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35|回复: 22

华中农业大学2025年部分论文成果统计(Nature综述)

[复制链接]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4 12: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未央 于 2025-7-24 09:30 编辑 9 Q$ s3 q: M+ C* y

. B5 g2 i+ ~- a  M% I1 f$ U只统计IF10分以上的论文成果,一楼更新CNS及大子刊文章,如有遗漏可补充。
4 x2 n# J: e  B; r+ ?, d* j9 x5 l
# ]% X$ `& F4 S7 _. J' j; x3 E
1、2025年2月21日,《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韩文元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题为“Base-modified nucleotides mediate immune signaling in bacteria”的研究成果。该团队发现了一种以碱基修饰核苷酸为第二信使的细菌抗噬菌体免疫信号通路,称之为“孔明系统”(Kongming),该机制通过“借用”噬菌体自身成分激活免疫反应,为理解微生物与病毒间的生存博弈开辟了新视角。8 a$ v1 m( y4 T" D; P3 @( t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s6055; u8 t- H2 _% Z% u4 q( i

& R+ J! d; A3 Q
: s. P/ a' j9 C, R4 N& k) e
# U3 L' l1 }9 e6 Z- ^2、2025年4月30日,《细胞》(Cell)杂志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李一博教授课题组题为“一个天然的基因开关系统协同赋予水稻品质和产量田间耐热性”(A natural gene on-off system confers field thermotolerance for grain quality and yield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水稻对抗高温的秘密武器——基因QT12。当高温来袭,QT12自然变异与NF-Y蛋白复合体形成的初级-次级“双生锁”,锁住高温开关系统,既平衡了储藏蛋白与淀粉的合成稳态,又稳定了稻米品质和产量,为水稻在高温环境下的同时实现优质高产提供了全新的分子机制和绿色发展的育种策略。
* t8 M; u% e4 A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abstract/S0092-8674(25)00413-1* ^6 b6 W& B8 z/ D  s* M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9: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央 于 2025-4-7 19:37 编辑
% I. y8 U# h& h; ^/ u. [6 J; P5 a9 U) g& D/ u$ f% {
2025年1月:, g# X# r' s: b: p3 n$ L$ ?
1、【Nature Food】,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数字化免扩增常温条件下检测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研究,陈翊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I. i* |! U. H/ ]0 q9 p7 l- S
2、【Nucleic Acids Research】,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病理学-稻瘟病,tRNA硫醇化修饰通过翻译调控影响稻瘟病真菌致病性,陈小林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 t( L. T5 c/ z& v0 a3、【Nucleic Acids Research】,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学-微生物学,发现可移动元件编码的引物酶在DNA复制和修复中的双重功能,韩文元教授为通讯作者。% t1 h$ @/ e# M1 u( h& h
4、【Plant Cell】,园艺林学学院-果树学-柑橘,红果皮调节因子1(CsPR1)调节乙烯诱导的柑橘果皮变红,邓秀新院士为通讯作者。, K& a( j$ r6 d7 D
5、【Plant Cell】,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学-表观遗传学,编码PfkB型碳水化合物激酶的基因表观遗传跳空玉米植株结构,李青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6 \$ |( R0 a; I1 q
6、【Molecular Plant】,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保护-植物病理学,增强子-启动子-转录因子模块抑制camalexin基因表达负调控植物对病原真菌抗性,于晓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1 ]# f( a* E/ M- [5 |1 e: I# K
7、【Molecular Plant】,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学,小麦全生育期激素代谢调控网络研究,陈伟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6 k' s7 F0 t8 x/ ]2 U. U& k
8、【Molecular Plant】,信息学院-生物信息学,融合门控机制MLP与线性注意力机制的玉米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基因组预测方法GEFormer,刘建晓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D0 T4 X9 H2 Q8 X
9、【Nature Communications】,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宿主因子γ-谷氨酰羧化酶(GGCX)驱动进化且羧化修饰流感病毒(EA H1N1 SIV)促进其与宿主细胞α-2,6唾液酸受体结合,周红波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 s) S! l8 I$ k" F10、【Advanced Materials】,化学学院-生物质电能源化学,封装于分级多孔生物炭的锌单原子催化剂助力快速碘转化/高效多碘化物限域的锌-碘电池,曹菲菲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H/ G, f! E$ K  }' a6 ]7 x
11、【Advanced Materials】,化学学院-生物质电能源化学,构建阴离子溶剂化结构以实现耐久高电压钠基电池,曹菲菲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_+ K; v, x* u
12、【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矿物与环境团队,铁(II/III)改变了微生物副产物和腐殖酸在土壤溶解有机物(DOM)还原铬(VI)过程中的相对作用,殷辉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Y8 d& C1 G7 `( m4 `0 `: R
13、【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从经济学视角通过卫星遥感数据量化分析中国耕地利用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唐川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9: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央 于 2025-7-20 22:29 编辑
