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60|回复: 13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成立20周年大会暨数学学科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复制链接]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8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成立20周年大会暨数学学科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P) g" e( D" h1 X
复旦大数院帝国  2025年04月26日 18:44
4 [; z  i5 T) w! T; Z) [- H
9 y# P- ?* d' v, @春秋代序,薪火相传,笔绘复旦新画卷;弦歌不辍,精微以继,鼎铭数学大文章。2025年,是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下简称“数学学院”)成立20周年。20年来,复旦数学人传承先辈精神,在众多杰出学者的引领下打头阵、当尖兵,学院建设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共同见证学院发展历程中这一重要时刻,携手擘画复旦大学数学学科迈向世界一流前列的壮阔蓝图,4月26日上午,“廿载薪传启新章·数智鸿猷拓未来”——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成立20周年大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吴文政报告厅举行。
& w; f& J$ E& {$ I0 V+ j: ^9 y6 W- X- K5 s- H# a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李大潜院士,国家基金委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组长、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洪家兴院士,山东大学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彭实戈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王诗宬院士,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张伟平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席南华院士,西安数学与数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徐宗本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陈恕行院士,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励建书院士,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院士,北京大学中俄数学中心主任张继平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叶向东院士,上海数学会理事长、上海数学中心主任李骏院士,浙江大学理学部主任包刚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田野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沈维孝院士,以及兄弟高校校领导,数学院系领导、专家学者,高等教育出版社嘉宾,复旦大学相关部门、院系领导,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校友代表、师生代表等320余人参加大会。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光临主持大会。大会现场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庄严启幕。与会人员共同观看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成立20周年视频,一起回顾了复旦数学学院的发展历程与重要成就。0 Q0 l' U1 @3 J" T: d# v
- s0 i; h3 s( u8 U$ s3 \
金力向数学科学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祝贺,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复旦数学学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根基。他充分肯定了数学学院过去20年来在立德树人、人才引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复旦大学将继续全力支持数学学院,并对数学学院提出了三点期望:厚植拔尖创新沃土,在培养“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上走在前列;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打造数学创新策源地上奋勇争先;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推进“三位一体”综合改革上打样示范。
. z) s/ `7 p( M; @
: u" @7 I5 `, E( G1 i2 d金力致辞( U  H3 Q4 l- b, N4 n
! h3 r# y# O0 m. x, ]; M/ Y3 X: u
田刚指出,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在中国现代数学发展史上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北京大学数学学科与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在人才流动、平台建设和学科发展等方面始终保持着深厚学术情谊和良好合作关系,展现了数学发展所需的开放合作精神。他祝愿复旦大学数学学科传承前辈精神,坚守学术理想,不断开拓创新,在推动中国数学事业向世界一流迈进的道路上续写精彩篇章。5 @, {' ^3 e3 X1 Q

8 n7 u7 r- N, L. a9 G: R田刚致辞. b. X* W9 G- j3 t7 }0 r2 K
1 \5 [( Z- [* I! X
席南华向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在中国数学界有着突出地位,在学术、产业、教育等领域均取得了非凡成就。复旦大学老一辈数学家的精神品质和历史地位令人敬仰,对如今的中青年学者和学生有巨大影响。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具有特点鲜明的厚重精神与文化,他相信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将带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和20岁的活力与朝气,走向未来的高峰。! ?6 n' ]9 \% c5 y2 N! \2 _" @
2 l/ D! T. J/ w$ L
席南华致辞
/ M$ g5 X: h# v
. W# s( r8 t$ \% f% j& |2 B: G张平文在致辞中回顾了早年跟随李大潜院士在应用数学领域的工作经历。他指出,应用数学是受国家需求推动发展的学科,复旦大学应用数学始终走在国内前列,具有国际影响。他期待复旦大学数学学科的新一代青年人才传承老一辈数学家精神,带领中国应用数学服务国家战略,增强世界影响,并祝福复旦大学数学学科继续勇攀高峰,再创辉煌。" _  y4 g) Z* m6 E+ O3 D

