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8|回复: 7

“中山大学极地”号2025年北冰洋科学考察返航:中大牵头,1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

[复制链接]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37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山大学极地”号2025年北冰洋科学考察返航
+ d  S& ]/ [, a' q2 p) P" m+ x) A0 x* u0 ~0 y7 @) Q
“中山大学极地”号结束北冰洋科考任务返航广州, T) V  B' D8 I% s

" B% [+ r: v1 a“中山大学极地”号2025年北冰洋科学考察返航
7 F% U2 F* M/ R* z, Q7 r1 V5 y% s2 P( e
/ ~* z% ?% I6 L* ?( d
& P1 R5 g0 P% L# h8 g; c0 O
/ C  o' @( J2 c: Q4 m( c
* @# ]8 H' ?; a4 t3 r
9月28日,“中山大学极地”号返航广州,完成2025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本次考察由自然资源部批准、中山大学牵头组织,来自1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8位师生组成。
  |2 ?% Z, v; M* K4 Y( V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37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sthread 于 2025-9-30 20:48 编辑 ' [) w# @4 \9 `) ]

2 A) \1 m; f( Q! l7 Q3 p“中山大学极地”号出征!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海大、天大、大工、等12所...
9 z# x5 C% r) L+ s- v# F' ghttps://bbs.netbig.top/thread-65316-1-1.html6 {7 K  i5 m/ |' J+ ]
(出处: 网大论坛), U# i, j$ r" W- `1 }2 ~

  t$ Y, M% [" j; w& R1 p& R) r1 u, Z- `
今年初(1月4日),执行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12所高校和科研所联合。。。。8 h% C6 k/ d7 W2 V6 g' I7 U

. N  f6 C# _  P) Q# O4 M+ A# K( H* y/ v; d0 Q# T
2025年1月4日,“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从广州南沙出发,前往渤海冰区,开展渤海冬季冰-海系统关键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重大科学考察。本航次由中山大学牵头组织实施,国内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计划作业时间44天,
7 K) ^- a: ^+ ~5 H  x% o

7 r5 E1 i/ x- j" {6 |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
0 o1 o- [4 T: Q6 \9 V, H1 T7 w
( i3 c; U3 W0 `
6 R8 V3 W6 Z' W

& v/ J( k; R( W
$ O% c  m  }3 ]9 r$ d

# h* q. v2 Z+ j  f

) R3 S8 k: P7 S$ ]5 ^6 O* ?, O. I. R: F) u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37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振林会见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深化局校合作 加强人才培养-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2 ~/ ~6 z, s6 u. m) h
% G3 V& a7 _1 `5 w) q% Y- E2 L
/ e! {; J- T! t; V# `% ?  J

8 v* j4 _4 o; U) B* D" c0 s9 s$ ~2025年9月29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在京会见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谢湜一行,就深化局校合作、加强人才交流培养等内容座谈交流。4 A) ^3 ]- b3 ]% e( T
4 @( A+ V0 K; `1 `4 A: |. ^* |
6 d/ e1 l- T9 C6 p5 q- A

0 J, P2 V8 M! S* M- C- c
9 t' g$ _+ L3 A' T) n9月29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在京会见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谢湜一行。张奥光 摄影' O4 q! Q0 I' t" e) N3 _/ L

: @' j7 [  ?$ W9 T) V2 c. _( |  g陈振林对中山大学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气象工作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局校合作,气象事业发展与高校气象科研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密切相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能够有效带动行业水平不断提升。中山大学前瞻性设立“大气科学+人工智能”专业,与当前气象业务、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等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希望双方在前期良好合作基础上,以需求为引领,发挥科研装备资源优势,聚焦海洋气象、气候变化、二十四节气文化等领域合力开展科技攻关、协同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共同抓好合作落实,为气象高质量发展、学校建设注入新动能。
/ t3 t7 h$ a7 ]' I& T% G
8 u9 j4 l( f; I: G谢湜感谢中国气象局一直以来对中山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表示,近年来双方持续深化局校合作,共同强化人才培养,共建共享科研平台,助力大气科学学院发展势头强劲,师资力量愈加雄厚,气象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希望中国气象局在行业导师、实践教学等方面提供指导支持,中山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优势,从源头落实《教育部 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中山大学”号、“极地”号科考船合作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秘书中心作用,共同培养符合发展需求的前沿气象人才
  @  t- f* p" p6 {, i
8 ]% ^; P5 n6 W( u7 ~  f谢湜一行还参观了人民气象事业创建80周年展和中国气象局有关业务单位,了解天气预报服务、气候预测、气象信息业务等工作。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37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9-30 20:55
3 O# A! v4 d1 u( G5 p: B陈振林会见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深化局校合作 加强人才培养-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

0 n: [2 e$ R5 ~! W/ ]8 u进一步发挥“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秘书中心作用,共同培养符合发展需求的前沿气象人才。* o% [1 n3 L* w! y) H- T3 Z4 _

2 w: _) C3 x! v- N& {8 W- S( [& u& K0 B4 d" G; s; k6 \1 Y# F) {: J
2025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大会。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等承办
; ^6 g7 N6 r2 ?# T2 \! r( Khttps://bbs.netbig.top/thread-70799-1-1.html
' t/ y! h" ^  f/ {2 \(出处: 网大论坛)
3 Y2 o1 y6 y+ T- u+ ^1 B& p. z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37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悉,这是中山大学成功组织的第二次北冰洋科考,2024年7月至10月,“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实施北冰洋首航。两次北冰洋科考航次均在极地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来自5所高校14名博士研究生跟随航次全程开展科考实*实训,并首次尝试开展了面向大学生的科考现场直播课程。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37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悉,这是中山大学成功组织的第二次北冰洋科考,2024年7月至10月,“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实施北冰洋首航。两次北冰洋科考航次均在极地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来自5所高校14名博士研究生跟随航次全程开展科考实*实训,并首次尝试开展了面向大学生的科考现场直播课程。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37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悉,这是中山大学成功组织的第二次北冰洋科考,2024年7月至10月,“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实施北冰洋首航。两次北冰洋科考航次均在极地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来自5所高校14名博士研究生跟随航次全程开展科考实*实训,并首次尝试开展了面向大学生的科考现场直播课程。

高级战友

Rank: 4

52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2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感谢北科大调过去的孙冬柏,极地号的建设总指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10-2 04:41 , Processed in 0.03077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