' R, `) R5 w; N, I- H1 z8 e1 h3 {( X  n0 a0 t4 q6 F% U+ W, R
2025年2月:
1 N. ?9 h0 C' \1、【Nature Plants】,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学-大豆团队,铁感受器BTSa(BRUTUS A)和E3连接酶通过转录因子NSP1单泛素化促进大豆根结瘤,李霞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 K+ j/ J7 k6 K% d# ^2、【PNAS】,园艺林学学院-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植物内质网-质膜互作网络调控微丝骨架与细胞分裂的分子机制,王鹏蔚教授为通讯作者。
' ~" q# W/ N2 S( [" A+ O3、【Nature Communications】,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三维基因组学团队,通过TaDRIM-seq技术同时分析靶DNA位点的染色质环相关RNA及RNA-RNA相互作用,李兴旺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9 \: P# L! u% K
4、【Nature Communications】,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猪遗传育种团队,新型基因编辑工具EXPERT大幅度提高多物种PE编辑范围,阮进学副研究员为最后通讯作者。  `& r, t: n: d& U' p$ r9 @
5、【Plant Cell】,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玉米团队,克隆玉米株型基因CT3并阐明CT3-DIL1蛋白复合体调控株型的分子机制,杨芳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 P$ {/ s; U( i# P5 W0 ]- A6、【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化学学院-生物质电能源化学,聚乙二醇-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填充物(PEG-SiO2)提高PEO基电解质的Li+电导率,叶欢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u+ G0 @: M2 E+ K; `" o: g7、【Science】,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免疫,发现一种通过“借用”噬菌体自身成分激活免疫反应的细菌抗噬菌体免疫信号通路,韩文元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4 o3 P6 a& C6 k8、【Science Advances】,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生殖生物学,植物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起始期特异表达F-box蛋白RMF降解细胞核的核纤层骨架来解除染色体运动限制,杨超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 O) d* _* C8 o( S% E$ U8 ]2 o9、【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化学学院-生物质电能源化学,木质纤维素经过地衣芽孢杆菌降解后成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曹菲菲教授为通讯作者。
. Y+ m: C0 Q" h! X3 D. h10、【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经济学,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影响,王真教授为通讯作者。. [, k, M2 W5 l  M9 A9 l* ]
11、【Microbiome】,动物医学院,早期粪便微生物群移植通过抑制空肠中与年龄相关的乳酸菌下降,持续改善鸡的生长性能,刘华珍教授为通讯作者。
, s) o  N8 b' C, |4 ^12、【管理世界】,文法学院-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优收益选择与现实偏离,熊景维副教授为文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I; ~5 H) }- h. w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9: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央 于 2025-6-1 14:20 编辑
* r9 T+ ^* k: t' f
: H  M& R% M4 m* \, U4 a; n2025年3月:
/ _  v. Q+ Q8 y. l+ E1、【Nature Genetics】,园艺林学学院-园艺学-柑橘团队,通过基因组学信息和杂交实验解析甜橙起源模型并运用从头驯化的分子育种途径培育具有溃疡病抗性的甜橙新品系,徐强教授为通讯作者。
9 `. U9 F& m. C! l" L2、【Advanced Science】,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畜牧学-猪遗传育种团队,新型epiPE2基因编辑系统实现十个基因位点同步精准编辑,阮进学副研究员为最后通讯作者。
2 K! v( D* K3 N- Z3、【Genome Biology】,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玉米团队,AI预测模型构建植物顺式调控元件图谱并量化启动子编辑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潜力,严建兵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3 O% |. p$ K( f" B$ _* t/ \% g0 C
4、【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化学与环境,干燥环境下弱晶质非稳态水铁矿驱动砷As(V)自发非生物还原,侯静涛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8 `$ j' N2 V% j- g
5、【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生物化学,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通过重塑微食物网结构驱动养分周转,郝秀丽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 J* H/ r& T. j. v/ j" j: j7 q6、【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信息学院-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团队,张量原子表示模型的优化算法和理论解释及证明,王玉龙教授为通讯作者。- a$ F/ s& h) I- I2 j8 @8 `
7、【Genome Biology】,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表型团队,整合高光谱成像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作物黄酮、脂质、氨基酸等代谢物快速检测体系,杨万能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X  G. K; v% o; u1 y
