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20 10: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科技3月20日消息,今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中国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微纳量子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了多达100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 `: D: A1 ^8 B, Y5 j
+ ]9 h$ g. Y" m' e8 T9 F+ v: B
并在中国和南非之间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成功建立量子密钥,完成对图像数据“一次一密”加密和传输,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了道路。
* d/ h/ l D: E5 f9 d- W$ O7 A5 Z% ^4 Y
这项工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者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联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 R* |* v7 D7 K1 A# }* J
4 V, s6 Y: @" k- O( ^. f
今天凌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该研究成果,杂志审稿人称赞该成果是“技术上令人钦佩的成就,展示了卫星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成熟,代表了实现量子和经典通信卫星星座的里程碑。”
5 |+ z6 n- _2 [& ^2 J* ~1 N1 K0 r& P3 T+ N- | B# R a* N: E
此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研制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并与地面光纤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构成首个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充分验证了基于卫星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
, r# Z- V1 Y9 |3 ?' f
. h) \7 W& R- ^( \; i5 ~由于“墨子号”量子卫星无法直接覆盖全球且成本较高,因此发射多颗低成本微纳量子卫星并实现组网运行是构建高效率、实用化、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的迫切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