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振林会见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深化局校合作 加强人才培养-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 C( P( I; I, H
: P, g* B5 h8 G4 c9 p5 k5 E- D
7 D+ ~' x& z5 h$ V* }, }4 e6 ]
3 n0 v! I. A6 ^+ k4 D) M* g2 h2025年9月29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在京会见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谢湜一行,就深化局校合作、加强人才交流培养等内容座谈交流。
- `5 G1 ^0 w7 }& C j% T& @, M
8 Q. l7 @* C. K G9 A0 s4 {& `; o
; e6 i f# c+ {) o
* x3 J; s6 U. R2 t& J I1 F2 z
4 [5 c1 N5 c" _4 }9月29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在京会见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谢湜一行。张奥光 摄影
9 u) {, d0 m# H" Z* o- f, M
0 c% W o" E# _: { c* V陈振林对中山大学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气象工作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局校合作,气象事业发展与高校气象科研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密切相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能够有效带动行业水平不断提升。中山大学前瞻性设立“大气科学+人工智能”专业,与当前气象业务、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等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希望双方在前期良好合作基础上,以需求为引领,发挥科研装备资源优势,聚焦海洋气象、气候变化、二十四节气文化等领域合力开展科技攻关、协同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共同抓好合作落实,为气象高质量发展、学校建设注入新动能。3 g! }" e! P( ^# J5 a: @
, U9 B8 K4 G/ s& ^! T' e
谢湜感谢中国气象局一直以来对中山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表示,近年来双方持续深化局校合作,共同强化人才培养,共建共享科研平台,助力大气科学学院发展势头强劲,师资力量愈加雄厚,气象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希望中国气象局在行业导师、实践教学等方面提供指导支持,中山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优势,从源头落实《教育部 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中山大学”号、“极地”号科考船合作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秘书中心作用,共同培养符合发展需求的前沿气象人才。
/ k0 `; w' [" j5 u! e) I; ?5 c/ y9 x3 t
谢湜一行还参观了人民气象事业创建80周年展和中国气象局有关业务单位,了解天气预报服务、气候预测、气象信息业务等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