8、【Plant Cell】,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稻团队,“复制与重复元件协同驱动”的演化模式赋予Gγ蛋白独特的尾部结构并决定Gγ蛋白的功能选择,欧阳亦聃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2 U5 J: C  e+ H1 W: [. d) i, |  _9、【Autophagy】,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冠状病毒编码的蛋白酶NSP5通过切割选择性自噬受体NBR1逃逸宿主抗病毒反应的分子机制,罗锐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 f8 M& h  V3 i; j7 z3 v( O10、【Genome Biology】,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棉花团队,转座子不均等扩增调控同源基因转录、剪接和翻译水平差异并影响棉种谱系特异分化,王茂军教授为通讯作者。! g, @# K( M& c, n* x! }
11、【Genome Biology】,园艺林学学院-柑橘团队,南丰蜜橘PacBio HiFi和Hi-C基因组数据组装揭示散皮蜜橘起源于莽山野生柑橘,鉴定INVAGAI基因分别调控果实甜度和大小,吴巨勋副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Q+ T# }* V" _. _& o
12、【PNAS】,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昆虫绿色防控团队,光周期敏感的PBAP染色质重塑复合体通过调控蛋白甲基化修饰影响内分泌信号从而决定昆虫生殖滞育发生,王小平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S1 x* \+ P: g. @) H0 h
13、【ACS Nano】,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纳米化学生物学团队,一种可注射狂犬病水凝胶疫苗(CGMR)激活体液免疫抵抗狂犬病病毒攻击,韩鹤友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 H- |  E1 u! }% F8 a! K4 V14、【Genome Biology】,园艺林学学院-莴苣团队,首个生菜多亲本MAGIC遗传群体解析生菜叶色、开花时间和叶形等独特性状的调控网络,匡汉晖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1 b1 k8 z' [% o5 o15、【Global Change Biology】,资源与环境学院-演化生态学团队,气候变暖和食草昆虫显著改变了豚草种群后代的遗传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并减弱了植物-土壤负反馈,孙燕教授为通讯作者。! [6 O, H1 T, j+ A- f4 |; Y) @
16、【Microbiome】,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生物膜团队,多孔环境有助于促进形成具有更高系统发育和功能多样性的生物膜,吴一超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 i9 S9 S8 l4 h17、【Molecular Plant】,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学,脱叶剂驱动棉花叶柄离区细胞分化为脱落细胞和保护层细胞,GhRLF1为脱落细胞的特异性表达基因,杨细燕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4 u- `0 s. Z0 }' d5 n
18、【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矿物学,环境因素对太阳能驱动的铁氢化物配体-金属电荷转移的影响,冯雄汉教授为通讯作者。
' J1 r+ Y0 ], y2 j8 X19、【Water Research】,工学院-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16S和宏基因组测序揭示黑水虻幼虫吸附与转化城市污泥中锌和铬的过程,袁巧霞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p1 N9 c, L4 n- W# c1 ^
20、【Nature Communications】,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蛋白质团队,冷冻电镜解析细菌Hachiman复合物结构基础,HamA与HamB形成异二聚体HamAB通过ATP水解和DNA切割来执行抗噬菌体防御,邹婷婷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9: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央 于 2025-7-2 22:07 编辑 3 o8 Y. U1 K% Q) I' l0 F
7 q0 U1 c+ {; Z$ E- M; A8 s: \
2025年4月:
# t& ?- b1 W5 ~1、【Genome Biology】,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油菜团队,多组学关联分析解析油菜脂肪酸组成的遗传基础,克隆并验证4个正向调控油酸、负向调控介酸的基因,赵虎研究员为最后通讯作者。
& u) ~0 E7 T0 U% L9 Q4 x2、【Plant Cell】,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油菜团队,油菜种子含油量的环境互作基因LSH5响应光合有效辐射调控含油量的分子机制,郭亮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V  ]7 G. M' V* l) g
3、【Global Change Biology】,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生态学,植物叶际和根际微生物组对气候变化的解耦响应和机制,卢新民教授为通讯作者。
" s7 |- i; h8 _4 a4、【Nature Communications】,水产学院-渔业资源与环境,丙酮酸脱氢酶(PDH)活性的降低是水蚤延长寿命的关键因素,刘香江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R9 @" N6 e) R& N3 `7 j$ R
5、【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生命科学技术学院,E3泛素连接酶TRIM21驱动RNA结合蛋白RBM38c K63链泛素化促进DNA损伤诱导的自噬,张敏教授为通讯作者。
: Q, I. H- o4 H6、【Genome Biology】,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稻表观遗传学团队,DNA甲基化调控水稻三种根起始异质性的分子机制,周少立教授为通讯作者。
4 _/ F" S1 u/ J6 h9 C7、【Advanced Science】,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畜牧学-猪遗传育种团队,双神经网络框架(CIEN-LWEN)利用二维图像精确提取猪只图像并对猪只体重的高效准确预测,项韬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7 r$ S& T* d8 G$ o7 j' T# `8、【Nature Communications】,资源与环境学院-可持续生态团队,揭示了饮食转向健康可持续饮食模式虽在长期有益,但短期内可能导致新兴经济体水资源使用增加和食品负担恶化,王真教授为通讯作者。( F/ D2 `0 L3 \! ?- r; _. _
