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物理这么强为啥没人上?
张远波还年青,但另两人不比当选者差啊,为什么没上?复旦物理很强吗?
清北科南交 ,这五个,比的过吗 没觉得,没上说明不够强。
周磊第一次选,目前他应该希望最大,还是70后,第一次不上很正常
沈健选过多次,今年停牌,没国家奖,再选也挺难
资剑跟张远波跟封东来,这三个人很像,少年成名,但后期不如早年,张和封一篇nature都发不出。但封东来总算选上了,毕竟有国家奖加持,张年轻还有的是时间,资老师这两年又发nature,相当第二春,但年纪太大了
天文的袁峰,第一次选,今年国家奖也没中,有的等
资老师一直是单干,很不容易吧 DFL 发表于 2025-11-16 10:40
没觉得,没上说明不够强。
周磊第一次选,目前他应该希望最大,还是70后,第一次不上很正常
张和封大把顶刊吧? 本帖最后由 曾经沧海难为水 于 2025-11-16 10:55 编辑
这位
向红军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计算凝聚态物理,包括磁性、铁电性、多铁性、计算方法(包括机器学*方法)发展及软件开发等。发表SCI论文200多篇,其中在Phys. Rev. Lett.上发表论文30多篇。201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奖,2021年入选美国物理学会APS fellow,2023年获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2024年获科学探索奖。
8月份刚获得2024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本帖最后由 忽如远行客 于 2025-11-16 11:05 编辑
。。。。。。。
我是听我们老大说资老师早该上的。不过我看他是23年才开始报的 那个已退位的前副校长倒是有有物理学国家自科二等奖的,好奇为啥不参选? wangxj 发表于 2025-11-16 10:48
资老师一直是单干,很不容易吧
资老师1964年生,30多岁暴得大名,现在60岁又发nature,又获上海科技一等奖,不容易。张远波和袁峰今年都报了国家奖,没过初评。预计下届沈健再试一次,重点还看周磊了,再后就看张远波了,还得继续报国家奖,大文章也要厚积薄发给续上。
1、周磊(首次,2019国家奖),1972,物理,许宁生
复旦副校长(2023-),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PTICA Fellow,2019),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 2024),中国光学学会会士(COS Fellow,2024)。
2、袁峰(首次),1970,天体物理,崔向群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副台长,上海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领军人才、基础物理突破奖等奖项。
3、资剑,1964,物理,王玉鹏
1998年国家青年科技奖,2023年度上海自然科学一等奖,2025年Nature。
4、张远波(首次),1978,物理,中国科协
2010年国际基础与应用物理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2013年求是杰出青年奖,2016年首届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18年上海青年杰出科技贡献奖,2020年第二届科学探索奖、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物理奖,2022年上海科技精英。2020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2023年获得首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同年受聘“相辉学者”。
5、沈健,1968,物理,应用表面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磁学分委会主任。1998年获德国马普学会Otto-Hahn奖章,2002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年度青年科学家(1人),2003年获美国能源部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美国总统青年科技奖(PECASE),2011年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曾任美国真空学会磁学部主席,美国真空学会东田分会主席。 封21年在科大参选院士当选的,科大物理院士及校友实力不容小觑 DFL 发表于 2025-11-16 11:15
资老师1964年生,30多岁暴得大名,现在60岁又发nature,又获上海科技一等奖,不容易。张远波和袁峰今年都 ...
这5个人里面,后面两届周磊最有希望,张远波还要慢慢排队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发表于 2025-11-16 10:54
这位
向红军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计算凝聚态物理,包括磁性、铁电性、多铁性、计算方法(包括机器学*方法) ...
向红军和张远波差不多年龄,看谁先中国家奖了 DFL 发表于 2025-11-16 11:15
资老师1964年生,30多岁暴得大名,现在60岁又发nature,又获上海科技一等奖,不容易。张远波和袁峰今年都 ...
听老大说,上海奖和精英啥的资老师推了好几次。 DFL 发表于 2025-11-16 11:15
资老师1964年生,30多岁暴得大名,现在60岁又发nature,又获上海科技一等奖,不容易。张远波和袁峰今年都 ...
4张和5沈,有点类似于数学的LZ和FJX?至少年龄上很相符? DFL 发表于 2025-11-16 10:40
没觉得,没上说明不够强。
周磊第一次选,目前他应该希望最大,还是70后,第一次不上很正常
我记得张远波发了几篇NS ,你说他发不出N,是我记错了,还是你记错了? Y13857350719 发表于 2025-11-16 11:29
4张和5沈,有点类似于数学的LZ和FJX?至少年龄上很相符?
我们老大不看好沈,没提过周 我来看大家吹牛 发表于 2025-11-16 11:31
我记得张远波发了几篇NS ,你说他发不出N,是我记错了,还是你记错了?
我也记得有大把 wangxj 发表于 2025-11-16 11:33
我们老大不看好沈,没提过周
你以为你老大是神 舵手 发表于 2025-11-16 11:34
你以为你老大是神
做为跟班当然只能听老大的 我来看大家吹牛 发表于 2025-11-16 11:31
我记得张远波发了几篇NS ,你说他发不出N,是我记错了,还是你记错了?
早年多,张上一篇主刊也超过五年了吧,封上院士前十年可能都没发一篇,都是三十多岁最牛。
当然prl和nature子刊不缺。 复旦物理凝聚态方向的赵俊也有两篇N主刊,不过肯定的排在张和向后面。 Y13857350719 发表于 2025-11-16 11:29
4张和5沈,有点类似于数学的LZ和FJX?至少年龄上很相符?
还真是,数理这两对年龄刚好一样。但张还没国家奖,物理业内地位也不如雷震,雷震至少学会副理事长啥的。沈也不如傅吉祥。物理的60后希望渺茫,要靠年轻一代了:72年的周磊,78年的张远波/79年的向红军(看国家奖)
数学王国祯今年国家奖过了初评,下届、最晚下下届也会参选,另两个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的60后:傅吉祥、陈猛机会越来越小。后续数学有三个国家奖得主参选:68年的汤善健,78年的雷震,85年的王国祯。
xkx267 发表于 2025-11-16 12:00
复旦物理凝聚态方向的赵俊也有两篇N主刊,不过肯定的排在张和向后面。
都要先获得上海科技一等奖,再报国家奖。几个年轻人都差不多,本来张远波更突出,但疫情以来熄火好几年了 DFL 发表于 2025-11-16 12:08
都要先获得上海科技一等奖,再报国家奖。几个年轻人都差不多,本来张远波更突出,但疫情以来熄火好几年了 ...
张远波最突出,感觉迟早会上。以前和陈仙辉合作那篇黑磷的文章,现在被引用接近八千次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