# u  X/ H: a& z8 k8 ~; `( n张平文致辞) R3 v! h6 }  `  k  N3 H$ z
$ `  w- s& ]7 b1 @
李骏表示,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卓越的学术追求和深厚的育人环境成为数学研究与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自上海数学中心成立之初,就与复旦数学学院血脉相连。他感谢复旦数学学院对上海数学事业发展和上海数学中心建设做出的积极贡献。未来,上海数学中心将与复旦数学学院携手并进,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训方面开展更广泛、深入的合作,为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和中国数学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u) A" k# I+ o/ m& _9 Z3 t) \* X2 ^
/ {$ D$ ^8 i- G: T  L( x李骏致辞
3 o% U7 T; \* L/ K+ R7 \8 G9 M( d. Y6 \! Q/ a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陈大岳在致辞中指出,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过去20年取得了系列成就,续写了复旦大学数学学科的辉煌历史。1952年院系调整奠定了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在我国的龙头地位,形成了“北有北大,南有复旦”的学科格局。在通向数学强国的道路上,北大数学将与复旦数学携手共进,早日建设成为数学世界地图上两大高地,从国内的两级格局演变成为世界范围的双峰并峙。
2 y- W% D4 q; ~) B/ |4 y: a, s! k" @4 K! R9 j% X% @% d" l1 f/ Z/ Z
陈大岳致辞' }8 q( D6 Y! `, K7 a' @

: N  c4 p, M; }9 N9 N大会筹备期间,多家兄弟院系、单位和个人发来贺信、贺电等,对数学学院成立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祝福。
0 r  K0 k- q) m3 u* Y. u# N9 `' u- }; ~7 ]  h
校友代表、复旦大学数学系1985届本科毕业生张伟平深情回忆了自己在复旦求学期间跟随苏步青、谷超豪、李大潜等老一辈数学家学习的经历,以及毕业后与复旦数学人的交往。他指出,复旦大学数学学科有光荣的传承,当代复旦数学人默默耕耘,做出了诸多重要贡献。作为院友,他感到十分光荣,并希望复旦大学数学学科能够在未来创造新的辉煌。
1 F" `/ n! k( [7 L3 C4 o; N$ ^2 g9 e/ O2 \2 W2 Y
张伟平致辞
  x3 s3 x$ S- m" M& N/ g0 k5 G: K+ t+ f) [* D% P8 H
在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成立20周年发展报告中,沈维孝回顾了数学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二十年,是传承与创新交织、坚守与突破共生、是沧桑与凯歌同奏的二十年。他表示,站在20周年的新起点,数学学院将继续构建数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范式,建设高水平数学科学研究新高地,开拓世界一流数学学科建设新格局,奋勇迈向建设中国特色国际顶尖数学学科的壮阔新征程。
$ e, T! N0 X3 E/ j3 R- q
7 B' ?' g- X0 [' M- n9 U% q沈维孝报告7 z8 I/ \' L7 g2 I+ l& E

  C2 N8 t1 U# U学院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复旦数学人的接续奋斗,廿载辉煌的背后,是前辈们的奉献与坚守。教师代表向李大潜院士、洪家兴院士和陈恕行院士献上鲜花,表达深切敬意。三位院士寄语时表达了对学院深厚的感情和对学院发展深切的关怀,衷心感谢了国家、学校以及各单位长期以来对复旦数学学院的支持,并分享了对数学学院的期许与嘱托,希望早日将复旦大学数学学科打造为国际顶尖数学学科。
4 o- B7 b; U5 L8 Z
' `# _3 ~6 Q- L3 [' N' u致敬三位院士 李大潜寄语 洪家兴寄语 陈恕行寄语
: L$ ]3 B) c& D, e( e2 u9 n" }! w1 _
学院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都凝聚着历任院长的智慧与担当。洪家兴、吴泉水、郭坤宇、陈猛和雷震五位历任院长也来到台上,学生代表向他们献花致敬。五位历任院长发言时对数学界同仁、社会各界人士对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衷心祝愿复旦数学学科不断进步,再造辉煌。) i" C3 E* [$ L2 j+ n& m+ d