9、【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工学院-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一种利用病死畜禽与非动物基生物质共水热转化处理实现清洁生产的工艺方法,袁巧霞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E1 y/ P) C( \
10、【Nucleic Acids Research】动物医学院,pAgos通过与Intl-1相互作用抑制Intl-1介导的基因切除/整合过程,张安定教授为通讯作者。1 {! B" E& C" n) f! ]7 o1 B3 a
11、【Cell】,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稻种子生物学,一个天然的基因开关系统QT12与NF-Y蛋白复合体协同赋予水稻品质和产量田间耐热性,李一博教授为通讯作者。
4 n9 P' j. Q. e: i" a# Q+ t8 a" |% S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央 于 2025-6-1 14:20 编辑 * N9 e9 s. S* P/ D4 f
. D/ x8 c0 A+ T9 G7 Z, C. L
2025年5月:/ L/ q  b) N. j! D7 j  k
1、【Plant Cell】,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学-生物固氮,豆科植物谷氨酰-tRNA还原酶(GluTRs)统筹协调嘞固氮根瘤中宿主细胞以及共生体德血红素生物合成,端木德强教授为通讯作者。# ~4 o& D0 p6 u" g3 Q
2、【Advanced Science】,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畜牧学,人工LDs(aLDs)递送系统负载油酸(OA)靶向提升猪肌内脂肪含量(IMF),任竹青教授为通讯作者。
0 N! }3 P$ ]' G7 C1 l6 W3、【Advanced Science】,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人工合成根际微生物群提升植物硒Se并降低镉Cd积累,赵小虎教授为通讯作者。
' N9 X, A! R7 a4、【Advanced Science】,化学学院-有机合成,手性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高效合成与广谱抗真菌活性,滕怀龙教授为通讯作者。
7 v5 D( N, N+ W2 }1 l5、【Autophagy】,园艺林学学院-蔬菜学,自噬途径在番茄果实着色过程中的双重调控作用,王鹏蔚教授为通讯作者。: w: H6 N/ K. L; i" x- J
6、【Nature Communications】,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棉花团队,构建首个海岛棉泛基因组,解析纤维品质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种间渐渗现象,袁道军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8 r4 d" l& V- A7、【Developmental Cell】,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棉花团队,转录因子GhMYB4通过转录激活和转录抑制双重功能协调纤维从细胞伸长期到次生壁转换的分子机制,涂礼莉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z* |+ L( c  m% n3 x+ W3 j
8、【Science Advances】,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病理学团队,鉴定番茄识别青枯菌胞外多糖的免疫受体复合物SILYK4,并通过差异磷酸化位点区分青枯菌胞外多糖和真菌几丁质信号进而调控抗性,李博教授为通讯作者。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9: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央 于 2025-7-2 16:43 编辑
- N( g% w2 _9 g1 f* g  j' C9 d2 \* w
2025年6月:
+ Z, e# {9 N7 A, \8 l1、【Nature Communications】,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微生物生态与环境健康团队,甲基嗜菌科与脱氯单胞菌属微生物具有降解土壤甲基汞的能力并表明非mer代谢途径可能起主要作用,刘玉荣教授为通讯作者。
! D6 b+ [  x! I/ M# }2、【Genome biology】,园艺林学学院-茶学,“高山云雾出好茶”蓝光照射会显著增加茶树叶片的气孔密度和叶肉组织厚度,而UV-A光则能提高叶绿素含量,郭飞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9 P, q1 @. p! J  A' T3 q- ?3、【Advanced Science】,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兽医学,发现ADD1是协调流感病毒内体运输和肌动蛋白动态重排的分子开关,周红波教授为通讯作者。2 H4 R; ]0 k; v
4、【Plant Cell】,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油菜团队,PHR1调控缺磷胁迫期间鞘磷脂到鞘糖脂的转化,以使植物适应缺磷胁迫维持生长,郭亮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 v6 m& _, M7 f% o5、【Molecular Plant】,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玉米表观遗传学,DNA去甲基化酶ROS1调控RdDM途径的分子机制,李青教授为通讯作者。. K( h; Q$ c4 k! c  e/ f7 h
6、【Advanced Science】,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水稻团队,产量与抽穗期关键基因Ghd7也能调控碳氮代谢平衡,何予卿教授为通讯作者。: _7 g8 q8 I, |% u
7、【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微生物生态与环境健康团队,多胁迫生态效应可以渗透到深层土壤,随着多重胁迫因子数量的增加,土壤全剖面的生态多功能性显著下降,刘玉荣教授为第一和通讯作者。% v) e5 V; E7 }" z. x: J& i
8、【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药毒理学团队,构建一种具备pH、谷胱甘肽和纤维素酶三重响应型纳米农药平台抑制番茄青枯病,何顺教授为通讯作者。5 g- X' B4 s5 R
9、【Nature Plants】,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稻表观遗传学,m6A阅读器蛋白OsECT3通过乙酰化修饰动态调控水稻耐冷性,赵毓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M4 j! d2 D6 l! X4 b7 v
10、【Nucleic Acids Research】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益生菌智造团队,硫化叶菌病毒SMV1通过提前释放子代病毒以及可逆遗传变异逃逸SiAgo免疫,韩文元教授为通讯作者。+ `& \9 {2 V  C
11、【Advanced Science】,水产学院,新型抗菌肽AM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8通过直接抑制细菌和激活糖酵解加速皮肤伤口愈合,张旭杰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9: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央 于 2025-7-26 21:02 编辑 - A  q' h6 Q2 K

