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baiyangshu 于 2022-1-11 10:34 编辑
; x2 P9 Y s3 c! N
0 T( F# r" X% j+ {5 M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单位+ c# W- R, d3 {( C8 y+ o
硅基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0 d$ ^$ J" h% \8 G N1 E. ~5 J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 z6 q% O; [8 x- c& I
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 R8 h' L% j4 R. |7 J" Q" A
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
0 l- m9 o, K: p- i( P6 [% m, W% s# c
天津大学目前国家级科研机构:4 d& I- R! k5 J: J5 @ C) n
牵头建设:
2 B9 D, `1 ^; e0 |' t: k) B- ]3 ~+ J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 s9 o+ m! ^' o) | y, _% e* r, `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 N" q0 j: W8 N+ X7 B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 i" g8 J2 x* F3 c5 O% Z7 E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b2 P& f0 d5 {" p+ C
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 w4 ^ F! b* ?" C: C/ U" v) z7 q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b, I" V# T S微网与智能配电系统开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L W: c5 j+ |* i5 m* r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a# V! v. F/ y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天津)% i* @, w7 T6 B0 y( k# a0 K% L, G q
国家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3 D2 o ~' |& a+ W: L E t4 F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4 ?4 H1 X- d" L
国家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 A8 z' L4 t" z8 k) `2 _% ~
合作共建:$ E2 i0 J; E2 u2 K
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
8 k4 L, Q; c F$ M% Q8 X1 \$ F硅基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8 y8 |3 z B# h9 m" M/ U6 o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
6 a. s' b: f$ q M) i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
; Q7 ]& s2 Y! P! ~+ y5 o; R* w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单位$ n' v* _0 R/ Y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单位
; T8 ~( r6 Z$ L, h& a5 N* U
" ]9 S5 ~# `$ O* O! [, I8 _1 c( f [url=]天津大学新增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url] 2020年12月15日 浏览量[3]
+ _+ R' U7 X; A' a( Q' i4 ^* g | | 发布日期:2013/1/11/ [! P1 E; n P3 p3 @# l
| 本站讯(通讯员 李静)由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等共10家单位联合组建的 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后,于2012年11月16日获得授牌。天津大学作为主要承担单位,主要开展港口水工建筑地基及基础稳定性监测技术研究和深水码头及防波堤结构设计理论研究。 该实验室为我校第二个工程实验室,第一个是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我校为组建单位。0 T3 N5 F2 \. f2 {, _
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目前我国水路交通运输领域唯一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室建成以后,将重点开展港口通航安全条件影响及防治技术、港口水工建筑物地基及基础稳定性监测技术、深水码头及防波堤新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老码头结构安全检测评估与加固技术的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创新开发和应用工作。 ; J, [# \5 O# l# T/ |
天津大学从事港口水工建筑技术研究的学院主要为建筑工程学院。建工学院下设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港口工程系、海洋工程系、船舶工程系、国际航运管理系6个系。近5年建工学院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50余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横向委托科研课题200余项;近5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省部级一等奖11项,省部级二、三等奖4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700余篇。
0 q6 I6 Z- j! ]- b天津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港口与海岸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大学之一,1949年开设筑港工程本科专业,195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2001年“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完整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天津大学依托“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有天津市港口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和港口与海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拥有国内唯一的大型低温冰工程实验室,先进的多功能方向谱港池、交互式三维可视化工程仿真平台、先进完备的岩土工程实验系统和土压力实验系统,在滨海软土地基加固机理与技术、滨海软粘土的循环承载特性和蠕变特性、波流—结构—地基相互作用机理及数值模拟方法、海洋动力作用下港口工程结构运动数值模拟及动力稳定性分析理论、新型港工结构开发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等研究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 | -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2 u6 k1 m) O. Q
" U$ | A: x0 F3 T9 a8 L* M" Y1 l
0 h! }! v0 i" C8 y ` 大数据技术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天津大学“政务数据认知计算研究中心”正式授牌 1206  2018-08-24 1 |" Y# s. D$ l" j/ E, b$ q% f
本站讯(通讯员梁绍楠)8月22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2018年度中期工作会在贵阳举行。会上宣布新增一批共建单位并授牌,天津大学作为新增共建单位之一,正式授牌“政务数据认知计算研究中心”,我校智能与计算学部副主任胡清华教授作为代表参加此次授牌仪式。 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实验室主任雷吉成为共建单位天津大学政务数据认知计算研究中心授牌 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实验室理事长王大鸣介绍了实验室上半年工作情况、下半年工作思路及共建单位运行管理方案。
* _; L6 @; f8 G/ _学部副主任胡清华教授介绍中心情况 共建单位分别汇报了前期的研发成果、以及下阶段的工作计划。胡清华教授在汇报中表示,政务数据认知计算研究中心主要的目标是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并介绍了中心现有的师资力量、支撑条件、工作基础、代表性课题等。会上,多家共建单位对天津大学的研究成果表示强烈的兴趣,希望在后期开展合作。4 j+ x" ?4 c8 q' l* x$ r
7 U1 ? ^$ @; p, E9 i) k实验室共建单位嘉宾合影留念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16年11月23日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组建,是全国首个大数据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也是贵州省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原有4家共建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国信优易数据有限公司、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和贵阳块数据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本次新增了7家共建单位: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中电科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中电科第十研究所、第十五研究所和二十八研究所。 (编辑 尹伟)
5 r2 w$ X0 N4 z) b
W4 S4 O% I. K7 b; H+ U) K+ ~* j/ j0 V8 b+ }! L3 B+ X6 \0 V
洛阳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系由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联合申请组建,2010年2月4日揭牌成立,是目前国内多晶硅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012年8月10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由河南省发改委主持对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建设的"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验收。
% Q4 s" D/ c# k中国恩菲“多晶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入选国家发改委新序列工程研究中心名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序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第一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21】576号),公布了第一批经审定纳入新序列管理的38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中国恩菲“硅基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位列其中。
9 r+ N1 P. E2 U- \1 B4 X 2020年10月份以来,中国恩菲按照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2020年第34号令,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评价工作指南》(发改办高技【2021】165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推进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整合(第一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21】166号)有关要求,逐步推进“多晶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整合工作。2021年2月,该实验室入选第一批优化整合范围,并经过为期10个月的一系列流程,目前已顺利完成优化整合,纳入新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序列,并调整名称为“硅基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2 ~. a. x# U5 o7 o. t% i% e
5 N4 K) D" |- m7 V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天津市发改委组织来自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学会、中南大学、清华大学等行业知名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对中国铁设牵头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了验收。中国铁设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孙树礼出席会议并代表集团公司致辞。天津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天津轨道集团、中铁十二局等联建单位代表,中国铁设科技部、工程实验室以及各平台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实验室建设情况汇报,实地查看了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设施、设备及部分研发成果,并就项目中涉及到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国家工程实验室定位准确、特色突出、管理规范、成效显著,实现了平台的建设,完成了国家发改委批复所明确的建设任务和建设目标,将对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创新能力发挥重要作用,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
$ }7 s# h- U7 a# p, e1 L: F
" |" f6 m O. E C. |% R7 V0 m/ X
9 t% [+ p4 ]4 s. y9 m% V+ c5 W( n5 Q4 \1 b
( j# U$ b3 n/ j3 H, ^' a
b$ |2 n5 @+ W: ?9 D! A7 b: r- y$ a3 C# P! C& r0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