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最新一期国际学术顶刊《Science》发刊。本期共收录研究论文15篇,研究综述1篇。 按论文第一署名单位所在国别统计,中国共发表3篇;美国4篇;日本、加拿大和土耳其各2篇;英国、瑞士和挪威各1篇。 其中,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线发表)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 r P' v% w4 g1 Y: }, ?( J5 x& F1 q7 z. e4 G9 `
封面注:10个月大Radha Maurya,住在尼泊尔的Nausahara村,正在接受严重消瘦的治疗。像她这样的营养不良病例现在可能被忽视或未得到治疗,因为美国已经撤回了帮助筛选儿童消瘦、确保提供用于治疗的营养丰富的食物糊以及支持尼泊尔欠发达社区卫生站工作人员的项目资金 - x* ^- e: F) Y2 V8 _
, a! p9 F; O' Y1 o" Q. T: i5 W
- _; E% e8 U- U4 n" k1 }+ T0 c
3 [) _2 K8 m, V2 g
H, ]: D, W% {( S" v. R8 ]( O! t2 U( [1 L2 O5 m. x* X7 T
1、清华大学发表《BAX孔形成的空间基础》研究成果。 g! i0 p3 o1 e
7 }) h! } [! y: C. S研究人员揭示了活化的BAX寡聚体如何使MOM(线粒体外膜)起作用,更准确地说是破坏MOM。同时也揭示了BAX寡聚体的极大不同形式(弧形、线形和环形)是如何从相同的重复单元组装而成的。 / z. t# }; G% p6 J
+ r) W g" t# M4 }0 }0 B3 L- V5 t; u西湖实验室为论文“共一共通”作者单位(黄高兴宇博士)。论文最后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施一公院士。 施一公院士,1967年出生,现年58岁,河南郑州人,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现任西湖大学校长。1989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曾任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08年起任职清华大学,并获当年国家杰青资助,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 X: b/ P6 K* j& z) W) f
) P/ |0 A Q2 q R; Z$ U# E$ k" }0 f) p, L4 R: P# t( ]
- C8 l9 D& z p& y {9 z* \9 t5 K1 _& x% ^
0 z7 v# [) `" ]* t
) i. j( W& a/ J6 ]4 [. \ ~/ _; g$ Y/ N/ c/ F
2、南京大学发表《通过微电子衍射加速发现稳定的超大孔纳米沸石》研究成果。 1 Y3 C9 _4 l2 W' p
. `' ~7 R Q6 b% m7 I! \
研究人员揭示了纳米沸石的多维孔隙结构。它们的直径约为1.2纳米,最大的自由球体结合纳米形态,能够催化裂解大分子。 ; X8 i! M: L. y- w$ Q
3 j! F# Z+ K& h N/ z
香港理工大学为论文“共一共通”作者单位。论文最后通讯作者为南京大学黎建研究员。 黎建,国家级青年人才,南大化学化工学院研究员、博导。2013年在重庆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8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后,2022年起任职南京大学。2023年曾以第一作者发表顶刊Science。 4 n7 W! {' @- q8 {' n
1 q3 w& a7 y4 h' ~! g
1 y9 T& v5 F3 ]& F: |
, g- N' ~$ c0 Z. W0 m5 `1 c0 `5 v8 W
+ a% a9 M) p5 O1 ?7 S& H |
' O2 \4 {% M& K
7 _$ _5 U ~/ H+ x$ L% y
4 d/ n8 \: O$ s3、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发表《通过开启进化上失能的基因开关来重新激活哺乳动物的再生》研究成果, ! T: p5 E5 e- ^3 Y& i. |% _$ T
; i3 t) P7 J: T1 o) I% {
研究人员确定了一个直接靶点,参与了再生的进化,并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框架来解析其他器官或物种中再生失败的机制。研究表明,RA(视黄酸)途径的调节可能是脊椎动物再生进化的热点。 # h( N& s( K! {3 S8 N# ?
- Q9 ~5 h: D* M$ m清华大学为论文第二单位,北京基因组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论文“共一共通”作者单位。 论文最后通讯作者为北京生科所王伟研究员。 王伟,国家级青年人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在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美国国斯托瓦斯医学研究所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博士后(7年),2021年起任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9 u5 d {8 z, `: _
7 v( K- o5 ? I
$ d9 n7 L; }- v- v% C! i: v* }% m1 ]/ V
) Q v7 j8 o/ S& Q; g4 H2 l/ v7 r& `
5 y( w. z0 @! ^1 J$ X: {5 V: N, I; } Q2 ~! M
4、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线发表《用于钙钛矿光伏的稳定均匀自组装有机二自由基分子》研究成果。
% C3 @0 h v: i! G; x+ I" a- i) C; c O% x) B6 a
研究表明,PSCs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超过了 26.3%,而钙钛矿-硅串联设备(1 cm2)超过了34.2%。PSCs在45°C下跟踪2000小时后保持大于97%。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n1 g- s$ V$ I- Q+ y

/ Z/ |* i' M4 R6 F, Z
~) ]4 [! N$ ^# `. R! B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论文第二单位,隆基绿能公司为论文“共一共通”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单位(排第四)。 论文最后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秦川江研究员。 秦川江,1979年出生,2024年新晋国家杰青。在黑龙江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9年在应化所获得博士学位,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室温可连续激发钙钛矿激光。 
# N/ T/ d# o) k+ N' a& f; D; J1 K9 O, a7 ]0 Z& |2 U; H
( I; u: w: t# _4 @# S
# \; R; l3 T- C- t# K1 A
- k- Q0 z$ t5 u" k7 H/ V& g1 P3 \+ c. K g8 }) J
2 h: B7 L+ q3 F4 z1 n0 V C m$ S5 q0 W; G; G
, ~: O* P$ l9 _4 a& V* q+ U" a
+ L7 ~9 ]9 J n" n' h
' ~" r$ m* z; Y) Z8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