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0|回复: 9

6月6日,复旦医工交叉成果登Science

[复制链接]

高级战友

Rank: 4

84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6-6 06:2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周鹏/王水源团队、( x) A8 Q5 [( S) Q4 b
5 Z% O# c4 F2 m( {, H4 }
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脑科学研究院张嘉漪/颜彪团队' e8 k2 N1 e- o+ i
0 r$ B) T- E# L7 a
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胡伟达团队
; L$ H5 v! }, {) I# P  H% ]% e/ B1 ?  Z3 L4 E' G/ ]
开发出全球首款覆盖可见光至近红外二区(470-1550nm)的超视觉假体在器件的光电流密度和视觉修复的光谱范围上均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高级战友

Rank: 4

84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06:2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复旦医工交叉融合助力视觉重建与增强的又一硕果为全球超2亿视网膜退化患者带来希望成果6 ~9 n+ z) ~# o+ z6 w. G+ w
5 H% n/ u3 x7 w8 o
以《碲纳米线视网膜假体增强失明视觉》(“Tellirium Nanowire Retinal Nanoprosthesis Improves Vision in Models of Blindness”)为题0 R1 w! w+ r7 m& E6 W5 R7 q
9 J* l% ]- e4 G% |
于北京时间2025年6月6日凌晨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发表

高级战友

Rank: 4

84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06:2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复视网膜上退化的感光细胞,是让失明者重见光明的关键突破口。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特制电线穿过眼球,通过外部供电刺激视网膜细胞来恢复感光,但这种侵入式的治疗手段创伤较大,且需随身携带外接设备,给患者的术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 Q- g# h$ K7 J+ |" z7 U9 q# B) g2 P9 b7 x" M* W
为了寻找视觉恢复的更优解,张嘉漪带领团队持续在交叉学科领域探索。2023年,团队综合光电材料、神经科学、临床医学三大领域力量,研发出一款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的人工光感受器,可以在光线照射下直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无需额外供电,有望让盲人重获光明。不过,基于这一光感受器的视觉恢复效果尚且局限在可见光范围内(380-780nm)。

高级战友

Rank: 4

84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06:31: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想拓展视觉恢复边界,还得在材料上下功夫。”张嘉漪认为。听闻这一想法,长期从事神经形态器件研发的周鹏/王水源团队很快萌生了灵感,双方一拍即合。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4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6-6 06:3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恭喜!牛逼啊。这伙计前途无量啊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65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6-6 06: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6-6 06:28
: P5 {' G4 r+ V; f这是复旦医工交叉融合助力视觉重建与增强的又一硕果为全球超2亿视网膜退化患者带来希望成果" D2 V+ e5 ^2 u
" T! _& L6 P+ S" c1 C7 o- g$ r
以《碲纳米线 ...
9 q" T5 r6 }( m" _. a1 h7 `& Q
复旦交叉学科发力,祝贺恭喜!

高级战友

Rank: 4

84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06:4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eak9918 发表于 2025-6-6 06:32
" X$ ^" Z1 A$ a1 _( M1 E* I恭喜恭喜!牛逼啊。这伙计前途无量啊
1 s) h; C! M: y; I2 P) P
周鹏确实牛

高级战友

Rank: 4

84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08:1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6日凌晨2点,中国科学家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线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借助脑机接口等技术,新一代视觉假体不仅使失明动物恢复可见光视力,还可扩展其视觉功能,这为失明患者复明提供了新可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高级战友

Rank: 4

84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12:4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大量材料筛选,联合团队最终确定以碲纳米线网络(TeNWNs)取代受损的光感受器。在没有外部电刺激的情况下,这种材料经过光照可以自发产生高密度光电流来激活残余的视网膜通路,达到不同维度纳米材料下的最高光电流水平,从而将视觉修复波段从可见光推进至近红外二区(470-1550nm),这也是目前国际上最广谱的视觉光感重建波段。

高级战友

Rank: 4

84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17:2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嘉漪介绍,这款视觉假体相较过去的人工光感受器薄了10倍以上,可谓“薄如蝉翼”。与此同时,国际上现有的红外光感知技术仅能应用于正常运作的视网膜上,但视觉功能正常者不会无故接受一次有创的植入手术。“我们这一方案应该说更为理想,因为正常人一般无法接受植入手术,尽管它是微创的。只有在修复视觉的同时实现增强,不仅能让失明者重获可见光感,还能让他们看到普通人感知不到的红外光。”王水源解释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7-18 12:40 , Processed in 0.15673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