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54|回复: 17

南京大学曾经两次申请南京大学校名被拒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Rank: 4

5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7-18 09: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萌萌的小猫 于 2025-7-18 09:41 编辑

第一次:


[size=18.6667px]五四运动以后,教育界呈现出一片活跃的新气象。全国教育联合会数次会议上都在酝酿 “改高师为大学”之事。南高校长郭秉文也力持此议,他认为民国初年,教育部划分大学区,南京为其一。从南京的历史、地理以及东南学子需求诸方面看,改高师为大学尤为当务之急。加之可将南洋劝业会旧址扩充为校址,将南高改为大学更具条件。郭秉文也曾与教育部长范源濂、教育部次长、教育部视学及其他教育界名流谈及在南京建立国立大学事宜,各方面也均表示赞成。1920年4月7日,郭秉文在南高校务会议上首次提出“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建立南京大学”的建议。与会者经过讨论,一致赞成,并决定组成大学筹备委员会。该会通过四次讨论,拟具了初步计划。1920年9月,郭秉文携带计划前往上海,与各方面进行接洽,并商得张謇、蔡元培等9位先生作为共同发起人,加上郭秉文,共10人,联名致书教育部,建议在南京添设大学,全文如下:
[size=18.6667px]敬启者:案奉大部。函开,接奉来函:关于南京添设大学一案暨计划书各件均悉。查建设南京大学,本部早有此议,唯限于经费,未克实行。今承荩筹,拟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建设南京大学,以宏造就。本部极表赞同。唯查所拟进行计划,自10年度起,南高师停止招生,俟旧有学生全体毕业后,即将南高名称取消。目前虽大学与高师名目并存,而实际无异停办高师,专办大学。此与本部原定大学校系统不无出入。查南京高等师范原设有教育、农、工、商各专修科,程度较高,范围较大。如将以上各科改归大学,而留南高师本科照旧赓续办理,既可谋大学速现,复与现行学校系统不相抵触,似较妥善。即希分别商订办法,再行送部酌夺等因。奉此。谨如命改定,将南高师原有之教育、农、工、商4科改归大学,并与高师会商,就9年(1920年——著者注)度预算临时费项下,撙节指拨81000元,以充大学筹备开办经费。相应请缮一份,备函送呈台鉴。只希裁夺施行,实为公便

[size=18.6667px]但最后北洋政府批下来是东南大学






赞助会员

Rank: 4

5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7-18 09: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次:


1928年2月23日张乃燕以校长布告公布改名,当即遭到学生的强烈反对,召开全体大会,并组成“改定校名**代表团”。学生之所以反对“江苏大学”之名,其理由有4条:一是“江苏大学”一名,“既不足以冠全国中心之学府,又不足以树首都声教之规模”,如果仅用“江苏大学”之名,“则范围仅限于一省,规模自属于一隅,全国学术失其中心”;二是就学校历史而言,该校由三江师范而两江师范,而南京高等师范,而东南大学,以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江苏境内9校合并为第四中山大学,虽然校名屡次变更,“要皆足以代表东南各省共有之学府”;其三,“江苏大学”以省界来命名,乃是封建时代之名称,不足以显示“党化教育”的学校;其四,江苏教育素发达,将来设两个大学区又何尝不可,不能以省名自限。由此提出要求将校名改为“国立南京大学,之所以如此,还有3点考虑:一是国际性,东西文明各国都有一所首都大学,如日本的东京大学、德国的柏林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均是用来作为国家大学的代表,现在如果想与东西各国首都大学并驾齐驱,当以“国立南京大学”为最优国际性;二是永久性,社会政治变化无常,欲使校名一成不易,与国际各国悠久大学相媲美,“国立南京大学”最有永久性;三是便利性,施行大学区制,大学区以省名来命名,大学以所在地之名来命名,亦属两便,并不矛盾。(参看1928年5月《大学院公报》第5期第50-52页《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改定校名**代表团**铮等来呈为请求改该校名为国立南京大学由》)
但当局对此却置之不理。学生们并不甘休,6次**,1928年4月13日800余学生抬着“江苏大学”校牌,要求退还政府。与此同时,致函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寻求支持。吴稚晖也认为位于首都的大学,不宜以江苏的省名来命名,因此他向政府提出将江苏大学改名为“国立首都大学”。此议一出,各方都表示赞同。但就在此时,又出现了另一改名主张。时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的马饮冰(即抗战胜利后任南京市副市长的马元放)提议将“江苏大学”改名为“中央大学”,因“中央”二字,既可表示国都的所在地,又更足以显明文化的中心。他认为“一国首都所在地,允宜有一名实相符之中心学府,以江苏大学现在之规模,在国中实不多见,足以形成中心之学府。‘中央’二字,何等冠冕,何等辉煌,故吾国人不欲造成全国之中心学府而已,否则除该校正名为中央大学也,实别无相当之名称。”(参看1928年4月26日上海《民国日报》第2张第4版,马饮冰:《读分区大学问题余议后》)。马饮冰的主张,立刻受到全国重视。政府最终采纳了马氏的意见,正式训令将“江苏大学”改称为“国立中央大学”