& n  b# f/ Y, p. l* I$ `5 F致敬历任院长7 t3 ]9 {9 o  i

$ m0 j  R7 O# S0 @* w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李颖洲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言。他以学院毕业生和青年教师的双重身份,回顾了自己与复旦大学数学学科的深厚情缘。他表示,作为青年教师,将延续复旦大学数学学院优秀的教书育人传统;作为青年科研者,将立足于数学相关的交叉学科方向研究,为实现基础学科与关键技术突破不懈前行。
/ p" q" B; p, `8 y; _, U2 p& V9 g* m
李颖洲发言
! B% V& l( I, d+ V; t( O8 w5 n2 U/ X7 d1 S; E/ k9 W/ m! \6 o4 o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家俊作为学生代表,分享了在数学学院求学四年的收获与成长。他感谢数学学院深厚的学术土壤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并祝愿数学学院在未来培养更多数学人才,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C" E4 R( k6 |1 r8 E: t
: K1 C2 i8 k) [, p! _
王家俊发言9 P* x! f% X# j+ v
4 `2 A1 {' \# r. ~% h
在全体与会人员铿锵的校歌声中,大会圆满结束。大会合影+ M8 k1 v2 ?% i$ n* x8 ~
; D' U) k* B! I
当天下午还举办了数学学科创新发展论坛,上海数学中心主任助理李志远教授、复旦大学应用数学中心(筹)主任雷震教授分别作中心发展报告,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沈维孝院士主持论坛。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与研究院所的院士、专家、学者等近百位嘉宾参与论坛,共同为复旦大学数学学科发展建言献策。5 j" ~) u' {- M9 o8 ]7 R6 q
8 b7 E2 ?$ q1 M* N
悠悠子彬院,巍巍光华楼。从苏步青先生“微分显万象,平生问几何”的治学境界,到谷超豪院士“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的科研豪情,复旦数学人始终以探求真理为志业,将红色基因铸就的报国情怀融入数理经纬。而今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复旦数学人将踔厉奋发、勇立潮头,向着率先迈向世界一流数学学科前列奋勇前行。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8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数学学院,20岁生日快乐!. q5 ^; P  y4 S7 m
复旦大学  2025年04月26日 18:44
4 p  A' X& C' Z4 p- n  y% j3 Y5 u; `$ W) F% A  q
廿载薪传启新章数智鸿献拓未来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简称“复旦数学学院”)今天举行学院成立20周年大会从1905年复旦公学的数学课堂埋下的智慧火种到1952年苏步青、陈建功等先贤擎起大旗在微分几何、函数论等领域拓荒奠基“复旦数学”逐渐成为响当当的名片4 X3 V8 {% A8 E0 R5 y4 H+ A
. k" s; m) I" x: ?
2005年面对数学学科各分支由分走向合的总趋势和数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及在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需求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应势而立,始终以探求真理为志业,将报国情怀融入数理经纬
0 f4 s- E: X& Z* T# F
* k; v% Z" b9 }- S站在建设中国特色国际顶尖数学学科的历史方位复旦数学人更当以“教育强国”为己任在基础研究“深水区”勇闯新路在交叉融合“无人区”开疆拓土" L5 B& W7 e% Z
* _" U2 \( ?1 U7 s& z
01机构筑基 廿载宏图展
0 v1 X# N( p  h. D, J# j7 ^
7 c6 c3 @8 D1 A. w7 |3 i9 J# o! A复旦数学学科的起点最早可追溯到1905建校之初1943年,复旦创设数理系正式开始培养专门的数学人才- ?4 u; v" }, j

