02
刘阳是南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史林启的学生,也跟史发了很多合作文章,史在国内高分子圈很有名,以前是南开 ...
不是吧,至少2022年高分子所刘遵峰也上了杰青。
南开高分子要分两块来看,化学学院有一部分,生命科学学院有一部分,两个学院平均两三年就有一位,比如黄兴禄去年的杰青。
南开高分子跟医学结合很好,今年温州医科大学刘勇(南开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双博士学位),也是史林启的学生,也回归南开了,但并不是回高分子所,而是去了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NKU 发表于 2025-8-17 13:33
不是吧,至少2022年高分子所刘遵峰也上了杰青。
南开高分子要分两块来看,化学学院有一部分,生命科学学 ...
恩。我记错了。 本帖最后由 Johnny 于 2025-8-17 18:00 编辑
NKU 发表于 2025-8-17 13:33
不是吧,至少2022年高分子所刘遵峰也上了杰青。
南开高分子要分两块来看,化学学院有一部分,生命科学学 ...
刘勇本科是川大化学的,硕士是南开元素所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在高分子所,他以前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研究员,拿到了四青人才跳槽来的南开,他是1987年的,发得文章还可以,再加上史林启的支持,他未来也大概率能上青A。 Johnny 发表于 2025-8-17 17:58
刘勇本科是川大化学的,硕士是南开元素所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在高分子所,他以前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 ...
可能我记错了,因为史林启、刘勇和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圆凤经常合作,而李圆凤也是南开硕+南开/荷兰罗宁根双博士(也是史林启学生)。导致我以为他俩都是温医的附属医院出来的。
李圆凤去年应聘南开大学口腔医院的,跟口腔医院申静主任也合作得多,不知道最后去成没有,如果能够到口腔医院,势必也能带动附属口腔医院的科研发展。南开高分子跟生物医学工程有很深的渊源,这个方向如果做大了,也能够发不少材料类论文。
本帖最后由 Johnny 于 2025-8-17 19:30 编辑
NKU 发表于 2025-8-17 19:15
可能我记错了,因为史林启、刘勇和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圆凤经常合作,而李圆凤也是南开硕+南开/ ...
刘勇读博是在史林启课题组, 不过博士期间去荷兰格罗宁根联培了两年,所以拿的也是南开/格罗宁根双博士,回国先在苏州大学殷黎晨课题组以副研究员身份干了两三年,又跳槽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做独立PI,后来拿了四青后来到南开。他跳槽到温州可能与他一个博士同学申亮亮(硕博也在南开)在温州医科大学有关系。 本帖最后由 NKU 于 2025-8-17 19:33 编辑
Johnny 发表于 2025-8-17 19:23
刘勇读博是在史林启课题组, 不过博士期间去荷兰格罗宁根联培了两年,所以拿的也是南开/格罗宁根双博士, ...
南开把分子所放在了生科院,但是分子所本身跟医院有广泛的合作,包括高分子所也是。
比如刘阳在8月12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就是跟附属第一中心医院沈中阳合作的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1965-x
8月8日,刘勇的AM跟温州医科大学合作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510382
史林启跟附属口腔医院申静合作ACS NANO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12580
医科院血液病医院的合作也多
南开的材料类论文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如果高分子和医院的合作规模能够更大的话,或者具体说,如果能够指导附属医院进入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科研领域,那对医院和南开绝对大有裨益。附属医院论文发的多,南开受益也多,毕竟附属医院都以南开为课题和论文单位。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