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中国未来诺奖大丰收的网友不妨列列现在有哪些诺奖级成果
本帖最后由 阿姆斯壮 于 2025-10-6 19:24 编辑毕竟诺奖有滞后性也得先有诺奖级成果
否则光喊口号和预言国足获得世界杯没有区别 虽然不同意你天天针对浙江,你这个帖子倒是表示支持 东南大学信息超材料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10-6 19:15
虽然不同意你天天针对浙江,你这个帖子倒是表示支持
我啥时候天天针对浙江了?别乱扣帽子 不是很懂。只知道杨振宁曾经评价薛其坤的工作是第一次在中国实验室里做出诺奖级的成果。希望薛老师成功! 薛其坤,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张涛,单原子催化,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我认为这两个都是在中国实验室里做出来的诺贝尔奖级的工作,但诺贝尔奖需要时间熬,不过这两位都还年轻,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都还算年轻的 浙大那个骨头不用开刀的胶材料估计可以。 阿姆斯壮 发表于 2025-10-6 19:17
我啥时候天天针对浙江了?别乱扣帽子
我没敌意哈,你也是个实诚人 lol 只是劝一下
阿姆斯壮 发表于 2025-10-6 19:17
我啥时候天天针对浙江了?别乱扣帽子
这个如果成功,妥妥的诺奖plus,诺奖恐怕配不上它:
央视新闻消息,10月1日,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BEST装置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交付,成功精准落位安装在BEST装置主机大厅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 l* j5 S8 j, ^% O* T 可控核聚变一旦成功,是超诺贝尔的科技进步,直接带领人类走向新文明 颜宁,公公 冷冻电镜 a4633464 发表于 2025-10-6 19:18
薛其坤,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张涛,单原子催化,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这两个看起来是最有希望的,都是在纯粹的物理、化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做出的成果,都是“首次”“首位”级别的 中科院天津所的那个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如果能进一步大规模产业化,我认为同样是堪比合成氨这样的诺贝尔奖级工作,就如同哈伯-博世合成法一样,哈伯提出实验室方法,博施进一步改良到大规模工业化,最终两人一起获得诺贝尔奖 叶中菩提 发表于 2025-10-6 19:23
这两个看起来是最有希望的,都是在纯粹的物理、化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做出的成果,都是“首次”“首位”级别 ...
是的,重要的是这两位老师都还很年轻,都才60多岁,还有很多机会 a4633464 发表于 2025-10-6 19:23
中科院天津所的那个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如果能进一步大规模产业化,我认为同样是堪比合成氨这样的诺贝尔奖 ...
张涛院士单原子催化是不是诺贝尔奖级别? a4633464 发表于 2025-10-6 19:23
中科院天津所的那个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如果能进一步大规模产业化,我认为同样是堪比合成氨这样的诺贝尔奖 ...
靠谱。薛其坤、化物所那俩看不懂不评价。 真面 发表于 2025-10-6 19:25
张涛院士单原子催化是不是诺贝尔奖级别?
我前面已经说了,这个工作很重要,绝对诺贝尔奖级别 卢煜明 陈志坚 user678 发表于 2025-10-6 19:18
不是很懂。只知道杨振宁曾经评价薛其坤的工作是第一次在中国实验室里做出诺奖级的成果。希望薛老师成功! ...
不是。
几十年前杨振宁就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中国作出的诺奖级成果,并向诺奖委员会推荐。当然不可能获奖,业内人士都知道,那是很一般的东西。
隔行如隔山啊。杨不是搞实验物理的,更不是搞化学的,对于他所说的超出他自己专业的意见,听听就好
a4633464 发表于 2025-10-6 19:18
薛其坤,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张涛,单原子催化,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嗨,张涛的东西人家已经做过了,张不过是改个名字而已,怎么可能 现在几乎没有。而且国内基础科研投入很低,预计到40年代才可能有真正的诺奖级结果。获奖可能2070-80年代吧。 huangpu09 发表于 2025-10-6 19:22
颜宁,公公 冷冻电镜
开玩笑吧
2021年 David Jay Julius 获奖的时候,就表示颜,施没戏了,更别说2024年AI 出来了,David Baker,Demis Hassabis和John M.Jumper 获奖就表示颜,施彻底没戏了
只是可惜了程亦凡,他的水平和成果是足够的 真面 发表于 2025-10-6 19:25
张涛院士单原子催化是不是诺贝尔奖级别?
No way qwe123 发表于 2025-10-6 19:30
卢煜明 陈志坚
也不太可能。
简阅威比卢更原创。别人近似陈的东西已经发过了 a4633464 发表于 2025-10-6 19:18
薛其坤,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张涛,单原子催化,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补充一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薛其坤课题组进行了实验验证,而不是首次提出该理论。 这个预言不了,跟屠呦呦一样。:lol:lol
这个预言不了,跟屠呦呦一样。:lol:lol
看看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如何 myworld 发表于 2025-10-6 21:04
看看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如何
你说的张透明? 忽如远行客 发表于 2025-10-6 20:28
补充一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薛其坤课题组进行了实验验证,而不是首次提出该理论。 ...
张首晟可惜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