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江浙沪出生的院士占80%以上,复交浙基本都浪费了
本帖最后由 阿姆斯壮 于 2025-11-16 08:52 编辑参考之前我统计的华五本科院士校友籍贯,非江浙沪出生的可以忽略。
改开后本科院士校友
浙大3人
陈学东 安徽人
黄和 湖南人
焦宗夏 辽宁人
复旦2人
贺福初 湖南人
张亚平 云南人
上交3人
凌文 广东人
徐青 湖北人
丁洪 湖南人
23年院士籍贯湖南13人
江苏13人
河南12人
安徽11人
山东11人
辽宁10人
浙江10人
湖北8人
江西5人
陕西5人
四川5人
黑龙江4人
河北4人
吉林3人
山西3人
福建2人
甘肃2人
内蒙古2人
重庆2人
天津1人
广西1人
西藏1人
云南1人
香港1人
本帖最后由 阿姆斯壮 于 2025-11-16 08:52 编辑
江浙沪还是带着一种自身优越的小家子气。和京校比,缺乏海纳百川的大气。
改开后本科校友
北航18人,分布在11省
王巍 陕西人
李东 陕西人
李仲平 湖北人
孙聪 辽宁人
唐立 江苏人
陈祥宝 江苏人
丁赤飚 江苏人
张军 安徽人
曹建国 安徽人
范瑞祥 甘肃人
李陟四川人
王自力 四川人
吴剑旗 四川人
邢丽英 山东人
苏东林 山东人
朱坤 湖南人
辛万青 江西人
冯志海 浙江人
本帖最后由 阿姆斯壮 于 2025-11-16 08:50 编辑
有人说复交学术人才培养不行,是因为毕业挣钱,其实根本不是。
清北航作为京校难道毕业不挣钱?北京生活压力不大?
批评得对,江浙沪本地人占比太高,跟京校比没有实现海纳百川,人才地域多元化。侧面反映北京不愧是首都,全国人才集中地,不得不服。 南京学校很多籍贯外地的上了院士 丁洪 祖籍福建 华五就科大最多元,对得起名字中中国两个字。 楼主现在就下结论,有操之过急之嫌。
比如本届院士增选,原杭大、浙农、浙医姑且不提,就说原浙大吧。原浙大本届有望新增4-6名本科院士校友。新增4名的话,预计籍贯(准确地说应该是出生地/成长地)分别是浙江、江苏、山东、湖南,籍贯遍布四个省份;新增6名的话,预计籍贯分别是浙江、江苏、山东、湖南、安徽、吉林),籍贯遍布六个省份。
北京大学就出这种low玩意??2023年、本科校友。。。,这样的限定范围的样本都能让你得出结论,北大的哪个统计学教授教出你这个玩意的? tch7022343 发表于 2025-11-16 13:01
批评得对,江浙沪本地人占比太高,跟京校比没有实现海纳百川,人才地域多元化。侧面反映北京不愧是首都,全 ...
这么厉害,北京为啥不倾全市之力养中西部地区?怎么北京还要从东部沿海省份吸血? 南京樱铁 发表于 2025-11-17 09:11
北京大学就出这种low玩意??2023年、本科校友。。。,这样的限定范围的样本都能让你得出结论,北大的哪个 ...
华东理工这种小丑学校就别上网大蹦哒了 阿姆斯壮 发表于 2025-11-17 15:40
华东理工这种小丑学校就别上网大蹦哒了
不管如何,人家比你阳光多了,哪里来哪个学校,清清楚楚。您呢,阁下,天天阴沟黑子攻击来攻击去。 tch7022343 发表于 2025-11-16 23:15
华五就科大最多元,对得起名字中中国两个字。
科大应把京校时期的减掉再看,看剩下的院士的籍贯分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