. [- r# Q& m( }, W+ a& R; i" x- q  h2025年7月:
1 [/ |1 }& x) ]2 I1、【Nature Communications】,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大麦团队,解析了大麦籽粒黄酮生物合成的代谢与调控网络,任喜峰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 s" {8 u) S+ H- z0 @
2、【Nature Communications】,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水稻病害团队,H₂S介导的S-硫巯基化修饰在稻瘟菌致病性和自噬过程中的调控机制,陈小林教授为通讯作者。' ?. P  q' S8 ~1 p" t  J% @
3、【Nature Communications】,动物医学院-寄生虫团队,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NF2L对弓形虫分化发育的调控作用与机制,申邦教授为通讯作者。3 `# \2 N& ^3 ~2 D. ?: o( r
4、【Nature Communications】,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团队,宿主因子Rab27a及其效应分子SYTL1、SYTL4在流感病毒膜蛋白向质膜运输中的关键作用,周红波教授为通讯作者。
$ \2 L- m/ `. a5、【PNAS】,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昆虫行为调控与资源利用团队,异色瓢虫的核心生物钟基因Clkcyc以一种“非典型”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外周内分泌器官调控昆虫体内的激素水平,从而控制其是否进入滞育,王小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6 s7 U0 x6 ^9 {9 e8 U6、【PNAS】,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免疫团队,揭示了水杨酸IC合成途径源自十字花目,发现IC途径出现的时间位于番木瓜和刺山柑物种分化之间,Kenichi Tsuda教授为通讯作者。
+ t, H% X8 f8 g, u) W7、【Molecular Plant】,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稻非生物逆境团队,类受体激酶Oscrk14稳定转录因子OsbZIP66以增强水稻抗旱性的分子机制,熊立仲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0 [$ f& U' U& |) Y5 e) m  ~
8、【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团队,基于“源-途径-受体”模型的大尺度时空综合风险评估框架,杨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A4 Q& \# g# y" j% @$ L
9、【Nature Genetics】,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棉花团队,Jin668和YZ-1基因组组装揭示棉花染色体着丝粒的复杂结构与演化特征,并发现AGL15 是棉花SE再生的关键调控因子,金双侠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H( b% Z9 B/ n' I/ _3 ^/ P
10、【Nature Plants】,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生殖生物学,马达蛋白PSS1和跨核膜的LINC复合体组成的PSS1-LINC模块,协同调控减数分裂早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和重组,杨超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9: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8月: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9: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9月: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9: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9: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1月: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9: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2月:

