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tjs 发表于 2021-11-11 09:42:06

武汉大学医学学科发展简史



1906年,张之洞在武昌昙华林左卫城隍庙创办湖北陆军军医学堂,学制6年,首次招生60人。


1913年,湖北陆军军医学堂改名湖北医学专门学校,后停办。


1921年,湖北陆军军医学堂毕业生陈雨苍,获德国柏林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后归国,奏准教育部,获部分庚子赔款,在武昌两湖书院旧址(即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所在地),续办湖北医学专门学校。


1923年,湖北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并建立实习医院。

1926年,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并入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学校设理、医、商、法、文、预六科,各科分别设立委员会,程浩、姚善湔、马志道、史逸等为医科委员。

1928年,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改组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

1929年,国立武汉大学停办医科,医科学生由武汉大学负责经费,分别转入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和广州中山大学医科继续学习。在原址两湖书院,以实习医院为基础,扩充后成立湖北省立医院。


1934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湖北宜都人朱裕璧,任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朱裕璧与从武汉大学转来的医科学生来往密切,相约日后回湖北恢复设立专门的医学院。

1937年7月,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时任民国政府教育部部长王世杰,邀请协和医学院教授李宗恩、北平护士学校校长杨崇瑞,武汉大学教授汤佩松,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朱章赓,讨论决定成立武汉大学医学院,并指派李、汤、杨、朱四人为筹备人。“八一三”以后,因抗战形势趋紧,教育部决定以筹备武汉大学医学院的经费为基础,仍以李、汤、杨、朱四人负责,在抗战后方大西南成立国立贵阳医学院,李宗恩任首任院长。

1943年5月14日,湖北省立医学院在湖北恩施成立,朱裕璧出任首任院长。当年从武汉大学转到中山大学完成医学学业的一批学生,此时亦追随朱裕璧来到恩施,成为湖北省立医学院的创始骨干力量。

1946年,抗战结束后,湖北省立医学院迁至武汉两湖书院旧址。

1946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再次决定成立武汉大学医学院。10月16日,武汉大学成立以李宗恩为主任委员的医学院筹备委员会,拟定办学方针为“与大学一般教育相配合,以发展医事科学,造成华中医学教育的中心,并养成服务社会之医事领袖人才”。

1947年初,武汉大学医学院首次招收学生,学制为7年,其中预科2年,基础医科2年,临床医科3年。

1947年8月9日,武汉大学在武昌东厂口老校舍创设的武汉大学附属医院开业。

1949年11月,湖北省立医学院更名为湖北省医学院。

1950年5月24日,武汉大学医院与汉口协和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协和医院成为武汉大学附属教学医院。

1951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复决定,武汉大学医学院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在武汉成立中南同济医学院。合并时武汉大学医学院有学生246人,教授15人,副教授3人,讲师11人,助教及研究生31人。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5月,并入华中理工大学,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1954年7月,湖北省医学院从两湖书院旧址迁至武昌千家街办学。


1953年4月,湖北省医学院更名为湖北医学院。


1957年8月,湖北医学院迁至武昌马王店、高家湾一带(即武汉大学医学院现址)办学。


1993年1月,湖北医学院更名为湖北医科大学。

2000年8月,湖北医科大学并入武汉大学,成为武汉大学医学院。此时,距1929年国立武汉大学停办医科已有71年,距1951年武汉大学医学院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亦有49年。武汉大学医学学科再一次站到了崭新的历史起点。

xytjs 发表于 2021-11-11 10:48:22


武大医学教育史上四位标志性人物:


第一位:张之洞(1837-1909)。武大已经为张之洞在枫园的经管学院旁边竖立了雕像,以纪念张之洞1893年创办武大最早前身自强学堂之业绩。鲜有人知的是,张之洞于1906年创办了武大医学院的最早前身湖北陆军军医学堂。


第二位:陈雨苍(1889-1947)。陈雨苍是中国近现代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1921年续办了湖北医学专门学校,后改名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并入国立武昌中山大学。陈雨苍还担任过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同济大学秘书长。此外,陈雨苍还是一位受周恩来同志领导的我党地下工作者,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男主人公的原型之一。


