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ongyun 于 2024-12-18 21:51 编辑 $ I+ K" ?5 j" S' Z
7 d& z J- b- g) V# N转。
9 D5 N, q8 m6 H" A, s, _, r4 m- w# o+ K2 I0 r" i; E
北工大第一篇Nature-韩晓东 ,哈工大本硕2024年1月4日,国际高水平期刊《Nature》刊发了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韩晓东教授团队研究成果《Negative mixing enthalpy solid solutionsdeliver high strength and ductility》。这是北工大以第一完成单位在《Nature》上发表的首篇论文,标志着学校在高强韧合金设计与原子尺度强韧化机理方面取得重要科研进展。北京工业大学助理研究员安子冰为第一作者,韩晓东教授、毛圣成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 P) D0 P' W, [2 T- n; o
韩晓东长期从事材料力学行为原位表征方法、材料微观结构调控及材料先进性能体系构建等方面研究。团队原创发展了系列材料力学行为的原子层次原位动态表征方法,系统地将材料力学行为表征技术的空间分辨率由纳米提高至皮米尺度;发现材料弹塑性新物理机制;发展高强韧合金体系、先进光电材料与器件等。团队关键技术获国内外授权专利33项,其中美国专利3项,国际PCT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27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1),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等。发表论文Science、Nature、Nature Mater.、Nature Comm.、Nano Lett、Phys Rev Lett、Acta Mater等高水平论文280余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航空发动机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等。培养2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及提名奖,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4项。 ! O6 r6 q8 T8 {& H4 Y
浙大Nature一作者李汝宏 ,哈工大本博 这项研究于北京时间2月29日刊发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陆迪博士研究生和李如宏研究员,通讯作者为范修林研究员、美国马里兰大学王春生教授和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胡恩源教授,并受到浙大陈立新教授、范利武长聘副教授、肖学章副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建平研究员和马里兰大学邓涛博士(现为上海交大中英低碳研究院副教授)的大力支持。浙大为第一单位和最后通讯单位。 ) Y- d7 e, T- S: W4 ]
物理所副所长2篇Nature-程金光, 哈工大本硕
' [- P6 i$ M$ U+ @4 W8月28日,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曹光旱研究组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程金光、周睿等研究组携手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Superconductivity under pressure in a chromium-based kagome metal”的最新论文。 10月2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程金光、周睿等研究组与东京大学Yoshiya Uwatoko合作,Nature期刊发表题为“Bulk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pressurized tetragonal La2PrNi2O7”的论文。 / E( r3 k( u; Z( ?
物理所博士后王宁宁、博士生王罡、侯钧和东京大学物性研究所特任研究员沈晓玲(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为论文共同一作,物理所程金光研究员、王宁宁博士、周睿研究员以及东京大学物性研究所Yoshiya Uwatoko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3 `' z) H( {' K# d2 L: f
程金光,1982年出生,2003年、200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硕士学位。201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博士学位,之后在本校继续进行两年博士后研究。2012年加入物理所。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_. J2 `" t* |
厦大Nature通讯 -王斌举 哈工大本
; W# e9 }5 B3 B7 ]7 E近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王斌举教授课题组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黄小强特聘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将苯甲醛裂解酶(3CRE)“重塑”为三组分自由基酶,实现了非天然的高对映选择性的三组分自由基偶联反应。团队通过理论和实验的深度协作,解析了这一复杂催化体系的反应过程以及选择性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Nature。 ! G' S" V4 ^/ L' e+ V+ o8 o
长光机首篇 Science -李炜 哈工大本 2024年11月14日,李炜研究员团队的最新成果登上《Science》,这也是长春光机所建所以来的首篇《Science》。
, g* J2 C- z7 I' U9 ]) B$ h4 p
2024年11月14日,相关成果以“Subambient daytime radiative cooling of vertical surfaces”为题发表于Science,成果获3项授权专利。 7 V6 I$ \6 `8 D0 H, N
李炜,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主任,特种发光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春光机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热光子学、多维光场信息感知。在Science、Nature、Nature Photonics、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受邀做大会/主旨/邀请报告40余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科技创新35人等。担任npj Nanophotonics副主编及Science等期刊审稿人。
6 H3 P, F: e, R% K* U# u; w6 e: e; J* }) ]( J
# v8 I |% U)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