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的小猫 发表于 2025-11-9 21:42:19

民国时期三个中大

一个是广州的中山大学
一个是南京的中央大学,简称中大(曾经短暂简称四中大)
一个是北京的中国大学(某种程度上是逼格最高的,孙中山当董事,宋教仁,黄兴当校长)

南雍山 发表于 2025-11-10 11:15:32

1928年,存在的三个中大。北京的国立中华大学、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广州的国立中山大学。

萌萌的小猫 发表于 2025-11-10 11:35:48

南雍山 发表于 2025-11-10 11:15
1928年,存在的三个中大。北京的国立中华大学、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广州的国立中山大学。 ...

1928年之后的

tsenway 发表于 2025-11-10 12:28:25

区分北民时期与南民时期
1927年北伐军没进北平,北平实际上处于北洋政府控制,南民的中山大学系列没对北平市发生实际影响。
实际上,由于北伐军的全部军费基本上来自上海银行集团的集资,为了稳住财源,常凯申、李宗仁、白宗喜也没敢弄乱上海局面,上海教育也是自行其事,没有所谓的“中山大学”。
1927年北洋海军在上海易帜为北伐军海军,白崇禧北伐军进上海。KMT七个小矮人(相当于三公三将军)除胡汉民、常凯申、谭延闿有独立的府衙或总司令行辕外,其余李烈钧、蔡元培、林森、孙科都为了实现“开府”,而把目光移向交通大学。因为交大有气派的校长办公厅容闳楼以及完整的行政人员配置。谁兼了交大校长就有了自己独用的“府衙”。其中犹以孙科蔡元培最激烈,最终是七个小矮人联名委任蔡元培为交通大学校长,妥协条件是继续承认交通大学是交通部第一大学。而半年后,孙科以交通部长的身份出任交通大学校长,把蔡元培挤出去当中研院。不过,蔡元培还是把交大校长办公厅兼作南民政府中研院办公厅。
交大也就是因为七个小矮人的利益冲突保留成为交通部属第一大学,继续十多年功夫享受资金比较充裕的交通部的资金供应。

tsenway 发表于 2025-11-10 12:39:53

本帖最后由 tsenway 于 2025-11-10 12:42 编辑

1928年李宗仁北伐军进入北平。此后北平实际上是以北平大学名义,概括了老都城的大学。北大下降为北平大学的学院,蒋梦麟正式失去北大校长资格。北大师生十分不甘。这时,北大1913--1916年的老校长胡仁源在最难堪之际出任北大学院院长,基本保住北大(学院)的独立性,直到北大复校后,再离开北大。胡仁源处事刚毅不退让,办学时纪律严明,十分得罪人(包括1913--1916年拒绝劝进而得罪袁世凯),但他关键时刻对北大都有功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国时期三个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