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5 m9 E0 t! Y: [6 T
9.建设一批标杆新材料智能实验室。围绕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绿色能源、高端装备等重点高精尖领域的新材料发展需求,依托行业领军企业、高校院所以及材料检验检测和工程技术服务机构,支持建设一批新材料智能实验室,逐步开展研发模式创新。: X( ^0 h4 o9 M# b* J
10.打造“人工智能+新材料”公共服务和创新平台。依托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服务门户、人工智能企业、材料数字化研发企业等建设开放智能实验室和中试平台,打造“人工智能+新材料”应用赋能公共服务平台,贯通材料“数据-模型-产& o; |4 v5 v! ~; m M# y) U* c
品”创新链,为大中小企业提供材料智能研发多层次服务。支持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创新主体合作对接、深度融合,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
3 a) S" X% c: c- Y; B! y7 a( C$ }* F(四)实施新业态培育工程
1 r, ?$ I5 T* N$ k* |+ x11.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主体。依托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科学智能范式牵引等场景,培育一批新材料垂直领域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智能体、工具软件、数据服务商。鼓励仪器设备企业布局新材料高通量设备产品,培育一批智能化设备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通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技术新产品等支持政策加强推广。5 e. f$ c. `& _6 y! l% j
6 n8 j$ h. K1 x! H- k; R4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