& \: Z/ J0 K) L- ]! g- v1 ^% G' j/ X▲复旦大学数理学系历任系主任李达、陈传璋、邓静华
" l% n3 k, P- t% D# L
+ ]# M* v. E/ c9 M; Y1952年院系调整复旦正式组建数学系苏步青、陈建功教授等一批教师在复旦建立起微分几何、函数论等研究方向一时英才汇聚、蔚为大观4 c; W- r9 G9 r5 A5 B; g
▲苏步青、陈建功▲苏步青教授与学生一起进行“船体放样”研究, L  f3 a$ q' L9 L# z5 J* d# K
2005年时值复旦大学百年校庆复旦数学学院正式成立下设数学系、应用数学系、金融数学与控制科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概率与统计精算系、数学研究所等五系一所崭新蓝图渐次铺开
; b, D1 M, [( m* a
% Y9 [1 P3 n$ m, ]8 L  U. f▲学院成立大会现场▲时任复旦大学王生洪校长与谷超豪院士为数学科学学院成立揭牌
1 x( \6 Y5 K5 z: c, v( P! P
+ J7 ~  @; x/ p4 V2010年在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谷超豪院士建议下,依托复旦大学的上海数学中心开始筹建,2012年揭牌奠基,致力于推动数学及其相关交叉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发展,引进并培养了一批世界一流数学人才. Q& M/ v' q( ?8 ~/ m

$ ~+ u) S7 A0 q  [▲上海数学中心揭牌暨奠基仪式
$ P7 s1 M! t! I6 Z/ h' P: ^9 m; r% _3 m) d/ z  B6 ^
2015年,基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积累,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大数据学院相继成立3 C, Y* ?! z2 ?8 A& q" r/ `

- d/ d3 \! }: k/ L2020年10月,由科技部批准设立、依托复旦大学等高校建设的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揭牌。2023年9月,复旦大学应用数学中心正式推进实体化运行建设
; d4 R8 o/ B- ?2 `0 k
% `$ \5 C* c" S, E▲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揭牌仪式
2 z5 X( p/ [: ~5 U  k, ^+ P+ ]/ x; X( `5 d# |- x
截至目前数学学院拥有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重要基地、机构、平台与上海数学中心、应用数学中心一道共同支撑复旦数学学科再赴新程; R7 o8 O% O# G8 i

4 T: ?: f1 s% D02学科精进 专业标杆立' E( l! Q' g4 d: c6 R+ Q
+ S# I: X2 A+ v9 M
苏步青,陈建功,谷超豪,夏道行,胡和生,李大潜,洪家兴,陈恕行李骏,沈维孝……# z, B- W, a+ V9 o
3 O+ D& a3 R( M" j9 ]3 Z/ W: J
复旦数学学科先后有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他们为开拓学科前路躬耕不辍为数学事业发展笃行不渝铸就了复旦数学的基因
( G' ]0 \4 r# v1 i- x
; ~, N8 w- w: B, E二十年来,学院全体师生秉承老一辈数学家的精神火种在院士群体的学术引领与新生代学者接续奋斗中持续谱写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辉煌篇章. U& s) P; G5 P
" y" Y4 E0 s8 i7 C0 g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数学学院首任院长洪家兴回忆学院建立之初便设定了总目标——“要建设世界一流的数学学科”
+ @' t; g' i. h- c  J% ~0 ^- G  S! \' t' a- [3 b0 @/ e
二十年砥砺前行复旦数学不断进取,追求卓越谱写多个历史上的“第一”$ ]- }  c: j/ \9 q* Z7 q4 e' Z7 l

4 \7 s6 w6 G# X! `' Z/ r' k2007年,数学学科入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5年,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计划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2021年,建设成效评价7个指标均获评“显著”并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0 c! _1 q4 g  H0 N! ^! L
自教育部2002年开展学科评估以来,复旦数学前三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综合排名均名列第二,2017年第四轮评估获评A+学科,2022年第五轮评估续获佳绩。5 S7 |6 w2 V0 ]6 p5 k" Z1 ~+ e

) ~3 y. `5 R' n2 u$ Z# _二级学科方面数学学科包含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五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是全国最早具有数学学科全部博士点学科的单位$ u' t: m7 U& C1 |& P7 F

