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履历: 4 ~8 h, S- A; x" b% ?, k) c! U6 O" N0 X# x/ j2 l/ V$ e' I
彭汉川教授是IEEE和AIMBE Fellow,新基石研究员,尚思资深学者,创立了SEU-ALLEN Joint Center (China/USA) 并担任研究中心主任, 创立了Institute for Brain and Intelligence (BrainTell), 曾任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的Director for Advance Computing (2012-2019),HHMI Janelia Research Campus首个华人独立实验室主任(2006-2012),美中多个大学兼职教授等,是全球脑信息学和生物影像信息学两个领域发表多项高质量论文的华人学者。
% U ~ s5 i$ ~5 i
义乌研究院5 Q0 z3 U0 M* P
8 e6 n: Q6 K: P n; A* x
沈 浩 / Z& m/ O! E# g& l- z3 T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4 z; w! |: y1 o; w1 f
电子邮件:shen_hao@fudan.edu.cn 1 D2 C# _ S0 B) [% Q . s0 ~- E8 I5 b现担任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研究员,金华市新型气敏传感器及光电能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于复旦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硕士学位,并在德国萨尔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德国科隆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及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等担任研究员、课题组组长及博士生导师。曾荣获德国大众基金奖学金(全国共7人),德国纳米领域最高奖项—纳米未来奖(全德国总计11位获奖者,唯一非德籍获奖者),并于2024荣获浙江省级创新领军人才称号。 9 H+ f! q7 K. ]/ l已在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部分成果正在筹备产业化的工作。曾主持承担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欧盟项目(EU)、德国科学基金(DFG)和德国工业界等项目10余项,项目经费计1000万欧元以上。分别获欧盟发明专利1项、美国专利1项及德国专利1项。此外,曾被美国科学出版社主编H.S. Nalwa教授誉为“纳米科技领域的领先专家”,并受邀为世界首部“纳米科学技术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撰写(Inorganic Nanomaterials from Molecular Templates)一章。
2025年3月21日,复旦大学彭汉川团队在Nature Methods(IF=36.1)在线发表题为“Connectivity of single neurons classifies cell subtypes in mouse brai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整合多个大规模的神经元形态数据库,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连接性的神经元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