第三位:李宗恩(1894-1962)。李宗恩曾于1937年、1946年两度担任国立武汉大学医学院筹备委员会负责人,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是中国近现代最有影响力的医学教育家之一。让人遗憾的是,如今在讨论和研究武大校史和医学史时,已经很少提及这位在武大医学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了。武大应该在学校的显著位置为李宗恩先生竖立雕像,并将他当年为国立武汉大学医学院拟定的“与大学一般教育相配合,以发展医事科学,造成华中医学教育的中心,并养成服务社会之医事领袖人才”镌刻其上,以勉励今天的武大师生,早日实现武大医学先贤的理想。


第四位:朱裕璧(1903-1986)。朱裕璧在抗战时期创办了湖北省立医学院,作为湖北医学院的首任院长,担任院长一职将近20年,为湖北省的医学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今天武汉大学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湖医校方一直将朱裕璧先生尊为学校的创立者,很早就在学校图书馆前为他竖立了雕像。

xytjs 发表于 2021-11-11 11:14:03

中国大学研究院 发表于 2021-11-11 11:02
武汉大学同济医学院,可惜了

从1955年到1985年的三十年间,叫武汉医学院。

当年的武汉医学院和湖北医学院,都与武汉大学有深厚渊源。当然,武汉医学院的渊源更直接一些。

xytjs 发表于 2021-11-11 16:04:30

本帖最后由 xytjs 于 2021-11-11 16:30 编辑

与武汉大学医学院有历史渊源的学校有:

一,同济大学。
1921年,德国柏林医科大学博士陈雨苍在武昌两湖书院旧址(即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所在地)续办湖北医学专门学校。1923年,湖北医学专门学校更名湖北省立医科大学,1926年并入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前身)。
1929年,国立武汉大学停办医科,由武大负责经费,部分医科学生转入上海同济大学医科继续学习。
1931年,陈雨苍赴上海任国立同济大学秘书长兼医学院院长。
1951年,武汉大学医学院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在武汉成立中南同济医学院。

二,中山大学。
1929年,国立武汉大学停办医科,由武大负责经费,部分医科学生转入广州中山大学医科继续学习。
1934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朱裕璧任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与从武汉大学转来的医科学生来往密切,相约日后回湖北恢复设立专门的医学院。
1943年,湖北省立医学院(后更名为湖北医学院、湖北医科大学)在湖北恩施成立,朱裕璧出任首任院长。当年从武汉大学转到中山大学完成医学学业的一批学生,此时亦追随朱裕璧来到恩施,成为湖北省立医学院的创始骨干力量。
2000年,湖北医科大学并入武汉大学,成为武汉大学医学院。

三,贵州医学大学。
1937年,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时任民国政府教育部部长王世杰,邀请协和医学院教授李宗恩、北平护士学校校长杨崇瑞,武汉大学教授汤佩松,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朱章赓,讨论决定成立武汉大学医学院,并指派李、汤、杨、朱四人为筹备人。“八一三”以后,因抗战形势趋紧,教育部决定以筹备武汉大学医学院的经费为基础,仍以李、汤、杨、朱四人负责,在抗战后方大西南成立国立贵阳医学院(现贵州医学大学),李宗恩任首任院长。

四,协和医学院。
1937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部长王世杰邀请协和医学院教授李宗恩等四人筹备成立国立武汉大学医学院。后因抗战形势趋紧,以筹备武汉大学医学院的经费为基础,在抗战后方大西南成立国立贵阳医学院,李宗恩任首任院长。
1946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再次决定成立武汉大学医学院,并成立以李宗恩为主任委员的医学院筹备委员会。
1947年,李宗恩赴京任协和医学院院长,

五,四川大学。
1960年,由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支持援建,成立湖北医学院口腔系,是新中国依靠自己力量建立的第一个口腔系。目前发展成为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是国内最具声誉的口腔医学院之一。

六,华中科技大学。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复决定,武汉大学医学院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在武汉成立中南同济医学院。合并时武汉大学医学院有学生246人,教授15人,副教授3人,讲师11人,助教及研究生31人。
1955年,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
1985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2000年,并入华中理工大学,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东大你好 发表于 2021-11-11 18:24:57

没有名字 发表于 2021-11-11 18:29:03

xytjs 发表于 2021-11-11 16:04
与武汉大学医学院有历史渊源的学校有:

一,同济大学。


感觉武大对医学不上心啊,可能缺钱

xytjs 发表于 2021-11-11 22:25:02

没有名字 发表于 2021-11-11 18:29
感觉武大对医学不上心啊,可能缺钱

最近陈东升不是给武大医学捐了10个亿吗?