, z9 _( J+ _  q2 I( r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复旦数学学科全球声誉和排名稳步提升( I) h% ?+ r0 f* F' k3 i
  k9 N( n( w3 ?) g$ [7 V
2009年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这是继1960年获评“全国文教群英会”先进单位称号后再次获此殊荣
: F, m8 U% ?7 j" B  @5 `▲获评 2009 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4 z- ]4 `- E7 k) O; i

8 D2 e$ D# c( |- e03科研攻坚 高峰勇攀登$ N+ f- S" X% J. _* [5 ^3 C

2 r* k# z1 {: W" C0 [, {) _+ _追求真理,勇攀高峰集智攻关、团结协作复旦数学学院坚持“四个面向”,在基础数学前沿领域与应用开发领域均有重要突破
9 X  h9 }, j, f/ K# d, e/ l9 w6 `+ _0 T; J! O4 ~
2009年,谷超豪教授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5年,李大潜教授获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苏步青奖。6 _; j( z  C5 Y9 z$ y8 O0 R

: e* N+ Q& M) @2 }# P/ P) v9 O* N▲谷超豪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大潜获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苏步青奖
- ~( [. o% \* `. ^; a
5 V) W: T2 I. i) e( }8 o. P4 v$ a建院至今,学院教师在国际数学领域四大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
7 f' e$ e! d, C) c. v+ E+ R1 W4 O; F
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获省部级奖项 15 项,获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数学奖,中国数学会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苏步青应用数学奖、科学探索奖、阿里巴巴青橙奖等多项重要奖项1 d# y) F5 e2 M: H$ {
, q1 I, G" E7 x8 }6 B, \
▲洪家兴获华罗庚数学奖! ~1 T# w8 p) C6 ~* x
. [, ^2 n2 d( W5 d- @
陈恕行、傅吉祥等5位教授先后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报告,这些报告均代表了国际数学界最高水平。李大潜教授曾两次在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作特邀报告,彰显数学学院突出的科研创新成果与日益跃升的国际影响力" Q' t9 S, }+ }6 I6 z# O: F

& B" {' v' k, \7 R▲陈恕行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
3 @) B8 U% r" A& \# ]! ~0 y9 ~& Q! z: O  s/ e
学院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在若干重要前沿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开展智能电网、集成电路、优化算法、智慧医疗等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 r) Y5 r  E/ V. m( x0 f% O3 p  x
4 g& g. k  O$ |  t学院积极举办中美数学会联合年会、欧亚应用数学大会等各类学术活动和会议,每年接待访问学者和出国交流百余人次,为国际数学界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 \  g. E% D" ]( q9 y$ B( G3 i
9 n3 L0 X; K& Q5 \$ H$ D▲中美数学会联合年会▲代数几何学术年3 i# |& c! A9 N1 a, y

8 U) \/ h' j+ v" B* B04育才沃土 桃李天下芳
5 q! ?6 S/ b' E1 n4 N
3 ~! x* f2 S# F
1 O' V  D: \7 J6 y& m- j1 X, m自成立以来,数学学院全面加强战略人才培育,积极引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人才、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和极具发展潜力的青年英才
  E* E/ }: n5 f4 F
& D( J  \0 ~# @5 q* K) p- H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32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4人次,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高水平人才队伍5 ~: [6 `" {6 b2 x3 [5 p. Y

3 ?% W7 ]( c3 R. c学院聚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数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苏步青计划)”,加深和拓宽分析、代数、几何/拓扑三个基础方向,将学科前沿融入本科教学,为培养未来领军人才打下坚实基础6 S2 h  C+ ]) @# f7 j" N