新手上路

Rank: 1

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9 09: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农今年也是非常不顺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9 09:4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啦,不是大领导肯定嘛?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12:1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帖子编辑标题内容不会重新再发到版面上了吗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3-5 23: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3月5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徐强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Origin and de novo domestication of sweet orange”(《甜橙起源与从头驯化》)。该研究利用全基因组信息精细解析了甜橙的起源模型,同时建立柑橘快速从头驯化的分子育种途径,为多年生果树的快速育种提供案例;鉴定了调控柑橘品质与抗性形成的关键代谢物,阐明通过组织特异性实现果实品质与抗性的协同改良策略,为快速驯化获得兼顾优质和重大病害抗性的新种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9 j! S) m- G  b, G% e7 h2 G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5-02122-4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7月22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棉花遗传改良团队金双侠教授课题组题为 “Genome assembly of two allotetraploid cotton germplasms reveals mechanisms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enables precise genome editing”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聚焦陆地棉中两个具有极高体细胞再生能力的基因型—Jin668与YZ1,采用多种测序与组装技术,实现了Jin668“端粒到端粒”(Telomere-to-Telomere,T2T)级别的组装以及YZ1的基因组近完成图的构建(鉴定到45个端粒,基因组中仅存72个缺口未补齐),系统研究了着丝粒与rDNA区域结构特征,并通过多组学整合实验验证深入解析了两个基因型高效再生能力的遗传基础,评估了高质量基因组对CRISPR基因编辑系统靶点设计的优化作用。
; L( e! R0 r' P8 Z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5-02258-3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37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逼NG。

初出江湖

Rank: 2

13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7月23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由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李国田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员联合国内外多家研究单位撰写的综述文章“Integrated biotechnological and AI innovations for crop improvement”。文章系统阐述了组学、基因编辑、蛋白质设计与高通量表型等多技术协同的作物改良新范式,提出利用蛋白质设计按需打造功能元件的新途径,并描绘了AI辅助的优异种质设计蓝图,有望引领新一轮作物改良革命。
9 T% n' _$ E# ?4 L* E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122-8

初出江湖

Rank: 2

11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华农点赞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37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2月S,4月C,七月N,比较猛了

初出江湖

Rank: 2

11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0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湖居士 发表于 2025-7-24 21:16/ f1 x! U+ @3 ~+ N( G- K1 M# b
今年2月S,4月C,七月N,比较猛了
& K. h9 t& t: n
稳坐农业大学老二位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7-27 05:01 , Processed in 0.15565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