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国内稀土永磁电机的开创单位和技术源头
本帖最后由 tianya2088 于 2025-10-14 06:46 编辑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确实是中国最早开展稀土永磁电机研究的单位之一,甚至可以说是这一领域的开创单位和技术源头之一。
下面是比较权威、具体的时间线和背景
一、起始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
时间:大约在 1975年前后背景:当时中国刚开始接触钐钴(Sm–Co)稀土永磁材料,哈工大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稀土永磁电机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主要人物与团队:由哈工大电机系的张锡纯、刘克、王志功等教授牵头,组建了“稀土永磁电机研究组”。研究内容:
钐钴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设计方法高温稳定性与磁路结构优化小型伺服电机与航天控制电机的试制
二、快速发展阶段:1980s–1990s
1980年代初,哈工大研制出国内第一台钐钴永磁直流电机;随后又研制出永磁同步电机和步进电机样机,在航天和仪器领域应用。1986年起承担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如**“稀土永磁电机系统”**。1990年代,随着钕铁硼(NdFeB)问世,哈工大在材料、磁路、控制三方面形成系统化研究成果,成为国内稀土永磁驱动系统的重要学术中心。 三、应用突破:2000年以后哈工大稀土永磁电机团队在高速电机、航空航天特种电机、电动车驱动电机等方向持续领先。部分成果已应用于:“嫦娥”“神舟”系列航天工程潜艇与舰船电机系统高性能伺服系统小结
项目
内容开始时间
约1975年首批研究方向
钐钴永磁电机设计与航天伺服应用主要贡献
国内最早系统研究稀土永磁电机设计、分析、控制方法的单位之一代表成果
国内首台钐钴永磁直流电机;多种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样机现状
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电机系统研究中心,持续引领稀土永磁电机领域
各类中小微特种电机产品的设计与小批量制造机构是中电科集团在上海的第21研究所。 业界肯定有相关研究所,不然毕业的硕博去哪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