========================================================

8月22日上午,泰康保险集团与武汉大学在北京签署捐赠协议:泰康保险集团向武汉大学捐赠10亿元,并开启深度合作。
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表示,该笔捐赠将设立“武汉大学泰康医学与教育基金”,用于支持武汉大学建设一流医学和生命科学学科,持续提升我国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据统计,本次捐赠是武汉大学历史上最大一笔受赠,也是我国大学医学、生命科学学科领域受赠数额最大之一。

没有名字 发表于 2021-11-11 23:06:04

xytjs 发表于 2021-11-11 22:25
最近陈东升不是给武大医学捐了10个亿吗?

========================================================


我说的是学校,校友不包括

八一路 发表于 2021-11-12 16:27:04

事实上,武大医学进步非常大。

没有名字 发表于 2021-11-12 16:39:53

八一路 发表于 2021-11-12 16:27
事实上,武大医学进步非常大。

这一轮评估临床不上B+,对不起这个评价

xytjs 发表于 2021-11-12 16:51:33

没有名字 发表于 2021-11-12 16:39
这一轮评估临床不上B+,对不起这个评价

更对不起武大医学先贤的期许和目标。

1946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再次决定成立武汉大学医学院。10月16日,武汉大学成立以李宗恩为主任委员的医学院筹备委员会,拟定办学方针为“与大学一般教育相配合,以发展医事科学,造成华中医学教育的中心,并养成服务社会之医事领袖人才”。

whu2008 发表于 2021-11-12 17:04:45

没有名字 发表于 2021-11-12 16:39
这一轮评估临床不上B+,对不起这个评价

第五轮未必会有大进步,第六轮应该会有明显显现

xytjs 发表于 2021-12-17 23:33:59


二十多年前,湖医作为一个省属二本院校并入武大的时候,不但不被看好,反而经常遭到鄙视和嘲笑。

当时便有武大校友说,武大只有举全校之力,把自已的医学院建设成为真正一流的医学院,武大才能证明自已是一所伟大的大学。

二十年过去了,今天的武大医学院离一流目标还有差距。毫无疑问的是,与二十前相比,这个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了。或者可以借用一句话,武大医学院与一流目标从来没有如此逼近过。

从今年的高考招生看,在许多省份,武大的若干医学专业成为武大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

从今年的武大研究生推免看,武大医学院的公卫、口腔等专业,能够收到若干来自北大、复旦的医学本科生源。

在二十年前,这是完全是不可想象的。毫不夸张地说,从生源的角度而言,武大医学院与若干一流医学院已经不相上下。

最近,武大校友陈东升,为武大捐款10亿元,助力武大建设一流的医学学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广大武大师生和校友建设一流医学院的强烈愿望和意志。

我相信,李宗恩先生当年为武大医学院制定的“造成华中医学教育的中心,并养成服务社会之医事领袖人才”办学理想,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同舟共济 发表于 2021-12-19 22:44:50

xytjs 发表于 2021-12-17 23:33
二十多年前,湖医作为一个省属二本院校并入武大的时候,不但不被看好,反而经常遭到鄙视和嘲笑。

当时便 ...

不相上下笑死人

八一路 发表于 2021-12-20 11:12:03

武大附属医院进步已经非常大了,特别是中南医院,王行环是个能人,几年内从百名左右进步到三四十名左右了。人民和口腔保持了位置,人民要是进步更快点就好了。要是中南医院加挂雷神山医院牌子,那就好了,不知道有没有人给学校建议,去做做卫健委的工作。

xytjs 发表于 2021-12-20 11:26:44

同舟共济 发表于 2021-12-19 22:44
不相上下笑死人

如果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大的医学院算是一流的话,武大医学院的整体生源与这几个学校的医学生源大致相当,不相上下,有问题吗?

murongchun 发表于 2021-12-20 11:54:03

八一路 发表于 2021-12-20 11:12
武大附属医院进步已经非常大了,特别是中南医院,王行环是个能人,几年内从百名左右进步到三四十名左右了。 ...

雷神山医院类似于小汤山医院,完成历史使命,就会退出历史舞台了。

没有名字 发表于 2021-12-20 18:08:45

八一路 发表于 2021-12-20 11:12
武大附属医院进步已经非常大了,特别是中南医院,王行环是个能人,几年内从百名左右进步到三四十名左右了。 ...
他要卯足劲冲院士,比什么省卫健委有用多了。新建的常福院区类似雷神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大学医学学科发展简史