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并不具有承担全国性工科人才支援的责任却做了
本帖最后由 萌萌的小猫 于 2025-7-27 15:53 编辑这也是导致东南大学现在综合实力不够强,声誉度不够好的一个关键原因,说白了就是人才流失,不够集中实力分散了,当然自身80年代之后没有把握住发展也是另一个方面,东南自身宣传不行又是另一个方面
这个主题是什么意思呢,按理说只有以工科立校的交通大学,北洋大学才有这个责任,还包括理工通吃,有留美巨大优势的清华有这个责任
中央大学工学院只是央大的一个普通学院,并不是央大立校的主体,也不具备留美的巨大优势按理说,他是不应该承担辐射全国主要地区工科的责任的
但是东南大学做了,他的前身央大工学院,南京大学工学院出去的人才中,去北航的1-4批博导有6人(其中1批次3人),去西工大的有7人(包括黄玉珊,罗时钧,刘千刚,黄震中这种大牛,这四个人在整个西工大历史上排前十都不为过),去西交的有4人(全部是第一批博导),去清华的1批次博导也有4人(其中还不包括计算机的创始教师吴),去哈工大的也有2人(包括力学宗师王铎和焊接宗师),这个输出力度,完全可以和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一拼了,但是,央大工学院只是央大,南大的一个普通学院(央大,南大的特色是综合性,他的办学宗旨导致并不需要特别突出某个学院),这样比,这样输出,这些自认为工科顶级的学校,其他理工科强校,好意思吗?
去南航,河海,南工大的就不谈了,这可以看做是自留地 所以说,东大与中央大学工学院不存在学术传承关系,她是个新学校。中央大学工学院早就被分而食之了,成了盘子里的,不在桌上。 wanquanhe 发表于 2025-7-27 15:53
所以说,东大与中央大学工学院不存在学术传承关系,她是个新学校。中央大学工学院早就被分而食之了,成了盘 ...
你从昨天晚上到今天的心情有点急躁了 萌萌的小猫 发表于 2025-7-27 15:56
你从昨天晚上到今天的心情有点急躁了
别着急,喝杯茶,静静心 清华一批次博士生导师居然也有4个央大工学院的,外校第一(虽然外校的不多,但4个已然排第一),这叫啥事? 东南大学承担了这个责任,声誉为什么不可以排前四?我早就提出这个观念,东南大学的声誉应该在目前的基础上提高20分都不为过(央大工学院的底蕴+院系调整后华东地区最强的电子信息院校),完全可以进华五,国家最高科技奖和两弹一星5个学生校友中,全部出自于央大工学院 只有一个钱骥是央大师范学院的(后来师范学院归为理学院),相当于央大理学院的代表,就算有央大文学院,金陵文理的加持,那就1✘4好了 然而却支援了成电。 南京工学院是1952年从南京大学分出去的部分工科,与金陵大学工学院,之江大学建筑系合并的,以前一直以社会主义新型大学自居,尽力与旧朝中央大学划清界限。1982年庆祝30周年,1988年改东南大学,庆祝85周年。接着抢祖宗,把南大的物理系吴健雄抢为校友。一贯投机取巧。现在妄图把中央大学中的工科全部继承,但东南大学短命的6年,工科很差,后来合并了 9所学校,是第一个拼多多大学,1927年改国内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改国内中央大学。1949年先后改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时还有河海,南师,南农第八个学校。南京工学院,与华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是同性质大学。应该是低调点,少吹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