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称不守恒的思想突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在国际高能物理圈内根本不是秘密:就是李政道先提出来的。
不过囿于杨老学术圈的地位,且一直在世,加上两人都特别高寿,很多知情人不方便公开讲话,甚至已经去世。关于宇称不守恒的思想突破是李政道首先提出来的证据太多了,并且很具体,比如:
1956年4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布德、克瑞蒂安、雷特奈尔、塞缪斯、史瓦兹和斯坦伯格(注:史瓦兹和斯坦伯格是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他们的实验文章中做了宇称不守恒的分析,并在他们的论文中对李政道表示感谢(注:没提杨振宁)。 这项实验的参加者之一史瓦兹,在他1986年的回忆中关于1956年4月宇称不守恒的思想突破,讲得很清楚,这个思想是李政道提出来的。
而杨振宁回忆说,在1956年5月初,他在与李政道午餐时忽然在一个节骨眼上想到了宇称不守恒的思想突破。时间根本对不上,且无任何旁证(注:原则上在场的李政道可以当唯一的旁证,但毫无疑问,此说法遭到李政道的激烈反对)。
杨振宁的综合物理贡献(杨-米尔斯方程主导+宇称不守恒参与)稍大于李政道的综合物理贡献(宇称不守恒主导)。
杨振宁主导的杨-米尔斯方程1954年提出(注:杨李二人获奖论文1956年发表),由于质量问题长期被学界搁置,杨振宁在很长时间内的学界名声主要来自于宇称不守恒,不能不争。
后来杨-米尔斯方程在学界日益受到重视,原本学界平起平坐的平衡被打破,李政道也不能不争
如果杨振宁主导提出的杨-米尔斯方程是在1956年之后发表,且很快被学界重视,也许杨振宁就无需再争宇称不守恒思想突破的优先权
说双方都有一定责任是指:李政道事实上违背了当初双方的约定(不对外公开研究过程细节,因为一公开肯定就能判断谁的贡献大),当然杨也违背了。但双方都认为是由于对方先公开(HUSHUOBADAO),然后自己才公开的。 那篇paper的第一作者是李,第二作者是杨 李的公开还导致吴健雄实验方法泄露 人都死‘还要怎样。杨振宁数学好 可以了。
两位科学大师都在不久前作古,一代人的所谓恩怨也已经烟消云散。
但 无论如何,这两位科学大师,尤其是杨老在物理学历史上的功绩,依然光辉耀眼。 跟学校里导师抢一作的一样,肯定是被抢的学生发声。论文顺序的确是李杨,是杨说年纪大,以及当初领奖的时候杜说要走秦前面。 独孤九剑破刀式 发表于 2025-10-24 12:26
人都死‘还要怎样。杨振宁数学好
杨-米尔斯规范场的数学部分得到谷超豪很大的帮助。 宝总 发表于 2025-10-24 12:27
跟学校里导师抢一作的一样,肯定是被抢的学生发声。论文顺序的确是李杨,是杨说年纪大,以及当初领奖的时候 ...
看来,杜致礼真不是省油的灯,没有她的挑拨,也许杨李就不会走到如今的地步 在国内的贡献主要有三条:
1.引进姚期智大师,对计算机发展有贡献
2.发明“8228”理论引领知识分子新时尚
3.反对大型对撞机建设节省国家投资 不管是不是大师,说谎都会受到鄙视。 没有杨,李成就不大。没有李,杨成就还更大。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有杨带着李,才有成果,离开了杨,李就普通了。 杨和李,相当于半师半徒关系,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关系。 cqtss 发表于 2025-10-24 13:10
没有杨,李成就不大。没有李,杨成就还更大。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有杨带着李,才有成果,离开了杨,李就普 ...
神理论,就宇称不守恒这个成果难道不就是你说的没有李,杨成就不大吗 萌萌的小猫 发表于 2025-10-24 13:11
神理论,就宇称不守恒这个成果难道不就是你说的没有李,杨成就不大吗
你最近在杨的相关话题下过于活跃了。而且一直在说杨的不是。 董老师 发表于 2025-10-24 13:00
在国内的贡献主要有三条:
1.引进姚期智大师,对计算机发展有贡献
2.发明“8228”理论引领知识分子新时尚
推动设立未来科学大奖,为本科生上课,提携年轻人,鼓励优秀人才回国效力,1957年在斯德哥尔摩的发言,也讲的不错,我为自己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而感到骄傲 是的 可能是李先 圈里的人都知道,两位大师都已驾鹤西去,再说意义不大,多宣传励志爱国的内容,比较有意义 idea不值钱,一天可以脑子里飞过100个idea,能证明一个才是贡献。
比如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都是谜底就写在谜面上,证明才有意义。 灵感值钱哈 别的不说,署名按李的说法是以姓的首字母为序的,李说这是理论物理的国际惯例。 杨仅在他们合作的第一篇文章中是第一作者,李后来就此交涉,后面的20多篇都是李主张的“国际惯例” 大山猫 发表于 2025-10-24 15:37
别的不说,署名按李的说法是以姓的首字母为序的,李说这是理论物理的国际惯例。 ...
早年李啥都不是的时候。杨大哥,为了托举他,很多文章主动把他挂在第一作者,还给他介绍普林斯顿高研院的工作。他觉得他排第一是字母排序就是应该的?在芝加哥读书的时候,杨大哥把他排第三作者他怎么不反对?。 roundmoon 发表于 2025-10-24 15:41
早年李啥都不是的时候。杨大哥,为了托举他,很多文章主动把他挂在第一作者,还给他介绍普林斯顿高研院的 ...
按李主张的惯例,宇称不守恒文章署名次序并不足以证明他是主要贡献者。 大山猫 发表于 2025-10-24 15:54
按李主张的惯例,宇称不守恒文章署名次序并不足以证明他是主要贡献者。 ...
理论物理与基础数学差不多,按惯例署名没有先后顺序,都视为均等贡献。 杨米方程一个纯粹数学领域上的成就不适合参与物理领域的地位比较 杨的一生,完全诠释了精致的利己主义一词。 那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杨振宁。 Cyride 发表于 2025-10-24 13:56
你最近在杨的相关话题下过于活跃了。而且一直在说杨的不是。
许多国人都有一个坏毛病:看不得别人的好,因此常常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共甘甜。 这个主题没有问题 网大论坛为何一直都有一群小白,今天说有大人物出席杨追悼会的那群人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