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30|回复: 15

关于武测陈俊勇院士的学历咨询

[复制链接]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查找资料时候发现了两个说法,一说1955年考入同济,另一说1955年考入天大。不知武大的朋友们能否解惑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2: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找资料时候发现了这个说1955年考入天大,但是网上又说是同济。有些矛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初出江湖

Rank: 2

5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0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5年天津大学天文大地测量系,56年并入武汉测量制图学院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0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上海的中学毕业4年,1955年上海市团市委动员他考大学,向科学进军,参加高考,没有想到也没报考天大,对测量专业也不了解。接到天大录取通知书一脸懵,第二年合并到武汉测绘学院。武汉测绘学院的主体是同济大学测绘系,加上天大南工等。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2: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同济大学校史馆上也写是考入同济大学,不知同济发朋友们有没有什么相关信息?

初出江湖

Rank: 2

5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im 发表于 2025-9-5 12:41
但是同济大学校史馆上也写是考入同济大学,不知同济发朋友们有没有什么相关信息? ...

陈俊勇院士百分百55年考进的天津大学,56转到武汉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3: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qwwliushui 发表于 2025-9-5 12:48
陈俊勇院士百分百55年考进的天津大学,56转到武汉

请问有没有确切的资料呢,有的话我去改一下百度百科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8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ryogenics 于 2025-9-5 13:35 编辑
rim 发表于 2025-9-5 13:12
请问有没有确切的资料呢,有的话我去改一下百度百科

我建议你去图书馆查一下《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一书,看看其中有没有陈俊勇的自述。如果有,那么书中应该会提到1955年他考进的是天大或同济。

初出江湖

Rank: 2

5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3: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im 发表于 2025-9-5 13:12
请问有没有确切的资料呢,有的话我去改一下百度百科

张祖勋院士跟他一届的,陈55年天大,张55年同济,56年成为武测校友,都60年毕业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这么一段话:88岁的陈俊勇院士就是1956年随天津大学天文大地测量系来到武汉,据他回忆:当时一边读书,一边还参加学校基建,修操场、造房子。1960年,陈俊勇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开启钟情一生的测绘事业。1975年1月,陈俊勇担任珠峰高程计算组组长,带领珠峰高程计算组夜以继日,精确地完成了令世人瞩目的珠峰高程计算工作。    “珠峰高程测量的成果让中国引以为荣,但高程测量中的野外作业人员最苦、最累、最危险。”陈俊勇回忆:就在这次珠峰高程测量中,一名测量队副队长在登山途中坠崖牺牲,一名测量队员在高达7000余米进行重力测量作业时,不幸冻坏双腿而截肢,“他们都是英雄……”    院士们不仅是测绘学科历史的书写者,更是科研报国的践行者。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5: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了,感谢诸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6: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im 发表于 2025-9-5 12:41
但是同济大学校史馆上也写是考入同济大学,不知同济发朋友们有没有什么相关信息? ...

同济大学校史馆不可能有陈俊勇是同济大学的入学记录。档案馆的资料是严谨的,如录取分数,录取通知书,政审材料,入学证,考试成绩,甚至借书证都有。你可以截屏来看看?校史馆不是随便能查资料的。同济大学测绘学院官网有基本介绍,没陈俊勇院士姓名。叶雪安也没介绍是测绘学院的学生,因为他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1929年毕业的。学生有宁津生,许厚泽,张祖勋院士。现在百度也不可全信了。大家胡改一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华秋实 发表于 2025-9-6 06:59
同济大学校史馆不可能有陈俊勇是同济大学的入学记录。档案馆的资料是严谨的,如录取分数,录取通知书,政 ...

百度百科引用的是这一个来源,可能是当时校史馆等工作人员没有调查清楚就写了,所以被引用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同济大学测绘学院的官网才是准确的。他们有的参加同济大学的测绘院士概论课。与几个同济的老师关系好,也有的还参加同济武汉校友会。肯定不是入学同济大学。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同济大学新闻网,报道陈俊勇院士来同济大学上课,他兼职同济大学教授30多年(2013年的新闻);对同济大学恢复测绘学院贡献很大。副校长伍江感谢了他。如果是本科校友应该会提及的。兼职教授,也可能是以此作校友身份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9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pior 于 2025-9-6 13:49 编辑

目前没看到非常严谨的史料。结合现有资料,逻辑推理下,
1、确实有半官方的材料记载“陈俊勇1955年考入同济大学”,比如《百年同济 百名院士》。
2、公开资料大多认为陈俊勇院士1955年考入天津大学,同济测绘学院官网也没有将陈院士列入学生名单。通常,学院的资料会更详实一些,那么,我们可以初步认为陈院士确实是考入的天津大学。
3、为什么会有这些矛盾的记载呢。根据史料记载,“自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后至1956年,小规模的院系调整仍陆续进行。几年中,清华大学工程测量专业等调整至同济大学。1955年6月,为扩大培养测量方面的技术干部,国务院批准成立武汉测量制图学院。1956年下半年,同济大学测量系调往武汉”。这里可以看出,在1955-1956期间,实际上是有些小插曲的(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过短了,几乎没人提起),有部分学校的测量系比如清华先并入了同济,然后1956年才去武汉。
那么,个人推测,陈俊勇院士应该是1955年考入天津大学,但是不久后天津大学测量系被形式并入了同济,所以有资料认为是考上了同济大学。至于陈俊勇是否实质性在同济上学,推测可能是没有的,1956年直接从天津去了武汉,毕竟同济测量系也没敢把他当学生来认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9-7 12:21 , Processed in 0.36105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