% ~6 U$ ]# i6 [/ A: @同时,积极推进本博融通培养方案,创新性推出8年制“理学学士+理学博士学位”的一贯制培养新范式,不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
4 Y/ ?/ j) s2 @1 p9 `构建多元化国际交流体系组建中法应用数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与日本京都大学共同发起东亚数学博士生论坛,选派优秀学生前往国外顶尖高校进行联合培养和短期访学9 T$ @' R  T! u7 d7 Q" Q0 \* X
8 q+ A4 L2 H/ v/ W
▲2019 年东亚博士生论坛▲学生和菲尔兹奖获得者 Michael Atiyah、Alain Connes 近距离交流
# s5 s. H3 X3 h, F; I, o$ Q' t' y3 j' y: c$ O
二十年来,在一流数学教育培养下,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涌现而出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69个、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奖一等奖22项等,研究生共发表高水平论文超过3000篇
8 V/ l$ n# \6 U* ?
0 @9 p' Z% ^) K▲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参加第十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参加 2023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p  O; W8 ^; O3 w9 I3 o$ m
( r: j+ M  q/ i9 s% n. d05鸿猷新章 锚定一流志0 m8 ~7 i0 w+ x+ e( c- F8 k$ e
- K# ?4 i/ ~1 R# q; {* }
苏步青教授始终把党的事业作为行动出发点,“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党的事业中”。谷超豪教授将科研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一生中三次转变学术方向。李大潜教授强调“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是为人民服务”: f/ j% @6 @3 k: Y
' L7 K- g3 u: Q" ?  K- ?  Z6 |
老一辈复旦数学人心系国家,在时代大潮中勇担重任,光荣的红色基因是复旦数学的宝贵财富
% g1 i. E; ?+ F: E' n6 t
! n) k( @; w4 n7 O( _▲2021年7月,位于复旦玖园的苏步青旧居修缮一新,全新亮相▲谷超豪先生铜像揭幕仪式
6 d4 W/ q/ G& `. A" ?5 v5 v+ v9 _! R" j6 Z, Y$ Z' Z
作为青年一代数学学院青年研究员,李颖洲从小听老先生们的故事长大“坚定了我对复旦数学学院的选择”
2 ^" a0 y( V9 r! h4 T* L8 q- S0 z& d0 N5 @/ Q
站在二十周年的新起点,学院以造就“干细胞式人才”为目标,引育并举壮大战略人才力量,赓续传承复旦数学精神。
1 J- z4 ^: p7 @& ]* ]面向学科重点和科技前沿,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研究,建设高水平数学科学研究新高地,攻坚“大问题”,铸成“大成果”。
, r) y) i* G  S+ c$ l推动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布局拓展世界一流数学学科合作伙伴全方位扩展国际学术影响力开拓世界一流数学学科建设新格局。$ o3 [. U8 u0 f# ]; ~8 |; g# n
1 w* r. G8 x, d; I7 R! B' D
“敢有豪情凌旧韵,能无采笔写明时?”恰如苏步青先生诗句所言,复旦数学人将继续踔厉奋发、勇立潮头,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复旦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向着建成世界一流数学学科奋勇前行。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8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DFL 发表于 2025-4-26 20:34+ L. q6 {5 V1 P; H* T( ^% `
复旦数学学院,20岁生日快乐!+ A/ ^* T% |5 @- |4 a
复旦大学  2025年04月26日 18:44
6 ^6 V/ R$ g: M: @/ n

- q' i  ~7 Y9 {# H8 l, [( u  w( P7 C. Q6 j+ u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4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到家里做客,为今年的院士增选联络联络,不失为一个好机会

新手上路

Rank: 1

1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院士太多了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54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旦旦排面好大呀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41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院士来了一多半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4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ike99 发表于 2025-4-27 07:26" L9 q; B/ ?" g" F1 b9 z: J+ P
旦旦排面好大呀

; r6 f1 J/ K# A9 |3 w+ Y0 S趁机上海旅游,同时先私下交流交流,老张头老李头,今年你看好谁?你看这票。。。大家都懂的。。。

高级战友

Rank: 4

5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大学,国内数学界的豪门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8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ike99 发表于 2025-4-27 07:26
* k8 G) J" b9 E8 y2 P! ^1 |旦旦排面好大呀