这个是被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拒绝了,吴稚晖虽然反对叫“江苏大学”,但也反对叫“南京大学”。吴稚晖 他认为,南京官方名称其实是江宁,只不过明朝时把南京作为陪都,才有了南京这个俗称。用陪都的名称来命名大学,不大气

赞助会员

Rank: 4

5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7-18 09: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世纪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挤水版各校毕业校友统计

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丛书的特点:
1.中科院下属机构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科学院院士卢嘉锡(当时刚卸任不久的科学院院长)等主编,一共六卷,六卷总人数控制在600多人,规模适中,涵盖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天⽂学家、地学家、⽣物学家、农学家、医学家、以及技术科学家即发明家和⼯程师,堪称优中选优
2.充分考虑入选者的事迹,论文,地位,贡献,实力
3.不唯院士,不唯当时在世者,对于建国前和建国后有突出贡献和成就的科学家,即便不是院士或者已经去世,严选后也入了名录
4.不唯国内,对于有突出成就的华人,也精选入列

严选统计方法
1.只按毕业生校友统计
2.只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统计(高师本科毕业,专门学校本科毕业,预科毕业,中等科毕业均不统计)
3.西南联大独立统计
4.不含副合并院校

南京大学:74人
清华大学:73人
北京大学:57人
西南联大:40人
浙江大学:25人
交通大学、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23位
中山大学,金陵大学:18位
上海医学院:13位
同济大学:11位
厦门大学:10位
唐山交大:9位
武汉大学:9位
南开大学:8位


如果南京大学名字1920年就申请成功,且不被KMT折腾(连名字也要被其折腾),这统计的南京大学74人就真的是完全的南京大学74人了(虽然本质是就是南京大学74人)

新手上路

Rank: 1

3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7-18 11: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的金陵大学英文名  University of Nanking , 国立南京大学叫 National University of Nanking ?

白金长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

570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7-18 11: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回忆了

赞助会员

Rank: 4

5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7-18 11: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叫正本清源

赞助会员

Rank: 4

5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7-18 11: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不日 发表于 2025-7-18 11:29
当时的金陵大学英文名  University of Nanking , 国立南京大学叫 National University of Nanking ?
...

原来金不日也是哈工大的

赞助会员

Rank: 4

5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7-18 11: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不日 发表于 2025-7-18 11:29
当时的金陵大学英文名  University of Nanking , 国立南京大学叫 National University of Nanking ?
...

反正,民国公立大学正式名称都喜欢加个国立二字,就现在台湾很多中学还在叫国立什么什么女子中学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7-18 11:5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南京大学被批准,南京工学院也就如同中山大学分出去的华南工学院(也在原中山大学校址),武汉大学分出去的华中工学院了。
发表于 2025-7-18 12: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乙贵人 于 2025-7-18 12:11 编辑

第一次没说清为啥不准用南京啊,一笔带过被拒。然后以为中央二字大气上档次,没想到中央是会变的
此外,二是永久性,社会政治变化无常,欲使校名一成不易,与国际各国悠久大学相媲美,“国立南京大学”最有永久性。这看似很在理,南京是永恒的,但要是被改名南平,这条就没了

新手上路

Rank: 1

3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7-18 12: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萌萌的小猫 发表于 2025-7-18 11:39
原来金不日也是哈工大的

小朋友, 我是西南科技大学的

新手上路

Rank: 1

3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7-18 12: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乙贵人 发表于 2025-7-18 12:09
第一次没说清为啥不准用南京啊,一笔带过被拒。然后以为中央二字大气上档次,没想到中央是会变的。
此外 ...

“南京大学” 英文名被金陵大学先用了

老战友

Rank: 5Rank: 5

96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7-18 12:48: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乙贵人 发表于 2025-7-18 12:09
第一次没说清为啥不准用南京啊,一笔带过被拒。然后以为中央二字大气上档次,没想到中央是会变的。
此外 ...

因为第一次本来申请的校名就是东南大学。所谓“南京大学”指的是在南京的大学。

老战友

Rank: 5Rank: 5

96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7-18 13:0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引用的是南大出版的材料。这一段引用的是民国公文,但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知,作者居然不懂民国公文体。“案奉大部函开。。等因奉此”是标准的引用格式,后面才是南高师上报的高师改大方案,即“所拟东南大学各计划及办法”。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一句在南大这篇文章里消失了。

老战友

Rank: 5Rank: 5

96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7-18 13:01: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大校方的各种小动作,跟得了东南大学ptsd似的

老战友

Rank: 5Rank: 5

96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7-18 13: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南大官方校史《南大百年史》引用历史文献的时候故意少了哪一句,制造出什么效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12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7-18 14: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高师 于 2025-7-18 14:54 编辑

宁汉合流又来考古了。
看到东南的某人指责南大篡改校史,真是好笑。
在南大校方眼里,国立东南=南大,没毛病啊,毕竟,1952年各方默认南京大学承袭原南京大学大统。
而且,由于某些原因,1920年代,国立东南都放弃工科了。

老战友

Rank: 5Rank: 5

96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7-18 15:0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陵学院的三本蠢货又来卖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7-31 02:06 , Processed in 0.06922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