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宗洛 任期: 民國34年(1945)10月-民國35年(1946)7月
簡歷
先生諱宗洛,浙江省黃巖縣人,生於清光緒 24 年 (1898) 6 月 15 日 (陽曆 8 月 2 日),卒於民國 67 年 (1978) 10 月 26 日,享年 81歲。先生為近代中國植物生理學主要創始人,曾任教中山大學、暨南大學、中央大學、浙江大學,本校首任校長 (民國 34 年 10 月至 35 年 7 月),中央研究院院士兼植物研究所所長。
治校理念
接收臺北帝大開創臺灣大學的首任代理校長,穩定戰後混亂的局面,逐步改革校務。對校內強調中國文化價值,重視民族意識恢復。對校外設法抗拒行政長官陳儀插手干涉校務,盼造就追求真理的世界性大學。
陸志鴻 任期: 民國35年(1946)8月-民國37年(1948)5月
簡歷
先生諱志鴻,字筱海,浙江省嘉興市人,生於清光緒 23 年 (1897) 4 月 (陽曆 5 月),卒於民國 62 年 (1973) 5 月 4 日,享年 77 歲,為近代中國著名材料科學家、工程學家、金相學家、教育家。曾任教於中央大學及本校,並為本校第 2 任校長 (民國 35 年 8 月至 37 年 5 月)。
治校理念
為臺灣大學的校務整編與重組,奠定良好基礎,他的治校理念在「大學的使命,不光傳授知識,還應是不斷追求知識的研究機構」認為「大學即在學術研究」。
莊長恭 任期: 民國37年(1948)6月-民國37年(1948)12月
簡歷
先生諱長恭,字丕可,福建省泉州人,生於清光緒 20 年 (1894) 11 月 18 日 (陽曆 12 月 25 日),卒於民國 51 年 (1962) 2 月 15 日,享年 69 歲。先生為中國近代著名化學家、教育家,曾任武昌大學、東北大學、中央大學教授、院長;德國葛廷根 (Gottingen) 大學化學系研究員、慕尼黑 (Munchen) 大學化學系研究員,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所長,國立北平研究院藥物研究所代所長;本校第 3 任校長 (民國 37 年 6 月至 37 年 12 月);中央研究院院士。44 年當選大陸地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治校理念
莊校長接掌臺灣大學時,即遭遇嚴重的人事問題,終因校務推展極度困難與深切無力感,於到任不滿半年後即辭職。
傅斯年 任期: 民國38年(1949)1月-民國39年(1950)12月
簡歷
先生諱斯年,字孟真,山東省聊城縣人,生於清光緒 22 年 (1896) 2 月 13 日 (陽曆 3 月 26 日),卒於民國 39 年 (1950) 12 月 20 日,享年 55 歲,為近代中國新文學、新文化運動先驅,歷史語言學家,教育家,政治家。曾任北京大學教授、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主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北京大學代理校長、本校第 4 任校長 (民國 38 年 1 月至 39 年 12 月),中央研究院院士兼歷史語言研究所創所所長。政治事務方面,曾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政治協商會議委員、立法委員。
治校理念
性格勇決果斷,於動盪的年代,能極力穩定困難的校務,開創臺大自由、自主與學術獨立的校風,為臺大樹立不同的典範與奉獻的精神。
沈剛伯(代理) 任期: 民國39年(1950)12月-民國40年(1951)3月
簡歷
先生諱剛伯,湖北省宜縣人,生於清光緒 22 年 (1896) 10 月 30 日 (陽曆 12 月 4 日),卒於民國 66 年 (1977) 7 月 31 日,享年 82 歲,為文學家、史學家、教育家。曾執教於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東北大學、政治大學、中央幹校研究班,復曾任本校歷史學系教授、系主任,文學院院長,本校代理校長 (民國 39 年 12 月至 40 年 3 月)、中央研究院院士。
錢思亮 任期: 民國40年(1951)3月-民國59年(1970)5月
簡歷
先生諱思亮,字惠疇,浙江省杭縣人,生於清光緒 33 年 (1908) 12 月 6 日(陽曆 1 月 9日),卒於民國 72 年 (1983) 9 月 15 日,享年 76 歲,為著名化學家、教育家,美國伊利諾大學哲學博士、榮譽科學博士,曾任北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本校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本校第 5 任校長 (民國 40 年 3 月至 59 年 5 月),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研究院評議會評議員、院士、院長。
治校理念
為人融和謙洽,接任後除維持前數任校長奠定的規模與制度,保有自由、獨立的學風外,更在長達十九年的任期間,充分推展其「普遍且均衡發展」的治校理念,使臺大在成為最完備的綜合性大學上奠立了良好的基礎。
閻振興 任期: 民國59年(1970)6月-民國70年(1981)7月
簡歷
先生諱振興,字光夏,河南省汝南縣人,生於民國元年 (1912) 8 月 22 日 (農曆 7 月 10 日),卒於民國 94 年 (2005) 元月 7 日,享年 94 歲。一生職務甚多,學術行政重要者有河南大學工學院院長、臺灣大學工學院院長、臺灣省教育廳長、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成功大學校長、清華大學校長,本校第 6 校長 (民國 59 年 6 月至 70 年 7 月)、教育部長、中央研究院院士、評議員。工程等實務則歷任滇緬公路工務局正工程司、黃河堵口復堤工程局工務處長、高雄港務局總工程司、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治校理念
其治校理念主在強調培育人才對國家社會的實用性,強調研究與教學不能分開。
虞兆中 任期: 民國70年(1981)8月-民國73年(1984)7月
簡歷
虞兆中先生,字星拱,江蘇省宜興縣人,民國 4 年 (1915) 2 月生,卒於民國 103 年(2014)5 月。曾任教南京中央大學,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系主任、工學院院長,本校第 7 任校長 (民國 70 年 8 月至 73 年 7 月),中華民國力學學會理事長、中央研究院評議會評議員、臺灣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長。
治校理念
治校理念強調「大學自治,學術自主」,「尊重學生獨立人格」,「大學教育是一種品德教育」強烈自由主義的教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