( C2 j9 o/ e) v% J( G没清大的,是除了老邱没院士吗
  i& `4 N  Q. o6 ]. k& I; g) X- I% V, p/ ~
陈大岳没啥希望选院士了吧,前任张继平的成功不可复制。温州真数学家之乡
; h4 ?3 b$ Q4 y( a8 s
/ W6 }) m; w/ \- ?6 b: [& [陈大岳,1963年生于温州。1975年9月至1978年7月在温州第八中学初中(18)班学习,历任班长两年半。1978年9月免试进入温州一中,1979年9月免试进入复旦大学数学系学习。198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博士学位。1991年结束在美国西北大学的两年访问,开始在北京大学工作。1999年任博士生导师。先后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概率统计系副主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常务理事、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 K" A% l' t+ h! d现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中俄数学中心副主任。# M* S& `! P5 ^
2017—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院长1 {+ k" e, V3 X( @5 \
2015—2017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常务副院长
/ y0 P% O& c8 W/ m. }$ Z$ L2013--2015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副院长
# _* `: M" i+ s1 |8 F, Q: E1 ]" [2008-2013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概率统计系主任7 h# Z! n/ f/ C( |
1998-2002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副院长1 @/ f+ {$ H9 G
1995-1997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概率统计系副主任! g( D' Z1 Y+ }( o2 l0 U
2016-2019 中国数学会 第十二届理事会 秘书长
3 z1 X) C$ c9 l6 k& c2011-2015 中国数学会 第十一届理事会 副理事长1 o/ O1 U  v' R
2014-2018 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第十届理事会 副理事长
. H! i, u2 V" O  n2011-2014 《数学进展》主编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014

积分

0

贡献

100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DFL 发表于 2025-4-27 08:09! p  Q- c- Z6 W$ q) A
没清大的,是除了老邱没院士吗
2 D* y% _: @1 \1 l) n
3 V- y2 q( Z7 g! Q! q陈大岳没啥希望选院士了吧,前任张继平的成功不可复制。温州真数学家之乡 ...

' V$ [3 c% q7 m2 D: t张继平是独一无二的,陈不可能的,还是看丁剑吧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8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livs 发表于 2025-4-27 08:26
5 e/ ]5 \- r" v* t9 q$ O! j3 r张继平是独一无二的,陈不可能的,还是看丁剑吧

- v6 G, d0 }; m) Q) N林治武水平咋样,从美国辞职到复旦了8 |6 B; U+ E; E' D6 |/ |$ d2 Y+ Y: ^

3 t2 r+ A9 |4 I7 ^3 V林治武,1973年出生,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在美国布朗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在著名的应用数学研究中心美国纽约大学柯朗应用数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现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数学系终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数学物理与偏微分方程、流体动力学稳定性及不稳定性理论。在数学学科顶级杂志《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数学物理学科一流杂志《Communications o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和《Archive for Rational Mechanics and Analysis》等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014

积分

0

贡献

100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DFL 发表于 2025-4-27 09:166 G, M6 _0 q7 c, x
林治武水平咋样,从美国辞职到复旦了
  d# z$ W( E: s# A/ `, J9 ~
) \; P  q- N5 R8 l7 r1 s3 C林治武,1973年出生,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 ...

$ E1 L) V4 p( H5 u" I+ e很好啊,但没好到可以出来选的地步,国内PDE还有章志飞于品杨彤,香港那边有辛周平,魏军城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014

积分

0

贡献

100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DFL 发表于 2025-4-27 09:161 `0 H9 I5 w6 y4 w4 V
林治武水平咋样,从美国辞职到复旦了9 i9 x9 g: V7 f  V
: ~7 B4 D$ i6 l2 ~* U7 n( a: W
林治武,1973年出生,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 ...
/ B& x* Z0 ~6 ^5 z+ @+ D
很好啊,但没好到可以出来选的地步,国内PDE还有章志飞于品杨彤,香港那边有辛周平,魏军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4-30 11:03 , Processed in 0.11092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